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芳
摘要:信息時代,學校需要努力實現學科知識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微課作為二者有效整合的形式之一,因其獨特優勢受到眾多一線教師的青睞。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應用微課教學的優勢,以學生為課程教學的中心,高效、靈活地應用信息技術,通過微課組織學生開展互動學習,不斷提高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應用策略
引言:
微課是依托信息技術形成的一種碎片化、結構化的數字資源。根據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適應信息化生活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微課以其短小精悍、運用靈活的優勢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逐漸受到重視,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深入研究實踐,利用微課優勢探究教學策略。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的優勢
(一)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的年齡階段,探索新事物的主觀能動性較強。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采用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學生很難在課堂中提高學習興趣。如果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微課視頻進行教學,恰恰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將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點制作成微視頻,打破傳統模式的教學弊端,從各個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獲得自主權的意識,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生這一年齡特點,借助微視頻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微視頻的一個特點就是短小生動,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如果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采取這種教學模式,利用微視頻突出教學的重點,向學生分享學習資源,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性學習,就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課程預習中應用微課,增強對新課的認識和理解
預習是學習每一門課程的重要環節,能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學習內容,找到不懂的問題,以此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為了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充足的實踐機會,更要重視課程預習的過程,簡單的知識點和理論知識盡量讓學生在預習中掌握,這樣能夠為課程實施提供更大的保障。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程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錄制相應的微課,實現理論知識的教學。為此,可通過微課指導學生展開課前預習,進一步幫助學生了解新課題的內容,為高效課程的構建奠定基礎。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微視頻能夠給予學生恰當的指導,使學生實現不同層次的預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深入了解新課題的教學內容,力爭做到心中有數,感知到主動學習的樂趣。
(二)結合小學生認知及身心發展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揚長避短,選擇適合小學生認知及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方式,以改善和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筆者認為,恰當地使用微課就是一種積極的嘗試。這主要與微課的以下特點有著直接關系:一是微課設計中往往需要整合包括視頻、文字、圖片、音樂等各種信息要素,“具有展現形象、靈動景象的優勢”。針對小學生的特點,我們盡可能在搜集素材時選擇或設計一些卡通可愛的動畫人物或形象,或者是學生們熟悉的音樂等作為微課的設計元素,拉近學生們與教材知識的距離,然后在輕松自然的教學氛圍中,直觀生動地對相關的學習內容進行展示,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或避免課堂的枯燥無趣。
如筆者在講述《鍵位布局應牢記》這部分內容時,便在課前首先以所帶班級中的幾位孩子為原型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卡通頭像,然后邀請他們分別就鍵盤的分區、常用控制鍵的輸入等內容進行了介紹并錄音,最后再用相關的音視頻編輯軟件對上述素材進行了處理和渲染,最后形成了微視頻。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當孩子們發現自己或同伴的頭像及聲音出現在了屏幕上時,表現出了極大的聽課熱情,課堂效果令人欣慰。就其作用來說,這既是對微課制作過程中參與學生的一種肯定和鼓勵,也有助于其他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微課的制作及學習中。二是從微課時長上來看,一般為5~10分鐘,這既避免了時間過短制約教學內容的展開和學生的理解與接受,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小學生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現象發生。
(三)在課程延展中應用微課,不斷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當前,信息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廣,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可通過微課等方式進行課后延展。
例如,在網頁美化的課程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制作以精美網頁鑒賞為主題的微課,引導學生從專業的角度鑒賞網頁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主動借助課件中的優化技術,不斷美化自己的網頁。尤其是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而言,能夠使自己的作品更出色,激發深入學習、主動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生活和學習中,如通過信息技術制作復習的思維導圖,在導圖中插入自己喜歡的圖畫,進而做出自己風格的復習資料。通過這一過程,實現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鞏固,同時加強學科知識的總結,還能不斷促進學生的總結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不斷促進綜合素養的提高。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使用微課這一形式的主要目的,就是“高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這還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實踐摸索,通過努力和完善,幫助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和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鵬鵬.微課技術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啟迪與智慧(中),2020(10):81.
[2]丁玉玲.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淺談[J].讀寫算,2020(29):17.
[3]江靜.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與實踐探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