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玉
摘要:教學作為一個雙向性的學習活動,既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學習參與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故而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進行課堂數學教學時,通過各種各樣的趣味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感,從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而小學低年級學生已經開始養成自己的學習意識,此時更需要教師要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習樂于參與數學學習,讓數學課堂在充滿趣味的氛圍中進行?;诖?,本文首先探索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優點,然后提出相關激發小學低段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興趣教學
前言
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不僅是課堂效率不高、教學形式單一、教師教學方法落后,還存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數學課堂互動性不高,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的情況。因此,有必要在小學數學教學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起趣味化的小學數學課堂,實現數學教學的高效化。同時,能夠響應素質教育的教育方針,通過“快樂教育”的教學模式,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另外,數學趣味化教學也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優點
(一)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的快速改革,促使教育界逐漸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始著手建設有效課堂。所謂以學生為主體,是指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實踐和反思過程中,要始終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強調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的重要性。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趣味化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更多合格的新時代人才。
(二)能夠促進師生間進行良性溝通
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情況,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數學中遇到的問題,能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運用所學知識完成數學學習任務,培養出和諧的師生學習氛圍。教師通過趣味化的教學手段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心理,尊重學生,能夠傾聽學生的意見并且和他們好好溝通,形成師生間的良性互動溝通,通過和諧的氛圍優化數學教學課堂。
(三)能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趣味化數學課堂通過增加學生的學習參與感,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引入有趣的教學形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師的教學易于進行,能夠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另外,在這樣的教學中,更能體現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發揮學習的主體地位,利于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利于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
二、激發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教學策略
(一)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引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故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發過程。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要通過趣味性的學習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了學習的意識,體驗了學習的成就感。在這種興趣式教學法的開展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數學動畫和視頻、在教室中布置數學角、介紹有趣的數學文化等,通過這些趣味性十足的小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促進學生發掘數學學習的樂趣,像猜數學謎語、抽數學紙牌等,讓學生在游戲中愛上數學學習。
(二)設立生活化的數學學習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數學是一種對邏輯和思維的學習,提高數學能力需要學生能夠理解和思考,最終完成數學的實踐。許多數學知識的學習都是紙上談兵,需要通過生活中的反復運用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可能創造出符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數學應用場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興趣。課上,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或主題設計互動提問環節、課堂游戲環節、課堂翻轉環節,讓學生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比如,在低年級“長度單位”的相關學習中,教師可以聯系生活中的長度單位應用,提出相關的有趣的生活化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回憶和談論。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嗎?”此時學生會被與自身練習的題目吸引,爭相回答自己的身高。教師可以抓住機會進行拓展:“1.2米跟120cm是一樣的嗎?有沒有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呢?”由此引出厘米和米的換算。這樣生活化趣味化的數學課堂教學,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參與,最終能夠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效果。
(三)通過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專心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后,還需要通過教學設計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要善于運用互動和思維探索環節,寓教于樂,為學生創造豐富多彩、輕松愉快的課堂。另外,像數學這樣的邏輯思維科目,創造情境和思維互動訓練是非常普遍和必要的。通過這種把知識內容以生動的思維場景呈現給學生的方式,讓學生具體了解知識形成的邏輯和過程,親身體驗數學思維的生發過程,并置身其中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增加其情感體驗,增加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授“找規律”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小視頻等豐富的信息化教學方式,重構教材中的找規律題目,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探索,將數學思維探索的規律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有規律的數學變化的教學內容更加感興趣。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自身對數學規律題目的探索猜測,展開創造性地想象。不僅能促進思維的拓展,還能營造趣味的課堂氛圍。
(四)優化數學課堂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不僅能通過激勵機制促進學生產生學習意識,還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開反思。教師要注意考查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方方面面,發掘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創新點和閃光點,發布形成性評價而不是終結性評價。不能只看到學生的課堂問題回答結果,不看學生的學習努力過程。有些時候盡管學生已經展開了大段的學習探索,但是還是沒能產生成果,教師要注意肯定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多種評估方法,不只是局限于師生評估,還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開展民主評價。讓學生意識到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所在,才能增強主動學習數學的意識。
結語
總的來說,在數學課堂激發數學興趣的教學法是一種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模式,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智發展特點,還能根據小學學生的學習特點,提高數學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主體性,促進身心和思維發展。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不斷地探索中完善趣味數學課堂的構建,促進教學的高效化和實用化。
參考文獻:
[1]李彥貴.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文學少年,2021(34):1.
[2]陳林香.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2021.
[3]楊本剛.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2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