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蒙
摘要:“雙減”思想的提出與落實,使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內卷”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充分體現了教育公平的價值觀,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作用。就小學美術教育來說,要切實貫徹“雙減”的方針,努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水平,本文對實現小學美術教育的多學科整合融合進行了探討,其中包含了小學美術和信息技術課程的相互結合;小學美術和數學的結合;小學美術與音樂課程的結合。
關鍵詞:雙減;小學美術;學科融合
前言
“多學科整合”是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雙重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觀念,重視學科本位和學科脫離的現實,保證學科系統具有均衡和融合性,目的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合作精神和全面的素質。新的美術課程標準提出了美術與其它學科的結合,并與現實的生活密切相關,提倡探究式、協作式、綜合式的教學模式,注重美術、美術和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在重視美術綜合能力的前提下,將多學科理念納入到小學美術教育中,美術與其它學科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打破各個學科的界限,為了更好地發揮小學教育美術教育的實效,對基礎教育美術教育進行了深入的改革與創新。
一、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的相互融合
在現代美術領域中,電腦美術在中小學迅速發展,在生活中的角角落落都能看到電腦繪畫的蹤跡,因此,現代小學美術教師應與時俱進,融合信息技術。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建議學生學習運用計算機進行造型表現活動。美術和信息技術之間也存在必然的聯系,信息技術中的動畫、電腦繪畫等內容都是以美術為基礎創作的。美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是時代的趨勢,能夠實現兩者共同進步,彰顯無限創意。例如在學習水墨課的過程中,課前美術老師和信息技術教師溝通,了解到水墨畫可以借助繪畫軟件完成,此外,學生在之前的研究中掌握了繪圖軟件的操作,因此,美術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準備好繪畫的稿子,然后讓學生掌握具體的勾線、上色的操作,最后以圖片的形式展示。這種簡單快捷、易操作、花費成本小而且具有新意的作品,克服了學校傳統美術課堂的局限性,展現了現代美術課堂與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緊密結合。
二、小學美術與數學學科的相互融合
數學知識包括線條、圖案等的數學知識,都是比較綜合的美術學習的基本科目。空間思維和邏輯推理在數學概念中的應用,是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要把它與數學相結合,使其能夠認識和學習客觀的東西。通過觀察圖形和圖案,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小學美術與數學的結合,凸顯出美術學科獨有的綜合特色,并能調動同學們對美術的熱愛,對學生進行空間思考和邏輯性的訓練,為學習美術打下堅實的根基。例如,在學“巧妙的組合”的時候,要有一定的數學知識作為基礎,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各種大小形狀的不同的圖形結合起來,通過對圖形組合、色塊疊加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指導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發現新事物、掌握新知識,并將其運用于美術教學中,將數理中的線條、圖形進行組合和拼接,運用數理方法結合線,制作出不同風格的門窗,體會新的組合形式所帶來的對稱美感;運用菱形的錯位組合,構成漂亮的窗框等,本課程以對數理的總結與運用為基本,本課程為數學與美術的課程,老師教導同學們要擅長觀察和剖析,收集不同圖形,把它們結合起來,使它們更漂亮,更有個性,給孩子們帶來無窮樂趣的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小學美術與音樂學科的相互融合
從美術的角度看,音樂與美術是不分離的,是亙古不能分離的整體。美術是一種“視覺美”,而音樂又是一種“聽覺美”,這是兩種不同的美術形式,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老師能把美術和音樂結合起來,讓它所帶來的意境、感情和思想,將美術影像的視覺美術呈現給大家,供大家品評。在美術教室里,他們可以感受到優美的音樂,并能把握二者的密切聯系,體會到美術是一種靜態的音樂,而音樂則是一幅動態的美術圖像,有助于學生的審美情操和美術素養的養成。例如,在學“月亮走我也走”的時候,老師會為同學們放一首《小白船》,然后讓他們猜測一下“小白船”是什么意思,聽了這支歌,同學們就可以開始新一輪課程改革教學中,他們可以盡情地聽音樂,畫月亮,欣賞美妙的音樂,運用不同的線條,不同的色彩,以明媚柔和的韻律,把自己的夢想中的明月勾勒出來,把腦海中的美麗景象濃縮在筆尖,用毛刷把所聽的音樂的內涵用毛刷大膽地表達,把形狀各異的明月用柔和的樂曲充分地呈現,老師在教學中,讓同學們盡情地在音樂的天地中暢想,盡情地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意,創作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美術創作,使他們能夠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達到對作品的感情的共振,從而提高學生的創作意識和創作的能力。
四、小學美術與科學學科的相互融合
自然、地理、生物等相關學科的有機融合,形成了小學科學課程。并未將每個學科深入的進行細化,只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社會、知道生物的發展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美術學科與科學學科有效的結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仔細的觀察,詳細的了解身邊事物的發展規律,生活環境等等。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體會美,同時將其表現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強化學生的藝術體驗,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大自然的奧秘能夠幫助學生強化自身的藝術體驗。
結語
總之,在“雙減”思想的貫徹下,對美術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應注重對美術教育思想、教育策略與方法的研究,以保證在小學美術教育中,使美術與信息技術、數學、音樂、科學等學科相結合,使各個學科具有獨特的內涵,從而使同學們的美術學習更加活躍,這種融合與升華的意境,使美術具有特殊的生機,拓寬了學生的眼界,提高了他們的美術素養,提高了他們的整體素養。
參考文獻:
[1]楊世鈞.引入多學科元素,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果[J].內蒙古教育(理論版),2015(6):77.
[2]肖思遠.多學科元素與小學美術教學的結合[J].美術教育研究,2016(9):149.
[3]牟衛東.淺談多學科元素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11):148.
[4]顧敏.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