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多樣、話題豐富、內容趣味性強,基于初中階段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意識、判斷能力和較強的探索精神,所以教師可以依據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豐富的多層次的小組學習活動,從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本文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英語學習活動觀
作者簡介:王蓉,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
一、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組合作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要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倡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從而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文(Slavin)作為合作學習研究的代表人物,他這樣定義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并依據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一種課堂教學技術。”
基于新課改所倡導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英語課堂教學能充分引導學生整合性地學習語言知識,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策略,圍繞小組任務和主題充分表達個人觀點和態度,完成真實的小組任務,也能在小組中積極交流、大膽嘗試,學會自主探索、合作互動,以此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運用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意義
每個小組一般為4至5人,在課堂教學中各小級合作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或活動,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成果展示,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在于:
(一)有益于教師的教學管理
通過小組對班級進行網格化管理,不僅有序且可控。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可精細管理學生,各小組在課堂活動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有益于教學相長
小組的建立給英語課堂帶來無限的生機和良好的互動,為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思維創造提供了空間和時間,亦為教師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有益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
通過小組積分周周清、小組擂臺PK賽以及小組獎懲激勵等有力舉措,可提升學生對語言知識鞏固及運用的能力。同時,小組的每一位成員為了實現同一目標而努力完成學習任務,這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發展。
三、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案例
(一)在聽說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夯實語言知識
案例一: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Section A 2a-2c 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2a是人與社會主題之下體育運動的話題,以球類項目和運動鍛煉為載體,表達運動與健康生活、快樂學習的理念。在聽說教學中,以生為本,以小組為單位,調動學生已儲備的球類單詞和短語。
Before Listening: 以組為單位,通過小組單詞PK掌握球類單詞、短語。
球類單詞:tenis ball, ping-pang bat, soccer ball...
短語:have/has...;play football/basketball... ;like playing but don't have...
While listening: 以組為單位,完成聽力任務,感知句型和話題語境。
After listening: 以4人為一組進行展示。調查小組成員球類運動參與情況,討論后各小組呈現調查結果,評出最強運動組、潛力運動組。各小組以每一個成員接力回答同時復述前面一個成員的喜好的球類項目為展現形式,最后一名組員進行匯總。
Example:
I have a ping-pang ball and don't have a ping-pang bat.
A has a volleyball ball and A doesn't have a basketball.
B has a soccer ball and also has a ping-pang bat.
C has a ping-pang ball and a ping-pang bat too.
So in our group, we have two ping-pang balls and two ping-pang bats, we also have a soccer ball and a volleyball. But we don't have any basketballs.
基于英語聽說任務問題情境的小組活動,讓學生獲取了有關球類運動的短語、句型表達,同時調動了組內成員與小組間交流表達的意愿,讓運動與健康的理念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
(二)在寫作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提升學習能力
案例二: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 Unit 4“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
Section B 3a-3c Writing and Speaking 部分,3a是一段對家鄉環境和地理位置的描寫,表達出對家鄉的情感。基于真實的情境,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家鄉或某一熟悉的城市圍繞what、why等問題,展開口頭作文和書面作文,既加強組內合作,又提升學習能力。
Before writing:先分析3a對The Greenwood Park的寫作框架、結構,再具體參考其寫作要素,如“What is the Greenwood Park like? What can people do? Why do you like it?”,之后針對三要素所涉及的單詞、短語、句子表達進行拓展。
