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瀟雅
摘要:航空物流作為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為研究對象,分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存在的缺乏韌性、與跨境電商協同度不高、服務保障體系有待提升以及信息化建設不足四個方面的問題,并結合發展現狀提出站穩新格局、拓展新階段、重視供給側和引領新科技的重要發展路徑。
關鍵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提升路徑
一、引言
面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及后疫情時代復雜的經濟形勢,安全暢通的現代流通體系是保障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鄭州航空港以機場為依托,憑借先進的交通優勢以及完善的交通網絡布局,在航空物流大通道建設中取得明顯成效,面臨新的經濟形勢和發展格局,如何統籌和完善內需體系,保證商品的安全性和暢通性成為新的研究重點。本文將以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發展新要求為出發點,研究新發展格局下面臨的發展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新要求
(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提升航空物流發展意義重大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作為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對現代流通體系的安全性和暢通性提出新要求。安全暢通的現代流通體系不僅是保障生產和消費的重要通道,更是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雙循環”的關鍵動能。鄭州航空港作為中原腹地交通樞紐,在“雙循環”和疫情的雙重背景下,憑借航空物流在保障貨品安全性及樞紐經濟的暢通性中發揮獨特優勢及關鍵作用。目前,鄭州航空港已建立以臨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機場貨運規模逐年增長,連續兩年居全國第6位,航空物流發展獲得國家與政府的充分重視,不斷注重國際化、平臺化、信息化建設,著力推進高效暢通,其發展的強動力為推進國內大循環,暢通國際循環建立支持。“十四五”時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如何立足當前發展背景,提升航空物流發展水平,補齊短板,更好地服務雙循環具有亟待性和重要意義。
(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暢通航空物流大通道成為重要發力點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國內外的高效聯通以及區域的協調發展提出更高要求,貨物流通連接生產及消費,暢通航空物流大通道將進一步提升區域經濟運行效率,提高經濟活力。因此,“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極力打造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物流大通道,實現貨流暢通內外成為重點。鄭州航空港在航空物流大通道建設中,堅持以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為引領,積極融入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建設,實現更高水平互聯互通。同時,政府出臺各項政策支持跨境電商發展,鄭州機場持續優化通關環境,提升航空物流網絡建設,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各項保障,使得鄭州航空港“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實現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大通道建設優勢不斷增強。鄭州航空港“空中絲綢之路”的構建是暢通航空物流大通道的重要舉措,也是對實現“雙循環”的大膽嘗試,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大通道建設將逐步發揮重要作用。
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應急體系缺乏保障,航空物流缺乏韌性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嚴重,給航空物流發展造成各方面影響。面對疫情大考,航空物流不確定性突出,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同樣面臨后疫情時代產生的客運量增速放緩、國際航班停運、服務效率降低、市場環境多變等多方面問題,進一步造成航空運力減少,貨物的協調性和暢通性不及時,最終導致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貨運保障能力、突發事件的響應能力欠缺,在航線網絡布局中系統力不足,動態協調性不強,整體發展韌性有待進一步增強,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提出的安全暢通性發展要求相矛盾,航空物流在后疫情時代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建立應急體系、提升面臨突發情況的韌性成為創新發展的重點。
(二)跨境電商發展迅速,航空物流協同度不高
河南省跨境電商發展迅猛,進出口交易額逐年增長,2021年進出口交易額突破兩千億元,在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出臺各項政策為河南省跨境電商發展提供強大支持。跨境電商迅猛增長的數據背后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高效暢通的物流體系保障。鄭州航空港以鄭州機場為依托,發揮航空運輸綜合帶動作用為地區跨境電商發展提供重要支撐,目前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已開通貨運航線146條、通航城市達78個,機場航空貨運突破60萬噸,增速排名全國大型機場第一,航空物流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作用日益突出,良好的物流體系對跨境電商發展發揮重要保障作用。但目前河南省跨境電商與航空物流仍處于相互競合的狀態之中,二者能夠共同完成商品交易的整個流程,但卻在時間、成本等方面存在失衡,跨境電商與航空物流發展的協同性不斷提高,但整體協同度不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跨境電商與航空物流的協同發展尤為重要,如何增強航空物流與跨境電商的協同合作,解決當下的協同度問題,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亟待且重要。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服務保障體系有待提升
