潘雪
摘 要: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還處在發展階段,對數學課本中的知識的理解較為薄弱,解題的思路不清,對于概念性的知識容易混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傳授知識,學生的理解力很難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協助學生梳理課本上的重難點知識,把困難的、抽象的知識通過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教學方式呈現出來,提高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培養策略;
引言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人們對于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越來越關注。但就現階段而言,很多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只關心對數學知識、數學解題技能以及數學題型的講解,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視度并不高,這就導致了學生在進行數學解題時只會做自己做過的類似題型,對于沒有見過的數學問題,根本沒有解題思路。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一、數學思維能力的內涵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所運用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或方法被稱之為數學思維,其作用在于將數學中的數字、公式和符號形象化,使之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從教材內容來看,這個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接觸到數字、公式和一些基礎的運算定律,這些都是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將有益于開闊思路,幫助他們更好地總結和歸納數學知識,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有助于發展他們的實踐與運用能力。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
(一)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聯系
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也是其思維能力的一種,如果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自主地將實際問題和自身習得的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并解決現實問題,這也是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一種體現。而要想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就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關聯。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材內容選擇相應的真實數學錄像片段進行放映,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觀看這些真實數學案例,學生不但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生活中碰到的種種場景,也激發了自身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同時,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自然也就會聯想到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并熟練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學會利用數學知識也是邏輯思維的基礎所在,也是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升的一種表現。
(二)圍繞數學教學內容,開展自主探究
小學數學教學還應以學生為主,突出學生數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應圍繞數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促進學生思維得到訓練。例如在教“觀察物體”這課時,教師為學生出示一組正方體方塊,并讓學生觀察這個物體的形狀,分析這個物體從正面、上面以及下面看都是什么形狀?之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每6個學生1組,每個小組的同學有兩個同學負責用正方體方塊擺出不同的造型,其他學生則負責畫出從正面、上面以及下面看到的形狀?畫好后,讓學生進行交流,從正面、上面以及下面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嗎?為什么?學生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后全面進行交流,得出最后的結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深化學生的思考,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以已有經驗探究新知,發展學生思維
數學學科是一門具有很強邏輯性的基礎性學科,不同數學知識之間存在很強的邏輯關系。學生學習過的舊知識、舊經驗是開展新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新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舊知識、舊經驗的引申和擴展,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必須重視積累數學知識,才可以順利開展新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準備開展新知識的教學時,必須重視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合理利用舊知識、舊經驗為探究新知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在溫故知新中不斷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能否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問題?怎樣解決?學生想到通過剪、平移、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長方形的面積分別相等,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概括、推導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關系可以為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創造必要的條件,這就要求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立足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制訂培養計劃,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進而實現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目的。
(四)布置開放式的作業,發展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中,除了重視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之外,還應重視利用課外作業,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開放式的課外作業,引導學生對課外作業進行思考和分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創新意識。例如,學習完北師版數學四年級上冊“加法和乘法的幾個運算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做整個單元的思維導圖,學生在整理知識點的同時加深了對運算律的認識和應用轉換。如加法結合律(a+b)+c=a+(b+c),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進而到應用運算律簡算和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開放式的作業有助于促進學生更深刻、透徹的掌握知識系統,理清脈絡,澄清模糊的概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開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針對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應采取適宜的措施,為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思考的機會,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擇欣.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原則及措施[J].新課程,2021(30):97.
[2]李道春.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1(58):70-71.
[3]魯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