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蘭 洪慧芳
【關鍵詞】職業價值觀;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48-0071-05
【作者簡介】1.郭梅蘭,福建省泉州市馬甲中學(福建泉州,362011)教師,一級教師;2.洪慧芳,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福建泉州,362000)心理健康教研員,一級教師。
【設計理念】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高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性格和社會需要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志向,培養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隨著高考綜合改革的穩步推進,中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但這同時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需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價值觀等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提前規劃未來。
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本課通過活動讓學生思考并澄清自己現階段的職業價值觀,明確當下該做什么,能將情感內化為具體行動,學會抓住機會,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寒冬清晨的上學路上是否想過——我是為了什么到學校學習?這個問題便是關于價值的思考。為了什么,想要什么,對我來說重要的是什么?這些問題的答案透露出我們的價值觀。
教師播放視頻《漁夫與商人》。
教師:漁夫和商人選擇的是什么樣的生活?你從視頻中看到了什么?
學生1:他們都在曬太陽,但是商人的生活比較有保障,漁夫的生活可能沒有保障。
學生2: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重點在于你看重什么。
教師: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選擇。漁夫和商人選擇的生活是否一樣?你選擇的又是怎樣的生活?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我的價值“垂釣”》。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索不同的價值觀。
二、職業價值“垂釣”
教師:一個人的價值觀會影響他的決定。我們將通過一個有意思的活動——價值“垂釣”,來探索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1.選擇職業價值觀
教師:今天,你和好友一起去釣魚。湖里有很多條魚,其中15條魚具有自己的特質。
PPT展示魚的特質:有成就感、工資高、上司好相處、幫助別人、工作穩定、獨立思考、工作有創意、同事好相處、有獨立自主性、把美帶給世界、有地位受尊敬、工作變化多樣、有管理權力、工作環境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教師:你可以釣5條你認為最有價值的魚。如果你覺得這些特質中沒有你想要的,你可以賦予自己認為重要的特質。你會選哪5條?請完成“垂釣”價值觀學習單(見圖1)。
學生活動。
2.聚焦職業價值觀
教師:我們一起坐上“時光隧道機”,來到2032年。2032年的你會在哪里?你會是什么樣?在哪里上班?你是一個職場新人,勤勤懇懇工作,可是你似乎對自己有些不滿意。
教師帶領學生在情境中逐步體驗職場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職業方向不清晰、職業選擇迷茫、遇到職業瓶頸、規劃職業發展道路、職業轉型。
教師引導學生遇到困難時進行舍棄,最終只留下1條魚。
教師:你現在很糾結,但是生活就是這樣,需要你去面對、抉擇。請你做一回“勇士”!你最后留下的是哪條魚呢?在學習單上圈起來。這是你最想要的嗎?在選擇過程中,最讓你糾結的地方在哪里?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分享。
學生討論并分享。
學生1:我最后選了“生活方式”,只要是自己想過的生活,工作或者工資都沒關系。
學生2:我添加了“良好的伙伴”,我覺得好的伙伴非常重要。
教師: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最后那條魚代表的特質可能是現階段的你最看重的職業價值觀。當然,你越在后面舍棄的,也就是你越看重的。
3.澄清職業價值觀
教師:請大家拿出課前完成的舒伯的《職業價值觀量表》。大家看一下上面的分數,每個項目滿分是20分,你的分數是多少呢?分數最高的幾項都是什么內容呢?
學生1:我的高分項很多,包括創造發明、獨立自主、成就滿足、變化多樣,說明我都很看重吧。
學生2:我沒有特別高的,我還不夠確定。
教師:從高分項中,我們可以大致看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傾向,今后在選擇職業時可多加考慮。
PPT展示《職業價值觀內涵表》(見表1)。
教師:我們來看看每種職業價值觀的具體內涵是什么?請從分數比較高的職業價值觀中選擇你看重的3項進行排序,你會如何取舍?請將選出的3項寫在學習單的空白處。
學生活動。
教師:你選出的3項與剛剛釣到的5條魚的職業價值觀是否一致?
