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潔
摘 要:新課改以來,我國的數學學習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相對獨立、系統化和多元化的教學體系。在這之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而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正處在青春期時期,在這個關鍵期去看待問題與解決問題時,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特點。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其進行有效引導,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讓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有一個質的飛躍。因此,教師要注意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關鍵詞:初中教學;數學教學;自學能力
引言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尊重和愛護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參與課堂活動、思考、探索知識點與問題之間內在聯系及規律性,教師也應引導學生掌握基本概念,以及解決實際生活中有用的方法等方面來培養其自學能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是一個重要課題,在數學學習中要有良好自主探究意識。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對中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學生是主體,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和提高全體學生自學能力。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觀念。人作為社會生產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其的培養要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師也要尊重每一個孩子們個性差異與興趣愛好等因素,當然也不能忽視了老師對其成長道路上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家長在家庭教育里也要起到引導作用,兩者之間的配合才能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充分鍛煉和開發,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技能。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逐步加深知識理解和消化吸收不斷提高的過程,并且要達到掌握應用所學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目的。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班級情況,以及每個人發展需求下才能實現。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
教師要積極培養中學生自學能力。例如,對于基礎好一點的同學來說可以從學習的能力提高,注重培養數學的思維方式方法;而對于一般比較差一些、思維不開闊和有一定難度但又需要較長時間去探索解決問題的學生,教師要積極進行引導,從學習方法上進行改變。
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對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同學沒有主動去學,有少部分人覺得自己不喜歡。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自主選擇課后作業、上課時間等方面安排合理的課程,讓其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還應該鼓勵和幫助其他孩子,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有機會接觸這些知識點并能從中獲得樂趣與收獲。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應該重視過程。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以了解到,初中階段是一個人向社會走向職業化和成熟度較高的時期。因此,我們可以讓中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然后再由老師進行指導并提出建議與意見。這樣就能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并且喜歡上這門學科,從而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新型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去思考和發現問題。教師要學會創設情境。情景是一種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識點的方法手段。通過情境讓同學們對所學內容產生一定程度上依賴關系,或建立起聯系與現實事物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性,從而達到理解的目的,并在這個過程中體會數學語言表達的樂趣和價值感;同時也可以使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師要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到知識。老師應多給學生提供一些機會進行答疑解惑;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設計和編寫課堂練習冊、作業或講演等活動,調動同學們積極性并激發其興趣使其參與進來,這樣能提高了教學質量與效率,也為培養自學能力奠定基礎。
培養自學能力應該以“學”為中心。老師應鼓勵引導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學會獨立自主解決問題;同時要充分調動每個人學習和探索知識的主動性,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并提出假設解決問題。老師也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解題工作者,而不是簡單地教給他們公式、定理等知識點以及答案。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愛好都還沒有定型,他們對教師傳授知識時存在著依賴心理。因此,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方法及手段,去激發學生們進行自學探究活動中產生問題解決困難以及解決問題的主觀能動性。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的答案。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來解決問題。教師應該學會培養中學生對知識點的興趣以及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效果,增強其自信心和意志品質等等,這些都有利于激發中學生自學能力,使他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并在教學中不斷完善自己,最終實現的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更好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治國.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J].教育界,2020:84-85.
[2]王貴營.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J].學苑教育,2020: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