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穎檸
摘要:在我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革新的背景下,高職學校對于思政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因此,在當前的教育過程中,管理者號召教師在學科中融入思政內容,凸顯思政育人的實際價值。在這一背景下,許多高職美術教師開始在美術學科上有效地融入了思政內容。通過二者之間的融合,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促進學生的個人思想發展。在美術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地去挖掘我國的紅色經典美術作品,實現思政教育與美術教育之間的有效銜接。由此,本文就圍繞傳承紅色經典美術作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這一話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紅色經典;美術作品;思政教育;新模式
思政教育其實是目前的教育重點。通過思政教育的開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尤其是對于高職學生而言,他們處于一個成長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有可能會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誤導。因此,在現階段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接納正確的政治思想。而經過研究證明,在美術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能夠有效地擴大目前的教育影響力。因此,教師可以立足于美術學科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使思政教育和紅色經典作品美術教學能夠真正地進行融合,構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的綜合化成長。
一、分析在高職美術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實際優勢
在高職美術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于部分教師而言,他們之前認為,在美術學科中學生主要以鑒賞美術作品和學習繪畫技巧為主,但實際上,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有機會多去接觸多元化的優秀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此機會去鑒賞一些紅色經典美術作品,比如,對于很多優秀的革命者而言,他們為了表示自己對于祖國的熱愛,或者是展示在祖國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實際情況,都會通過畫作的方式來進行展現。因此,在現階段的高職美術教育中,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紅色經典美術作品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在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體會到作品深處所傳達的思想政治內容。在這種情形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還能讓其在研究作品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促進學生個人的綜合化成長。
二、研討如何傳承紅色經典美術作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在紅色經典美術作品里面蘊含著愛國情懷、文化傳承、藝術批判等許多與思政教育相關的內容。因此,在現階段的教育實施過程階段中,教師可以積極地去挖掘紅色經典美術作品的實際內容,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引導,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素養。基于此,下文就著重探討如何傳承紅色經典美術作品開展有效的思政教育。
(一)注重背景內容導入,了解作品內涵
在以前的高職美術教育實施過程中,可能部分教師習慣性地直接開門見山為學生引入美術作品,然后讓學生自主分析、思考。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沒有針對于美術作品背后的深層背景知識進行介紹,所以有些學生在鑒賞美術作品時,可能會出現鑒賞內容不夠全面的情況,甚至他們可能并不知道美術作品背后所想傳達的現實意義和內容。因此,現階段的高職美術教育中,在學生鑒賞一幅美術作品之前,教師先圍繞著美術作品的背景知識進行導入。例如在鑒賞油畫《地道戰》這一作品時,教師可以針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微課視頻,通過視頻的播放學生從中發現,在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后,面對兇殘的敵人時,守衛軍們處于非常明顯的劣勢,但對于當時的國民而言,他們具有不服輸、頑強的精神。為了守護祖國,他們根據當時的地理條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選擇一種特殊的戰斗方式,即地道戰,打擊了日寇,保護了軍民。通過這樣的背景知識導入,讓學生在鑒賞畫作的過程中,圍繞著其美術作品背后所傳達的一些精神內容進行剖析,更加深入地去體會美術作品背后所傳達的文化內容。在這個過程中,看到國民們勇于抗爭兇悍的敵人時,使學生產生非常明顯的感觸,讓他們意識到即便我們不夠強大,但是在面臨祖國危難之際,每個人都愿意主動地承擔責任,在共同抗爭的情況下,一定能夠更好地改變現狀。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內心的責任意識,同時讓他們在鑒賞畫作的過程中激發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感,讓他們了解到在面臨祖國侵略時,每個人都愿意主動地進行抗爭和奮斗,以此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不僅真正地了解美術作品的實際寓意,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提升目前的教學效果,讓更多的學生融入到美術課堂中。
(二)給予學生創作機會,展現紅色文化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去完成一些美術作品的鑒賞。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參與到不同的創作活動之中,使學生在學習紅色經典美術作品的實踐活動中彰顯出文化自信,加強自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能力。在鑒賞一些具有中國紅色文化內涵的美術作品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獨自完成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美術作品的創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在作品中歌頌那些為祖國發展所做出貢獻的優秀國民,同時也可以批判那些殘忍的侵略者。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自選角度,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美術創意和想象,然后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融入到創作之中。借助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正確的思想內容之后,能夠合理地進行思想內容的傳達,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思想觀念,讓他們能夠真正地將正確的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守護學生的健康成長。并且在學生完成創作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互相交流,圍繞著作品中所蘊涵的文化精神和內容進行全面的探討,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在紅色文化中掌握中國歷史發展路徑,以此能夠深化學生的學習感受。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美術教育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將美術教育和思政內容進行銜接,讓學生在鑒賞我國優秀的紅色經典美術作品之后,能夠產生更為深入的感悟,能夠真正地被這些美術作品的內容所打動,了解到美術作品背后所蘊藏的文化精神內容。并且能夠學習我國在歷史上革命先烈們所傳達的精神,用正確的文化和思想來指導自身的行為,使學生的思想情感在精神的滿足與愉悅中全面健康成長,以得到潤物細無聲的深層效果。
參考文獻:
[1]高揚, 閆曉明, 郭藝博. 紅色基因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途徑探析[J]. 今傳媒, 2020, 28(6):4.
[2]孫亞飛. 傳承紅色經典美術作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J]. 科學咨詢, 2019(38):2.
[3]周會. 紅色經典藝術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12):2.746848BA-0871-4B2E-8C4C-6A4814BD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