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傳統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暗示法作為一種注重情感因素,強調暗示作用的教學方法,對于語言學習具有獨特的影響。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暗示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暗示法;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作者簡介:莊錦濤(1998—),女,哈爾濱師范大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和英語教學效果已經成為英語教學不斷追求的目標。經過多年的研究與革新,許多新型教學理念為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依然占據主流、教學手段機械單一、教學效率低、學生缺少學習熱情等方面。暗示法作為一種通過暗示對學生學習起到引導和輔助作用的教學方法,對于提升學生課堂體驗感和學習效果具有積極作用。
一、暗示法概述
20世紀70年代,保加利亞心理療法專家洛扎諾夫根據心理治療的原則提出了暗示法。洛扎諾夫將暗示法定義為:創(chuàng)造高度的學習動機,建立激發(fā)個人潛力的心理傾向,從學生是一個完整個體的角度出發(fā),在學習的交流過程中,力求把各種無意識暗示因素組織起來。在暗示法被提出的初期,這一教學方法只被應用于提升學生的記憶力。經過有關研究者的不斷探索,暗示法逐漸被應用于多種類型的學科教學和課堂活動中。暗示法主要通過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將學生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活動統一起來,充分發(fā)揮暗示的積極作用,實現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暗示法在課堂中的應用有六種技巧,即樹立權威、稚化、雙重交流、語調變換、節(jié)奏以及假消極。在英語教學中,暗示法可以使學生通過無意識或潛意識的學習活動實現學習目標,在愉悅、輕松的心態(tài)下學習知識。在暗示法的幫助下,教師不再是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通過對學生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暗示,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在英語教學中使用暗示法能夠有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減輕學生心理負擔,消除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倦怠和抵觸心理,對于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重大意義。
二、暗示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愉快而不緊張的原則
根據人本主義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觀點,應用暗示法應當遵循愉快而不緊張的原則。這一教學原則的實現需要使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環(huán)境中保持愉悅、舒適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有助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實現高效學習。長期保持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讓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進而提升其英語水平。反之,過于嚴肅、緊張的課堂氣氛會給學生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使學生陷入恐懼、自卑的情緒,甚至排斥英語學習。
(二)有意識與無意識相統一的原則
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的有意識學習,即強調教師的集中講授和學生的機械記憶。暗示法主張將學生無意識的思維活動調動起來,以無意識活動促進有意識活動,實現無意識活動和有意識活動的有機結合。這一原則的應用在英語教學中尤其重要,英語課堂中無意識活動的應用可以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更好地接受目標語言的輸入與處理,進而提升各項語言技能。
(三)暗示手段相互作用的原則
暗示法不僅強調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心理暗示,還注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暗示活動。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通過合理的、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暗示手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樹立自身權威,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另一方面,教師還應當與學生相互信任、和諧相處,建立健康的師生關系,鼓勵和愛護學生的自信心,合理對學生進行表揚和激勵,使學生擁有積極接受暗示的心理狀態(tài),繼而獲得有力的學習動機。
三、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及問題
首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提出了學生在高中學習每一階段應達到的詞匯積累量,對學生在高中階段對詞匯的理解水平和運用能力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1]。這就要求高中階段的詞匯學習不能僅依靠學生的死記硬背和單一的聽寫練習,教師應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學生理解詞匯、應用詞匯的能力上,以此促進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詞匯是外語學習的基礎。高考所考查的聽力、閱讀、寫作等題型,歸根到底都與學生詞匯的掌握數量和運用能力息息相關。詞匯掌握水平直接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和運用能力,學生詞匯掌握能力不足會嚴重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如果沒有扎實的詞匯基礎,那么學生想要在考試中獲得高分是非常困難的。
最后,伴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個體與世界的連接更加密切。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擁有充足的詞匯量和詞匯知識不僅能夠更好地表達自我,還能拓寬眼界,進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實現自我發(fā)展。
然而,在目前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不重視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學生詞匯學習熱情較低、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缺乏多樣性的教學方法、詞匯學習考查方式機械單一等[2]。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高中英語課堂詞匯教學的效率。這樣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不僅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長期發(fā)展也將產生負面影響。
四、暗示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提供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人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學生在教室內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接受著教師課堂指導的影響,還會接受來自周圍學習環(huán)境的潛在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暗示法的積極作用,教師要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在教室的布置上,應盡量做到簡潔明亮,為學生提供舒適、放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保持愉悅的心情,進而提升學習效率。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適當改變傳統的桌椅擺放方式,嘗試分組座位、環(huán)形座位等方式。這樣的座位排列方式消除了傳統教室中桌椅排列方式給學生帶來的壓迫感,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緊張情緒,使其保持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與此同時,新型的座位排列方式為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使學生在交際中更加順暢地接受知識的輸入,提高自身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設置單詞墻,讓學生將需要學習的詞匯以拼寫配合圖形的方式呈現在一塊區(qū)域內。這樣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隨時看到墻上的信息,通過有意或無意的注意習得新詞匯。單詞墻的設置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在生活中學習語言的暗示,而且圖形的輔助對于學生理解詞匯含義也具有重要作用,相比于傳統的背誦默寫的單詞學習方式,這一手段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和理解新詞匯。
