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學生學習需求的增加,高中政治課本里的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了豐富學生的政治學習,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了時事政治的內容。為了增強時事政治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教師應通過多種方法,如創新教學,開展課堂討論活動,提高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等。
關鍵詞:時事政治;高中政治;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朱龍洋(1976—),男,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第二中學。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局限于教材內容,應將時下關注度較高的時事新聞作為課堂教學的素材,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了解時事動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文章基于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價值,提出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時事政治的有效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科學地引入時事政治內容
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時,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政治教材中理論知識較多,內容抽象,教師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容易導致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枯燥,使學生出現抵觸心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注重學生對教材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忽略了高中政治教材的科目特征,沒有將人文關懷充分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高,教學氛圍較為壓抑,缺乏趣味性。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久而久之,學生就容易對高中政治教學產生負面的情緒,在教學中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熱情下降等現象,對整個教學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必須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科學地將時事政治的內容引入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為學生營造有趣的學習氛圍,以此促進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的提升。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引入時事政治開展趣味教學。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理解人人都應該是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增強學生對優秀民族文化、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認同感。比如,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教師可據此提出相關的問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表現在什么地方?在提出問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能夠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族精神的主要特點,以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
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時事政治,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201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彩車游行的視頻,使學生感受濃郁的國慶氛圍,而后提出相關的問題,如在觀看國慶彩車游行的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這些彩車的設計有什么寓意?教師應鼓勵學生結合時事展開思考。通過情境創設,在影像、圖片等教學工具的輔助下,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時事的具體內容;通過問題設置,學生的思維能夠被有效激發,將教材上的理論知識與時事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開展時事政治討論活動
新時代的青少年應了解政治生活,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時事政治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對社會上的一些問題和現象進行探討。為了促進討論活動有效開展,教師應先確定討論的主題,而后引導學生在課前搜集相關的資料,在課上劃分小組,讓各小組就自己搜集到內容展開討論與分析。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還能夠讓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分析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提出解決方案,從而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此外,教師可以組織辯論賽、演講比賽等,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就“當前中國年輕人的消費現狀”為討論主題,就實際生活中的就業、消費等話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進而使學生明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水平、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進而明白發展與變化的內涵。在學生交流討論、理解和掌握課文的知識后,教師要繼續利用學生課堂討論的內容,引導學生展開思考,使學生明白,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從而做到對生活充滿信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成長,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做好個人的職業規劃。
高中教師只有在政治課堂中重視將政治理論內容與時事內容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合理地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融入時事熱點
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對學生的生活具有指導作用。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將時事政治引入課堂,能夠促使學生對政治產生較全面的認知,培養其分析時事政治、提出自身看法的能力,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培養其政治核心素養。為了保證課堂教學與時事政治得到有效結合,教師應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即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政治學科的特點,對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科學設計,將時政熱點穿插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知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效銜接各個教學環節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一節高效的課堂離不開科學的教學目標、適宜的教學方式、優質的教學設計、有效的課堂總結以及健全的評價體系等,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在各個環節中合理融入時事熱點,保證教學的有效性。以人教版高中政治“正確對待金錢”這一課為例,在學生已經學過貨幣的本質和職能的相關知識、熟悉各種各樣的消費方式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引導其在實際生活中理智消費。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利用時事熱點引發學生思考,如展示“青少年小額網貸逾期”等社會熱點新聞,告知學生不正規網絡貸款衍生的多種問題,讓學生思考應該如何對待金錢。在正式的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其在討論后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點評學生的觀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四、增強學生關注時事的意識
社會上的很多熱點問題對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人民生活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學生只有多關注時事,才能清楚地了解國家、社會的發展。據筆者觀察,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方式陳舊,只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整理好,讓學生機械記憶,導致學生難以理解理論知識,也難以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時事熱點背后的社會意義。當前,網絡的發展為學生獲知時事熱點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條件,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大新聞平臺隨時關注時事熱點,時刻關注身邊的大事,增強學生關注熱點的意識,鼓勵其在課堂上結合所學的內容分析時事熱點。
以“影響價格的因素”這一課的教學為例,由于本章的知識較為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較大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應用社會熱點事件,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分析,使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理解影響價格的因素是什么,明白價格為什么會發生變動,并且讓學生根據題目實例進行分析判斷,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從而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過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分析相關的社會熱點事件,增強學生關注時事的意識,如教師可選取與學生生活相近社會事件——“豬肉漲價”,引導學生以價格變化的原因這一知識點展開思考。“豬肉漲價”這一社會新聞是學生身邊真實發生的事件,與學生的生活關聯性較強,以這一問題作為課堂學習的內容,能讓學生意識到時事熱點就在自己的身邊,并且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從而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習慣,并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分析這些問題發生的原因。
五、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與教學活動的融合,課堂教學質量相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一般用板書將知識展示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浪費了一部分課堂時間,也難以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使學生難以深入地理解知識,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教學效率。隨著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教師節約原本用于板書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時事熱點引入課堂,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示時事熱點,讓學生更直觀、清晰地了解社會熱點問題,從而更好地對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加深理解,以更好地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以人教版“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一課的教學為例,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公民參與政治的形式,理解公民參與政治的意義,樹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形象地感受到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方式,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與小組探究式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人民來訪接待室”“政法民生熱線”等民意渠道,向學生介紹當前人們參與政治生活的方式,也可以就近段時間的社會新聞,選取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報紙新聞等,向學生介紹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內容,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渠道。
在學生基本掌握教材的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繼續用多媒體展示時事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分析公民政治參與的形式和意義,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保證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教師應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進行引導和監督,在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注重對學生的探究方向加以引導,針對學生提出的錯誤觀點進行及時糾正,以此增強探究的實效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闡述小組討論的結果,并評價學生的探究結果,以積極鼓勵的方式為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六、把握好時事熱點的引入時間
高中生學習時間非常緊張,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把握時事政治的教學時間,要意識到將時事政治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固然重要,但不是所有的政治知識都要結合時事內容來講解。教師既要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也需要保證課堂效率,因此,要在課堂中合理安排分析時事內容的時間。例如,學生在剛開始上課時,往往注意力還不夠集中,沒能很好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此時,教師若直接進行知識的講解,會使學生難以掌握知識;教師若是以時事熱點作為切入點,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其進入較好的學習狀態。
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地融入時事政治內容,教師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討論、深入思考。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結合時事熱點展開討論,能夠增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快速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對時事政治的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黃若麗.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策略[J].讀寫算,2020(32):68-69.
張整社.淺談時事新聞視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J].記者觀察,2019(27):125.
韋卓敏.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青春歲月,2019(9):191.
楊昭.淺談時事新聞視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8(27):48-49.
馮振紅.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對策[J].祖國,2018(10):226.
岑丹丹.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辭賦,2018(4):23.
李琦平.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分析[J].報刊薈萃,2017(1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