以國內為主的內循環,注重擴大內需,提高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具有共同的發展方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穿于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的主線,通過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地匹配需求側發展,進而更好地暢通國民經濟,實現均衡。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以來,鄭州航空港充分利用自身的發展特點及政策優勢,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已取得明顯優勢及進展。但結合鄭州航空港行業建設及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國際航線數、國際航空公司數量依然不足,缺少與國際企業間的協作與接軌,航空物流統一化平臺建設及航空物流供應鏈基礎保障體系有待提升。在多式聯運建設中,與其他運輸方式間的高效連接還未實現,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存在缺口,造成供給側要素供給有待提升。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在供給側改革的推進過程中,呈現出服務保障體系動力不足,高效內需體系有待完善的局面,新發展格局下的航空物流,需要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實施,更好更快地增強鄭州航空港核心競爭力。
(四)數字化轉型升級,航空物流信息化建設不足
進入新發展階段,“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航空物流業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同時在信息化、智能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航空物流業應加速轉型,引進先進技術,打造創新型智慧物流體系。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推動下,平臺化和生態化成為發展的關鍵,結合目前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的信息化建設現狀,依然存在數字化發展理念認識不足、數字技術引用范圍有限以及進程緩慢的總體狀態。其中研發技術環境和應用標準的差異而導致不兼容,分散的物流信息無法高效實現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程度有待提升。在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供應鏈平臺的建設中,航空物流供應鏈平臺應保證貨物的暢通及高效的信息交換。但由于在業務流程上貨物的收集和分銷往往由代理完成,機場與航空公司完成貨物運輸的其他環節,整個供應鏈業務分離,不同主體間溝通協作有待提升,突出表現在基礎設施、靈活性和數字化建設不足,整個鏈條服務水平低,難以實現“連接、協同、共生”效應,航空物流供應鏈的服務功能亟待改善,先進的信息化建設體系至關重要。
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路徑
(一)站穩新格局,提高航空物流韌性
“雙循環”布局新發展經濟,為航空物流開辟新市場,快速提升航空物流韌性發展對抵御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至關重要。航空物流韌性發展需要建立多維度、多方向動力支持,面對國內外經濟政治環境,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應積極增強戰略意識和風險意識,合理布局航線發展,提升國內外航線間的相互支撐能力,確保航線網絡的系統平衡力和保障能力。同時應建立應急體制,加強與政府間的合作,與各相關行業建立應急合作機制,統籌各方力量,加強演練,建立應急預案,提升整個航空物流的響應能力。在基礎保障能力方面,應響應“客改貨”相關政策的號召,設定完備方案,保障全貨機發展,緩解后疫情時代客流不足的貨運集中問題,提升航空貨運的保障能力。在多式聯運建設中,應加強航空物流與其他運輸方式的協同,實現多方合作協同機制,整合資源,提高航空物流的應急復原力,實現雙循環背景下航空物流韌性發展。
(二)拓展新階段,協同航空物流+跨境電商供應鏈
河南省跨境電商跨境交易水平及各項指標始終處于全國前列,并探索形成“鄭州模式”,“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針對目前航空物流與跨境電商協同不足問題,應把握“鄭州模式”的發展特點,多角度推進二者協同。首先,應完善相關的制度保障,優化政策環境,實現軟硬設施的全面保障,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加快航空物流的運行速度。其次,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應進一步加強與機場周邊跨境企業的深度合作,借助“鄭州模式”的創新舉措,吸引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優化營商環境,通過便利的合作溝通、現代化的信息化平臺實現對跨境客戶的高效服務。再次,應建立完善的航空物流網絡系統,通過配套設施建設,建立航空物流高效反應的供應鏈機制,加快對跨境電商的響應能力。最后,單方面的專業人才已無法滿足跨境電商與航空物流業務的協同,應注重跨境電商及航空物流高端復合型人才的引進,通過建立“智囊團”、建立內外部培訓機制等措施,實現復合型創新人才供給,全方位協同航空物流+跨境電商供應鏈發展。