(二)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高中生的學習生活整體比較緊張、枯燥,學生學業(yè)任務重,心理壓力較大。過大的心理壓力不僅會降低學生參與課堂的活躍度,長此以往還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暗示法的應用應遵循愉悅而不緊張的原則,即通過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放松心情,自覺融入到課堂環(huán)境中。在暗示法的指導下,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聯系教學內容主題,借助一些學生關心的日常話題,如電影、書籍、新聞時事等,使學生融入課堂,在進行知識拓展的同時,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升學生的課堂專注程度和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在問題的選取上應盡量做到生活化且具有趣味性,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興趣愛好。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也應減少強硬規(guī)定,如不必起身站立回答、提問對象不一定精準到個人、對于錯誤的回答不必當場直接指出等。這樣的提問方式能夠使學生減輕對于回答問題的逃避心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互動熱情。同時,教師也應當做到和藹可親,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舒適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知識接受能力。
(三)重視無意識學習的作用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更注重學生的有意注意,習慣采用強調、重復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特定英語詞匯的印象,卻忽視了無意識學習的作用。除教師在課堂中所強調的教學內容外,教師的動作、教具、教室環(huán)境以及教師與學生的溝通等都可能會給學生留下印象。因此,教師要善于從細節(jié)處著手,在課堂教學中,除傳統的講解和互動方式外,教師可以利用肢體語言表達詞匯的含義,還可以通過采用教具、布置教室環(huán)境的方式,為詞匯的呈現提供條件,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實現詞匯輸入,提升學習效果。如在外研社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4 Stage and Screen一課中,教師可以在教室內張貼經典歌劇的海報,并將其中的經典臺詞附在海報下方。學生在欣賞海報和閱讀臺詞的同時,會無意識地對新詞匯留下印象。授課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姿態(tài)、課堂用語、課堂環(huán)境等細節(jié),讓學生在內容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實現無意識學習。
(四)綜合運用多種暗示技巧
暗示法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需要將多種技巧聯系起來。對于詞匯教學來說,教師可以在授課時選取一些具有學習價值的英語歌曲。一方面,音樂可以使學生處于暗示法中的假消極狀態(tài),在放松精神的同時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另一方面,學生會在無意中對歌詞中的生詞留下印象,將無意識學習和有意識學習統一起來。另外,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中放松自我,幫助學生消除對課堂學習的緊張和恐懼,從而進入稚化的狀態(tài)。學生的稚化能夠使學生獲得像兒童一樣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從而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入稚化狀態(tài),也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運用權威的作用。暗示法中權威手段的應用不代表教師要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而代表著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以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感染力吸引學生,以實現形成權威的目的。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教師在教授新詞或詞形變化規(guī)則時可以選用一些具有節(jié)奏感的童謠、口訣等,使學生在誦讀中產生韻律感,這種韻律感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記憶力。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語調變化,長時間使用相同的語調和節(jié)奏很可能使學生感到疲倦,導致學生注意力渙散。同一課堂用語的不同語調可以表達出不同的信息和感情色彩,所以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需要,調整自身教學語調。
(五)采用合理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起到反饋作用。其反饋結果不僅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接受狀況,從而調整教學計劃和課堂節(jié)奏,還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效,反思學習效果。在傳統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采取的評價方式往往是單詞聽寫、課堂小測等。這些方法雖然能快速、直觀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考查方式過于單一,不能全面地考查學生對詞匯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而且英語基礎較差的同學在長期獲得較低分數的情況下,容易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逐漸喪失學習熱情。積極的暗示可以幫助被暗示者建立自信心、提升創(chuàng)造力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盡量做到正面評價,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勢和進步之處,為學生提供正面的暗示,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對于學生的差異性,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對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多給予鼓勵,幫助他們樹立“我可以學好英語”的意識,用語言暗示激勵他們不斷努力。在評價的方式上也要采用多樣化的手段,如在傳統的課堂測驗的基礎上,增加小組競賽、單詞接龍等多種考查方式。在課堂活動中進行測試能避免學生產生對考試的緊張情緒,使學生在放松的心態(tài)下積極接受對學習成果的考查,更好地發(fā)揮自身能力,提升學習熱情。
結語
學生詞匯掌握水平的提高對于其提升語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詞匯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暗示法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人本主義思想,且具有高度的靈活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實施方式。在詞匯教學中有效地應用暗示法,能夠改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秦曉東.談高中英語詞匯學習現狀與教學啟示[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