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雄
摘要:在農村初中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期間,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數學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群體實現對于數學知識的合理了解,其對于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近年來,大批教育工作者針對如何有效開展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進行了分析。在此期間,研究人員指出,通過積極做好對于課堂生成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師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模式的持續調整與改良,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理解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進意義。本文針對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期間,如何應用課堂生成資源開展教學活動進行了分析,希望為后續教學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教育;初中數學;課堂生成資源;應用方法
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之一,數學教學活動的充分開展對于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基于此,教育工作者結合教學實踐對于如何有效提升數學教學工作質量展開了分析,其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數學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1]。在探索期間,部分研究人員指出,通過結合課堂生成自然組織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實現對于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與充分思考,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優化具有重要價值。
一、課堂生成資源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價值
(一)有利于拓展數學教學工作內容
在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開展期間,通過結合課堂深層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進一步拓展教學工作的內容,其對于學生群體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這一問題上,部分研究資料表明,課堂生成資源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其可以充分反映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水平,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相關內容進一步實現對于教學工作的組織[2]。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培養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在組織學生結合課堂生成資源進行數學知識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以相關資源作為出發點對于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充分思考,其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全面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為新時期我國初中生群體數學思維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保障。
(三)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工作效率
從課堂教學活動的角度分析,通過有效促進課堂生成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入與應用,教師可以結合相關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實現對于數學知識框架的構建與完善,其有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實現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充分了解與深刻記憶,對于數學生數學知識的查缺補漏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在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中利用課堂生成資源的相關方法
(一)積極開展師生交流,結合學生觀點組織教學活動
在引導農村初中生結合課堂生成資源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時,將適應及時做好對于自身教育觀念的科學創新與變革,從而結合相關內容與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做好對于課堂生成資源的充分重視并及時結合相關資源組織教學活動,繼而促進學生群體思維意識的合理培養[3]。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數軸》一課時,在解決問題時,多數學生的第一反應是繪制數軸進行知識的解答,然而,部分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也會利用算數思維進行解題。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教師應積極做好對于學生不同解法的解讀與分析,同時結合相關資源與學生就不同問題的解題方式進行探索,以便有效引導學生在解題期間實現對于自身思維的充分拓展,幫助學生更好地結合所學知識展開思考,其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優化具有積極價值。
(二)合理拓展教學模式,促進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營造
為了進一步促進課堂生成資源導學價值的充分發揮,教師應結合教育教學經驗相關教學理論做好對于課堂教學模式的合理拓展,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知識學習氛圍[4]。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三視圖》一課時,部分學生在繪制圓錐體三視圖時往往會產生一定的爭議。總的來看,其爭論的主要問題是圓錐體俯視圖中央是否有圓點。在面對這一問題時,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網絡數學模型進行展示,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依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分組辯論。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可一味地直接給出結論,應引導學生幾何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與探索,其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結合相關內容進行探索與分析,這一點對于學生探索能力的優化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開展教學評價工作,依據學生表現調整教學方法
研究人員指出,在引導學生對于初中數學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做好對于教學評價工作的建立與完善,從而結合學生在課堂教學期間的相關表現對于教學方法進行及時調整與變革,以便推動教學工作針對性的合理提升。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一課時,部分學生在對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進行判定的過程中往往會提出一些全新的看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所提出的猜想進行點評并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驗證。總的來看,通過相關活動的合理組織,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實現對于相關內容的合理了解與掌握,其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具有重要價值。實踐表明,通過相關活動的合理開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對于數學知識的全面了解與掌握,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理解能力的優化至關重要。
結語:
從發展的角度分析,為了進一步促進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質量的合理優化,教師應積極做好對于課堂生活資源的充分應用,從而結合相關內容引導學生群體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5]。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做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正確審視課堂生成資源所具有的導學價值,幫助學生群體結合相關內容進行自主思考。此外,教師應積極結合教育教學工作開展方法與落實效果進行評價與反思,從而依據學生實際訴求對于教學模式進行及時調整,繼而促進教學工作側重點的及時變革。相信隨著廣大數學教師的不懈努力,我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綜合質量一定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與優化。
參考文獻:
[1]朱彩華.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應對生成資源的策略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7(11):45-46.
[2]楊桂蕓.初中數學課堂生成性資源的開發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4(10):79-80.
[3]覃婷婷.初中數學課堂生成性認知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4):147-147.
[4]徐玉琴.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提升課堂教學效能——初中數學教師對生成性教學資源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12(71):89-90.
[5]趙煜璇.初中數學課堂采擷生成性資源的途徑與方法[J].新課程導學,201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