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燕飛 祁麗萍
摘 要:量感培養在當前教學環境下具有重要的意義。利用跨學科教學模式,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將數學概念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數學概念,建立量感,提升觀察、測量和比較能力,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為此,文章對跨學科的小學數學量感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跨學科;小學數學;量感培養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跨學科學習”專項課題“基于量感培養的小學數學跨學科主題學習實施研究”(課題編號:2022KXK4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邢燕飛(1989—),女,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齊悅實驗小學。
祁麗萍(1973—),女,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齊悅實驗小學。
量感是指對物體尺寸、形狀、重量和位置的直觀感知,對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解決實際問題至關重要。然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量感作用有限。跨學科教學能夠使學生通過觀察、實踐和探索,獲得對數學概念的直觀認知,建立量感,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及其他學科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運用跨學科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將量感教學與語文學科相整合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融入語文學科的相關內容,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幫助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量關系。比如,通過閱讀、寫作等方式,學生可以用語文的方式表達和解釋數學概念,從而加深對數量的理解。這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量感,同時也可以促進他們語文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數字與文字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將數字和文字相結合,讓學生在理解數字含義的基礎上加以應用。比如,在解答問題時使用適當的文字來描述數量關系,幫助學生掌握數量的表達和比較方法。以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甜甜的夢——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借助實物讓學生通過觀察的方式,理解不同單位長度的具體大小。在學生對各單位長度有大致了解后,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總結歸納其概念,加深學生對長度的認知,從而有效幫助學生發展量感[1]。
(二)閱讀理解
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一些閱讀理解題目來培養學生的量感,如比較、排序、數量推斷等問題。學生需要運用閱讀理解的方式來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培養邏輯推理和數量感知能力[2]。仍以《甜甜的夢——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準備一段描述長度的文字,讓學生自主閱讀,如:毫米是我們常用的長度單位之一。比如針頭的直徑約為0.5毫米,一張A4紙的厚度大約為0.1毫米,一根頭發的直徑約為0.05毫米。再展示一道閱讀理解題,讓學生根據文字推斷對應物體的長度,或者以填空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為相關物品填上對應的單位,以此培養學生的量感。
(三)數學寫作和討論
教師在結合語文學科的內容培養學生量感過程中,還可以運用寫作和討論的方法。在數學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在重視學生自主性與思維發散性的基礎上,提出與量感有關的具體寫作要求,讓學生圍繞長度、質量等主題寫數學日記、數學作文等。通過用文字來描述和解釋數學中的數量關系和比較方法,培養學生用語文的方式來表達數學概念和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寫一篇數學日記,表達自己對于克、千克等質量單位的理解,記錄現實生活中的物品的質量單位。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各種物體的質量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用精練的語言描述知識、用恰當的詞匯解釋質量單位概念,這樣的合作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表達和理解數學中的質量關系。
(四)數學故事和情景再現
教師可以結合語文的敘事手法,設計一些數學故事或情景,讓學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數量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故事有著較高的熱情,通過故事中的情節、對話和描述,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3]。再以《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為例,教師可設計如下趣味故事:從前有一個小村莊,村里的人都非常勤勞。每天早晨,他們都會到田里采摘水果和蔬菜。小明第一次去田里摘菜時,由于沒有經驗,摘了太多的菜,導致他拉不動裝菜的小車。這時,熱心的村民提出要幫助小明,他們將小明摘的蔬菜進行分配,成年人拿5千克,孩子拿500克,最終成功將蔬菜運回村莊。而后,教師要求學生組成小組演繹故事,由此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掌握知識,提高量感。
二、將量感教學與美術學科相整合
美術是一門獨特的學科,它不僅能夠喚起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還能夠幫助我們感受世界的美麗。結合藝術的多元化教育策略,能有效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理解、感知和表達藝術作品中的數量關系,學生能夠逐步提高對數量、長度等要素的敏感性,進而建立量感。
(一)觀察和研究
