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艷
摘 要:小學是小學生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的重中之重,它屬于最基礎的階段,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學習階段。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找到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課堂方式進行教學。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之后,人們越來越關注于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工作,在這種教學的工作中,可以利用一些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于世界的審美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并且不斷適應以后的社會生活。但是目前我國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情況來看,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需要教師以及學校共同去解決。
關鍵詞:小學美術;合作教學;教學策略
國家對于藝術方面的培養(yǎng),以及對于人才的塑造。讓許多學校,在小學時期,便加強了對學生藝術文化的培養(yǎng)。在許多文化課上,學校教師打破了以往的陳舊授課觀念,積極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勞逸結合。運用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相互觀摩作品,發(fā)散學生思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提高學生對藝術課的課堂積極性。有時,運用恰當的競爭方式去激發(fā)學生對于作品的完美性等。
一、小學美術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一些學校或者一些教師,不注重對于學生的美術教育,并且家長也將美術課程當作一種入門課程進行學習。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學往往是不受重視的一門課程,而且當前的思想還一直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注意這種問題的存在,進一步改進家長或者學校對于美術這一門課程的認知。受到傳統(tǒng)美術教學的思想,人們對于美術教學的印象并不深刻,而且將美術教學列為副科。而一些教授美術課程教師也采取一些敷衍的教學態(tài)度,對于學生的美術教學進行教授。因此學校以及教師要及時轉變這種觀念,更好的讓學生去認識,去學習美術。美術的教學任務非常的重大,因為美術的課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廣,并且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雜亂,并且還存在著一些其他的問題,包括傳統(tǒng)思想的痕跡,以及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些都是需要學生以及教師甚至學校去改變的,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去學習美術的知識。唯有積極改變當下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才能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從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合作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1.美術課堂要重視整體構思
首先,合作學習模式中有著不同小組合作形式,適用于不同種的教學情境。美術教學合作形式主要分為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學習、美術作品合作創(chuàng)作兩種。小學美術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情境設立不同的小組合作形式。對課程內容和合作時長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其次,對合作學習過程進行優(yōu)化。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不高,為了讓學生成為小學美術課堂的主體,合作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并借助繪畫、剪紙等形式將美展現出來,從而感受到美術學習的興趣,實現美學思想的升華。為對美術合作學習過程進行優(yōu)化,小學美術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在課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講解,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通過合理科學的分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和同學的討論中開拓思維,養(yǎng)成基礎審美理念,增強表達能力;這不僅僅是美術能力,也是其他科目都必不可少的能力。
2.合作學習下教學評價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教學評價是教師在完成具體的課堂教學之后,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學生予以評價,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改正缺點、全面發(fā)展的方法之一。在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觀念中,教學評價也被納入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查中。因此,教學評價也是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的具體表現。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與合作小組的具體情況,在評價時注意評價的措辭,多采用積極、正面的話語來鼓勵學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更好的讓學生發(fā)散想象力思維提高學生的藝術文化培養(yǎng)
在藝術培養(yǎng)時,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想象力,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自己,孩子的想象力更為豐富,但是有些家長的不支持,只追求成績。所謂的“中國式家長”將孩子的藝術興趣抹殺,將孩子的想象力扼殺在搖籃之中。所以,學校應該開展藝術課的教學觀摩或者是在家長會時播放一些藝術課上,學生上課的場景以及國家對于藝術文化人才的塑造,國家迫切希望得到有用之才。從而逐漸改變一些家長的封閉思想,讓家長支持孩子的藝術課培養(yǎng),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環(huán)境。除去在課堂上的學習外,讓孩子在家中也可以接觸到藝術。不能將孩子的想象力抹殺到搖籃之中。
4.營造良好的氛圍
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將是要讓學生共同營造一種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通過這種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進行更多的集體活動,為合作學習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且要細心聽取每個學生的意見,尊重每個學生對于分組的建議。另外,小組的人數要進行控制,能夠保證學生能夠共同學習,共同完成合作的事。例如教師在講述《美麗的印紋》的時候,小學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收集樹葉,通過觀察樹葉的紋理以及形狀等等,讓學生學習到一些美術的知識,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同時這樣也能夠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能夠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美術課的教學方式完美的與現代化模式相結合。為現在的孩子更好的提供一個成長環(huán)境,不僅僅是對于國家的大力倡導藝術文化發(fā)展的情況下,更多的是在于當代人民對于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認知。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藝術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祁銀鳳,張跟兵. 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 文學教育(下),2021(04):149-150.
[2]李舒君,田浩. 小學美術教學中國畫課的趣味性[J]. 藝術教育,2021(04):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