While writing:設計能遷移學生思考的同類話題同時給予背景知識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去完成寫作任務。如同類話題作文“What is your best city?”,在小組討論中要求各大成員就該城市的food、culture、the famous building mark分工討論,然后整組上臺說出“What is our best city? And Why is it our best city?”。
After writing: 小組經過輸入和口語輸出,把文章寫出來,進行組內自評和組組間的評比,針對語言、表達、語法和書寫方面,師生共同評比出優勝小組。
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小組針對統一又分工明確的寫作目標,對寫作框架和語言進行輸入,通過口語表達回歸到小組寫作的輸出,讓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有條理有論據地表達觀點,通過參與語言實踐和自評、互評小組間的書面表達,提升語言學習效果和團隊合作默契度。
(三)在口語教學中的運用——滿足創新思維的需求
案例三: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 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B 2a-2c? Speaking And Acting部分中,2b是Hansel and Gretel 故事節選,故事起因于繼母Wife and Husband 的陰謀,向我們展示Hansel 和Gretel 依靠勇敢和智慧如何脫離危險。其寓意為善良的人最終會獲得幸福與平安。基于Hansel and Gretel 的寓言體裁,筆者挑選了一些同類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各小組挑選本組最熱衷的故事,進行個性化的表演。在這樣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小組成員大膽嘗試,靈活把握對話,進行創新性和個性化表演。
Before speaking and acting: 首先,提供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供小組選擇,如《西游記三打白骨精》《皇帝的新裝》《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糖果屋歷險記》等。其次,各小組參考故事英語文本對人物角色進行討論與排練。最后,要求小組精誠合作,大膽創新,富有本組特色地進行演繹。
While speaking and acting:在表演過程中,鼓勵每個組運用豐富的語言演繹出娛樂效果和特色。各組表演后,師生共同為各組打分。在學生表演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視頻的錄制和保存。
After speaking and acting:及時點評和給予鼓勵,盡可能激發學生的表演熱情,在合作中發展并凸顯自己的個性。
針對小組成員對寓言故事的綜合性口語演繹,教師可以利用手機錄制和愛剪輯軟件加工剪輯,對學生精彩的口語活動以圖片或視頻形式保存和共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充分體驗到基于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化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同時,在團隊中充分地滿足了對寓言故事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訴求,滿足了各自的觀點表達欲。這種語言實踐活動,既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意識,又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和多樣化語言學習需求。
(四)在閱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案例四: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冊Unit 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
Section B 2a-2d 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中,2b的文章選自英國短篇小說家Charles Dickens 寫的一個兼具諷刺與魔幻性地奇異故事。通過描述吝嗇鬼Scrooge與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三個幽靈奇遇后的心理變化,表達了作者對善與溫暖的永恒追求,同時也全面呈現了當時英國社會底層的生活現狀與復雜的社會現實。
Before Reading:閱讀前,拋出有關Christmas節日信息的思維導圖,以小組為問答單位,并進行與語篇有關的單詞、短語眼力大比拼小組競賽游戲。通過Christmas引入主題,引導學生預判“A Christmas Carol ”的故事大意以及主要人物角色。
While Reading:基于分別剪輯的關于三個幽靈與Scrooge在圣誕前夜奇遇的視頻開展視聽多模態立體學習,讓小組在每個視頻片段播放后及時開展故事情節概括,將所學的詞塊、短語在視聽閱讀多層次輸入下表達出來。
After Reading and Thinking:通過視聽與閱讀復述形式的學習,學生對Scrooge的形象與心理變化有了深刻的體驗與把握,因此再提出相關的值得探究與思考的開放性問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并由小組長進行匯總報告。
Q1:Why does the writer make Scrooge dead on the day when people are celebrating Christmas happily?
Q2:In China, if a person dies on the New Year's Day, what will you think of him?
Q3:Why does Scrooge change to be a real man?
Q4:What is a real man?
在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踐行學思結合,將知識遷移到結合個人實際的思考交流中,小組成員思想的交流與價值觀念的碰撞,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這表明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英語課堂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結語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在初中英語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既體現了以生為本,豐富了課堂形式,同時構建了一個多元化的人際協作關系網,促使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化被動為主動,形成獨立自主、拼搏進取的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林太保.把好“三關”,提高中學英語課堂小組活動效率[J].教書育人,2016(26):74.
[2]李珍.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