(三)重視供給側,完善要素供給建設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穿于“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的主線,為新發展格局奠定基礎。雙循環背景下,鄭州航空港應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暢通國民經濟。首先,應在從源頭上加強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的創新機制,以創新為引領,建立技術創新體系,加強航空物流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投資,改變傳統的發展理念,優化現有的人才結構體系,從根本上提升航空物流發展的驅動力。其次,應完善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要素供給,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例如提高配套化設備的質量,引進現代化倉儲設備及技術,實現現有設備與技術的高端化、智能化。再次,應保障航空運輸與多種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連接,特別是在多式聯運的發展中,推進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實現信息的實時對接及運力協調,打造綜合運輸體系,實現高效率發展。最后,應當增強鄭州航空港三大產業協同發展,加強航空物流相關產業集聚,實現產業鏈整體水平提高,加強產業間的相互支撐,實現航空物流高質量協同發展。
(四)引領新科技,推進數字化技術創新
數字化、智能化是現代流通體系高效發展的關鍵,針對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所面臨的信息技術參差不齊,數字化技術落后的問題,應加快智能化賦能以及數字化轉型。第一,應樹立數字化發展理念,深入探討數字化轉型與航空物流的融合模式,加快信息技術、管理模式、人員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協同推進,拓展航空物流發展新模式,培育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新動能。應注重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深入挖掘航空物流供應鏈中用戶價值,創新服務內涵,精準服務客戶,打破信息傳遞障礙。其次,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浪潮下,平臺化、協同化、共生化成為關鍵,鄭州航空港應立足鄭州機場的核心優勢,積極支持開展數字平臺建設,進一步實現航空物流供應鏈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實現供應鏈一體化平臺的高效發展。同時,進一步加快物流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及智能化改造,提升無人機、無人倉等智能裝備的應用,提升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建立更高效智能化的航空物流服務體系。最后,應注重數字科技的研發投入以及高端人才引進,提升自身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強金融科技的投入,特別加快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現數字金融,提升跨境支付及結算的效率,促進航空物流國際化發展。
五、結語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疫情常態化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承載了新的戰略價值,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新的發展格局下,突破區域同質化競爭現狀、強化核心優勢、找準發展方向、制定與自身特征相適應的發展策略,是其實現航空貨運業務高質量發展的重難點所在。本文以構建發展著力點為基礎,識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的新方向,提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策略建議。
參考文獻:
[1]楊煥霞.鄭州航空港物流業與腹地經濟協同發展關系研究——基于系統動力學[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12):28-31.
[2]杜芙蓉,呂津.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業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20(10):64-65.
[3]李雪菲.河南省跨境電商與物流協同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20(27):157-158.
[4]孔祥利,諶玲.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管理在新發展格局中的統合邏輯與施策重點[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0(03):5-14.
[5]陳文靜.鄭州航空港物流業發展現狀及路徑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21(10):93-96.
[6]張艷.新發展格局下跨境電商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機制與路徑優化[J].商業經濟研究,2021(22):84-88.
[7]舒暢.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跨境電商與跨境物流協同發展研究[J].黨政研究,2021(02):121-128.
[8]柳建民,姚靈慧.數字經濟時代航空物流核心競爭力初探[J].民航管理,2021(11):48-51.
*基金項目:鄭州商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雙循環’背景下鄭州航空港航空物流發展提升路徑研究”。
(作者單位:鄭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