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斌微
摘要:音樂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優美的音樂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帶給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目前,在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有多種多樣的音樂訓練形式。教師應做好教學設計,挖掘音樂的情感因素,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能力,以全面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基于此,文章簡要就幼兒音樂教學中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進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幼兒審美能力,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通常都是發散性的,而且有效注意時間偏短。音樂作為一種較為吸引幼兒的方式,尤其適合延長幼兒的有效注意時間,完成對幼兒審美意識的培養,所以,幼兒音樂教育的有效性亟待教師深入探索,并逐步提高。
一、建立多元化的教學目標
在幼兒園的小班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曲調明快、歌詞簡單的曲目,如《小白兔》這首曲目,就適合三周歲左右低幼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小玩偶或者動畫片的形式,讓幼兒看到“小白兔,白又白”;讓幼兒觀察小白兔的耳朵,了解什么是“兩只耳朵豎起來”;讓幼兒觀察小白兔的生活習性,幼兒就能夠感知到它“愛吃蘿卜和青菜”,它“蹦蹦跳跳真可愛”。一次音樂教學,就這樣和生活中知識的學習有效地結合起來,而且生動活潑,容易被幼兒接受。
能力目標也是尤為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數比較注重知識目標的達成,在機械地模仿和重復地訓練之后,忽略了幼兒能力目標、情感態度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點撥。例如,《小毛驢》這首童謠,許多幼兒尤其喜歡它有韻律感的節奏,也愿意跟隨音樂的節拍哼唱,幾個回合以后,多數的幼兒可以流利地演唱了。這時教師的引導尤為關鍵:“為什么小主人從來都不騎小毛驢呢?”幼兒會說:“因為他愛護小動物呀!”這時,教師就要積極地引導小朋友,讓他們對小動物有一顆柔善的心,這樣對幼兒的愛的教育也就潛移默化地達成了。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說出他們喜歡的小動物,讓幼兒嘗試唱出他們如何愛護他們的小動物,一次音樂課堂上的“頭腦風暴”就拉開了序幕。
二、營造輕松愉悅的互動氛圍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教師自身的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采茶》是一首歡快的樂曲,具有濃郁的江南風味。由于大部分城市里的幼兒沒有去過茶園,也不了解采茶的具體過程,所以他們難以體會歌曲中蘊含的愉悅情感。教師可通過聲情并茂的表演,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互動氛圍。幼兒可邊聆聽音樂,邊欣賞表演,感受歌曲作品的風格。教師還可通過豐富的表情和略帶夸張的表演,激發幼兒的表演欲望,推動幼兒參與表演活動,切身體驗其中的快樂。
三、建立游戲化教學情境
構建良好的游戲化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積極融入音樂教學,能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為了滿足幼兒的需求,音樂教師可以根據音樂具體內容,為幼兒構建合適的幼兒情景。
例如,在“兩只老虎”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組隊,每兩名幼兒參與組隊,隨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兩只老虎”的人物設定,并設置森林場景,積極鼓勵幼兒之間進行溝通,幼兒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音樂,根據音樂內容,做出相應的動作,比如,“一只沒有耳朵,一只沒有尾巴。”幼兒就可以將自己的耳朵與尾巴進行隱藏,從而邊做動作,邊進行音樂學習,使幼兒能可以在游戲中掌握音樂。盡管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所涉及的音樂知識都是較為基礎的,但是從幼兒的知識儲備社會閱歷和認知規律上看,對幼兒而言,音樂學習仍舊是抽象性相對較強的,這就導致了幼兒在接觸音樂知識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多的困境和問題,教師在這時可以通過情境化教學的引入有效地引導幼兒,讓抽象性、概念性、邏輯性相對較強的音樂知識在幼兒眼中成為具象化形象化的視覺呈現,進而提高幼兒音樂接受的效率和質量,同時情境的有效構建也可以讓游戲開展的過程中趣味性更強,為游戲的有效開展奠定好氛圍基礎,當幼兒更愿意參與游戲并且通過游戲可以有效獲取音樂知識時,幼兒也會逐漸建立起音樂學習的自信,更愿意主動地投入音樂學習,對音樂學習給予的關注重視和興趣也越來越高,實現良性循環。
四、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課堂操作
在多媒體教學模式出現以前,課堂導入具有極大的局限性,我們只能用比較刻板的圖片或者生硬的案例來進行課堂導入。而現在多媒體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課堂導入的生動性。一段有趣的動畫、一段舒緩的音樂,都會迅速地讓幼兒進入情境之中,音樂的氛圍油然而生。
在教學《大海啊,故鄉》這首音樂的時候,教師先播放一段大海的視頻資料:晴朗的海邊灑滿金色的陽光。海面上波光粼粼,幾只海鷗飛過,啾啾的鳴叫聲讓人沉醉。微風拂過,大海揚起雪白的浪花,孩子們在沙灘上追逐、嬉戲,這是一個多么引人入勝的畫面。幼兒自然能夠融入優美的意境中,對音樂的探究欲就會極大地激發出來。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設計圖片精美的PPT,讓每一句歌詞與情境對應,幼兒就會明白詞句表達的意思,進入音樂描述的情境中。還可以在課件中加入闖關環節,贏得加分、小禮物環節,在課堂上不斷地制造驚喜,讓歡聲笑語成為音樂課堂的主旋律。在課后環節,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群發布幼兒的優秀作品,剪輯課堂上的優秀表現,也可以制作成優美的小視頻,配上動聽的音樂,把課堂上的賞識和激勵延續到課后的家長反饋中,讓幼兒體會成就感,也做到了對幼兒的正向激勵。
結束語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結合活動目標和教學內容,培養幼兒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以全面提升幼兒的音樂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潘小芳.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化的策略分析[J].家長,2020(33):138+140.
[2]梁紅艷.幼兒園音樂課程教學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0(32):108-109.
[3]陳琛.論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5):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