觀察在美術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量感的培養也需要通過“觀察”來實現。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和研究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如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與數量相關的圖片,引導其觀察圖片細節、線條的數量關系、色彩的分布等,并記錄自己的所想所感。而后,通過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你認為這幅畫能體現怎樣的數量關系?”“你能找出畫面中的主要數量元素嗎?”,鼓勵學生進一步分析圖片,鞏固之前的觀察所得,提升學習水平。
(二)實踐和練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借助繪畫創作活動來培養學生的量感。具體可以從簡單的素描和繪畫技巧入手,要求學生利用基本的線條來表達物體的長度,并逐步增加難度和復雜度。繪畫式量感教學十分受學生的歡迎,學生能夠運用畫筆,表現自己對于“量”的想法。在繪畫環節,教師可以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讓學生畫出1毫米的長度、1厘米的長度等,運用實踐的方式有效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4]。
三、將量感教學與科學學科相整合
科學與教育的融合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而量感教學作為一種強調實踐與觀察的內容,為數學學科與科學學科的整合提供了機會。將量感教學與科學學科相整合,可以促進學生對科學的理解和實踐,激發他們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探索實驗
量感教學強調實際操作和觀察,因此,教師可以在科學實驗中進行量感的培養,讓學生測量和比較不同物體的質量、長度等。比如,在學習《甜甜的夢——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長度不一的物品,之后讓學生運用直尺等工具進行測量,在實驗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量感,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
(二)數據處理和分析
科學實驗往往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學生需要學會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量感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實驗所得的數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合適的統計方法和圖表進行數據分析,進而提升學生的量感能力[5]。
四、將量感教學與體育學科相整合
體育是一門深受學生歡迎的學科,在體育課中,學生身心放松,充滿活力。而將量感教學與體育學科相整合,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實現量感的培養,并使他們在體育運動中得到全面發展和成長。比如通過對身體動作和運動細節的調整,來培養學生的量感。
(一)觀察運動細節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細致觀察運動細節,如動作的協調性、力量的控制、速度的變化等。以力量的控制為例,越重的物體對于人體的壓迫越大,動作的變化幅度也會增大。
比如,在學習《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舉重的相關視頻,讓學生觀察舉重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時的細節。具體可從兩方面進行觀察:一是觀察運動員的動作幅度,二是觀察不同質量杠鈴的體積變化。隨著杠鈴質量的變化,運動員的動作細節也會有所變化——在舉較輕的物體時運動員的動作一般比較輕松,整套舉重動作也會完成得較為順利;而在進行重物托舉時,學生可以觀察到部分運動員的身體會發顫,完成動作的速度也會變慢。由此,學生能夠大致了解不同質量的物體對人體的壓力不同。而后,學生再對杠鈴的體積進行觀察。不同質量的杠鈴最直觀的差別就是體積大小不同,其中一些杠鈴會通過不同的顏色分類。
又如,在學習《甜甜的夢——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一課時,教師也可將其與體育學科進行結合,培養學生的數量感知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分別展示短跑運動員與馬拉松運動員的比賽視頻,讓學生仔細觀看并分析視頻中包含什么數量變化內容。短跑賽事與馬拉松賽事最顯著的差異是賽道長度的不同。為了幫助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它們的差異,教師可為學生展示不同賽道的俯視圖,并提問:馬拉松賽道的長度大概相當于幾個短跑賽道的長度?以此引導學生思考二者的長度關系,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開展體育活動
在培養學生量感時,教師可利用各項趣味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如在學習《甜甜的夢——毫米、分米、千米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到操場跑步。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不同長度單位的知識內容,再讓學生根據要求邁步或跑步,在實踐中理解數學概念。如教師提出移動5分米的要求,學生就需要根據自己對于5分米長度的理解邁步。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開展一些比賽,比一比哪個同學所邁出的長度最符合要求。
結語
總的來說,基于量感培養的小學數學跨學科教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教師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數量關系,學習數學知識。這要求教師持續探索和實踐,發揮跨學科教學對小學生的量感培養的促進作用,培養出更具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金敏.小學數學教學中量感培養的策略探究[J].綏化學院學報,2023,43(5):137-138.
胡玉清.基于量感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3(15):29-31.
王順琴.例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量感”的培養[J].數理化學習,2023(12):59-61.
胡玉梅.小學數學數感與量感的教學分析[J].基礎教育論壇,2023(19):97-98.
蔡燕妮.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量感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23,9(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