學生1:有2項一樣,有1項不同。
學生2:完全不一樣。
教師:這是一個發現自己的過程。如果你選出的3項職業價值觀跟5條魚對應的職業價值觀有重合,說明你目前能確定自己看重的是什么。當然,對于不重合的,意味著你目前不太確定自己的職業價值觀。今后,你需要進一步探索澄清。
設計意圖:通過選擇小魚、情境選擇、對比兩次選擇結果,引導學生明晰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并從活動中有所感悟。
三、實現職業價值觀
教師:我們通過“情境選擇”和“量表測試”探索了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我們怎么做才能擁有這種職業價值觀呢?接下來,我們以漁夫和商人為例,看看他們如何實現了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PPT展示:
漁夫:捕魚—賣魚—曬太陽,商人:捕魚—賣魚—捕撈公司—水產品加工廠—公司上市—投資房地產—曬太陽。
教師:剛才,大家在冥想環節將理想職業“定格”下來了,現在請在“實現”價值觀學習單(見圖2)中填入你的理想職業,將職業價值觀寫在小魚上,并思考如何實現它們?請寫下具體路徑。
學生活動。
教師:現在請擁有同樣職業價值觀的同學組成一組,分享實現職業價值觀的路徑?
學生活動。
學生:我的理想職業是金融分析師,我的職業價值觀是有成就感。我的職業路徑是學好數學、物理、英語,報考金融專業,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繼續考研。
教師:接下來,請在組內傳閱學習單,用彩筆給彼此支持或者鼓勵,可以畫畫或者寫一句話。
學生:我給她畫了一個大拇指,我覺得她處理得非常好,努力去實現就好了。
教師:是的,我們通過探索價值觀了解到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這讓我們更加明確自己的生涯目標,明白當下該做什么。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實現自己最看重的職業價值觀,從而明確當下該做什么。通過小組的團體動力,為彼此賦能。
四、課堂小結
教師:同學們,你選出來的價值觀是自己最終想要的嗎?價值觀分為兩種,工具型價值觀是指“事物”,終極型價值觀是指“感覺”。探索想追求的事物背后可能還存在著什么,值得我們去思考。請大家用一兩句話談談自己在這節課上的感受。
學生1:價值觀沒有對錯,追求自己內心想要的,盡力而為。
學生2:今天的課讓我知道接下來應該做什么。
教師:請大家帶著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思考與之相關的其他理想職業。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小結,使學生明白價值觀沒有對錯,激勵學生探索并澄清自己的職業價值觀,為自己的生涯目標付諸行動。
【教學反思】
本課通過情境選擇和量表測評,引導學生澄清自己現階段的職業價值觀,明白自己最看重的是什么,重在引發學生對職業價值觀的了解、思考,能夠根據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明確當下該做什么。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探索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并嘗試規劃如何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觀。這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在冥想環節能夠充分感受、有效體驗;另一方面是筆者在小組互動中充分運用團體動力,通過討論、彼此支持等方式更好地推動課堂。
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思考實現路徑和小組討論部分應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充分思考和討論,體現學生智慧的流動,也會有更多的課堂生成。同時,筆者今后需要關注部分無法完成實現路徑的學生,啟發他們用不同視角思考問題,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點評】
本課有三大亮點,第一,引入了主客觀因素澄清職業價值觀,不僅依托課前的量表測量,還設置情境讓學生真實呈現,這極大地發揮了心理體驗活動的優勢,入情入境的冥想技術又讓課堂效果進一步“拉滿”。同時兩者在課堂上的綜合運用,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視角探索自己,不唯量表,也不唯感受,無形中教給學生探索內心世界的方法。第二,貫穿全課的“釣魚”隱喻、情境設定和冥想技術,讓本來枯燥的價值觀探索變得有趣。而進一步回歸漁夫故事框架,呼應冥想時的職業選擇,助推學生探索價值觀的實現,又讓懸空的價值觀有了“落地”的可能。第三,總結時引入“終極型價值觀”與“工具型價值觀”,讓學生從職業價值觀的表層探索深入到自身內在核心價值觀的本質探索,具有升華引導作用。
當然,本課最大的難點是課堂時間的把控和課堂容量的取舍。多次“磨課”最大的好處是授課教師“磨”出了極好的課堂反應力和節奏感,讓學生在上課時既能享受探索的樂趣,又能感受些微的認知負荷,從而在心理課堂上收獲了更多的體驗和感悟。
(點評嘉賓:謝怡芬,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教師進修學校心理健康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