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菲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老師們應該考慮到小組合作教學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的知識,從而保證小組合作教學的效果,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如果教師只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現知識,很有可能使他們不能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在一些情況下,學生對團隊合作缺乏興趣,影響了老師的教學熱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思考,要想出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采用了團隊合作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數學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使其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小組合作是一種很常見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考慮采用何種教學策略,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一、知識點歸類
首先,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如果小學教師無法幫助學生順利地形成基礎計算能力,那么可能會導致學生的長期發展受到影響。教師在知識點的歸類時可以發現,將計算等眾多問題歸類題,并針對這一類問題進行合理的教學,結合小組合作教學法,就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教師能夠利用恰當的方法再結合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對學生開展趣味化的教學,就能夠讓學生有效地融入到課堂中。教師如果長期在計算教學中只依靠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并不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當適當思考其他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開展多層次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某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從而真正融入課堂。
其次,幾何圖形部分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內容之一。許多學生在完成相應的題目時,可能無法體現出強大的計算思維。有些學生的圖形思維能力可能比較好,對于某些圖形的轉化過程的想象能力也比較好。這就是學生對于不同知識點的先天性學習能力的不同導致的,那么,就是在圖形知識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結合小組合作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與探索,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將小組合作教學法應用到幾何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相互引導,幫助某些學生彌補幾何思維、計算思維的差距,這樣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體現出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同時,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具體思考學生的合作方式,幫助學生完成高質量的數學學習,體會到數學學習中的趣味性元素,進一步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數學教學的策略
(一)導入生活內容
在初期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引入生活內容,讓學生從生活中了解數學知識點,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能夠適應教師的教學模式。如果教師在計算的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那么學生之間就會互相幫助、互相輔導,從而有效地解決小學數學中的基礎計算問題。但是,如果長期運用這種方法,沒有為學生適當地引入趣味化的元素,就會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打擊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最好的導師。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充分地利用趣味性元素,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就能夠引導學生有效地進入到自主探究過程中,從而進一步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進行實驗探究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知識點都是可以從實驗探究中得到的,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實驗探究的方法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直接為學生開展實驗探究,可能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相應的實驗探究任務。那么,教師將小組合作與實驗相結合,讓學生之間能夠互幫互助,才能夠能夠構建高質量的實驗探索過程。教師可以發現,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的知識點,往往比教師直接對學生進行知識點教學的記憶更加牢固。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合理地為學生設計相應的知識探索過程,讓學生通過具體實驗了解到圖形的魅力,幫助學生有效地融入到探索過程中,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踐研究。
例如,教師讓學生探索圖形的穩定性時,可以為各個小組分發小木條以及圖釘等材料。這樣教師通過設計趣味性的實驗,就能夠讓學生探索不同圖形的穩定性因素。學生在剛接觸到實驗時,可能并不了解實驗的具體方式,教師需要逐步地引導與幫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實驗步驟,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效地融入到實驗過程中,構建高效率的自主探索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小木條固定成不同的形狀,讓學生拉伸圖形的頂點,這樣學生通過拉伸圖形的頂點就能夠發現,不同的圖形在受到學生拉伸的作用時可能會發生改變。教師讓學生將改變的圖形記錄下來,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探索出哪一種圖形的穩定性最強。通過這樣的趣味性實驗探索,就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中,從而充分地發揮小組合作教學法的優勢,進一步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三)構建探索課堂
小組合作法也需要在探索課堂中運用,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探索內容。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點,也需要讓學生適當地進行拓展與了解新知識,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內容,這樣才能夠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構建探索課堂,讓學生探索某些帶有趣味性的知識點,從而開展高效率的小學數學教學。在綜合性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而言,可能學習難度較大,如果教師能夠構建探索課堂進行引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就能夠保障學生有效進行自主研究與探索。
結語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組織學生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時,應將小組合作教學法與其他的教學策略結合,才能夠有效地開展高質量的教學。如果教師只是單一地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可能會導致學生喪失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師就可以先將知識點進行歸類,再針對不同的知識點應用相匹配的教學方法,結合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雪.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學周刊,2021(32):55-56.DOI:10.16657/j.
[2]劉曉艷.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思考[J].讀寫算,2021(3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