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芳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文件指出,要注意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價值,有效將家庭教育與園所教育相融合,實現協同教育功效。尤其在素質教育改革的當下,幼兒階段的培養成為社會關注重點,除了要積極做好園所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優化以外,還要注意加強教育的連貫性著重引導和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價值。應主動發揮園所教育的專業優勢,勇擔二者融合教育的引導重任,為幼兒全面發展營造環境基礎與條件。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當下園所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融合路徑,希望培養更多優秀的祖國花朵。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親子游戲;交流渠道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1-0038-03
眾所周知,幼兒園與家庭是幼兒生長的兩大主要環境,也是教育的重要場所,承擔著90%的教育引導功效。在以往傳統的幼兒教育培養之中,由于錯誤的觀念引導,往往只有園所單方面落實教育培養活動,但在長久的實踐過程中發現家庭教育具有不可忽略的積極價值,唯有將家庭教育與園所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方能將幼兒的培養重任落到實處,形成良好的培養成效。因此,在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幼兒教育必須著重借助家庭教育與園所教育的相互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意義上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一)相互影響
在以往的教育活動中,園所教育往往承擔著大部分的教育重任,而家庭教育的占比較少,尤其一些留守兒童的家庭家長教育觀念更是十分薄弱,幾乎很難與園所達成協同教育局面,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但二者是培養幼兒的關鍵教育組成部分,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任意一方沒有發揮積極價值,都將影響幼兒的成長。尤其作為教育主導者的園所教育,往往會受到家庭教育質量的深刻影響,從而使得園所教育大打折扣。具體來說,幼兒對家長的信任感十足,并且家長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產生非常強烈的影響,而且和諧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氛圍,也將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產生不容忽略的積極影響。而家庭教育在與園所教育相互協同的過程中,如果家庭教育有所缺失,或者家庭教育觀念存在誤區,那么必然無法與園所積極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最終無法讓園所教育發揮最大化積極價值,影響園所教育的整體水平,也不利于幼兒的全面成長[1]。
(二)引導教育
家庭教育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著極為關鍵的教育重任,但就目前普遍家庭教育的開展情況來看,仍然存在較多誤區,使得教育方式方法出現問題,形成不良教育影響。而幼兒園所作為教育的主導者,應勇擔重任,積極發揮教師的專業力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逐步指導家長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提升家庭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而且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由于受到家長學歷水平及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很多時候家庭教育呈現封閉性的特點,家長的認知較為局限,而對兒童的教育引導也缺乏科學的知識和理論作為支撐。此時,幼兒園教育便可以發揮其方向性和導向性的積極價值,借助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讓家長打破以往封閉式教育的不良思想,逐步聽從幼兒園所教師的專業指導意見,科學規范引導幼兒的行為與意識,逐步達成家庭教育的最佳局面,讓家庭教育與園所教育真正相輔相成,共促共生。
(一)提高家園交流水平
在幼兒的教育與培養過程中,園所作為教育的主導一方,往往需要積極了解幼兒的各種學情特點,進而在教育培養過程中制定針對性的教育培養方案,以逐步幫助幼兒形成優秀的能力品質。這就要求園所要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主動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各種表現,并征詢家長對園所教育的積極意見。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園所教育水平將逐步優化,提升培養成效。而在以往傳統的幼兒園教育過程中,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仍然停留在表面層次上,并沒有抵達深層次的交流水平,這在無形中也制約了家校交流的整體效果,無法進一步為園所教育提供支撐,使得教育水平大打折扣。在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融合的進程中,無論是幼兒園所還是家庭方面,都將提高對家園交流的重視程度,能夠主動開展交流和探討活動,共同探索幼兒教育培養的最佳路徑,逐步彌補以往二者在教育上的銜接不足問題,使得家園交流能夠更為深入,最終達成理想的協同教育培養成效[2]。
(二)培養兒童基礎能力
在幼兒階段,其基礎能力還較為薄弱,尤其低齡幼兒更是不具備一些基礎生活能力,而幼兒園所在該階段的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智力教育的啟蒙,同時也要意識到基礎能力培養的重要價值。這也是當下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項任務,培養幼兒逐步掌握自我獨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綜合素養。而在以往幼兒園所的教育過程中,對兒童基礎能力的培養著重局限于日常教育活動之中,進而在家庭教育之中所能起到的引導成效少之又少,這樣會引起教育的斷層弊病,不利于提高教學成效,對孩子整體能力的養成也存在諸多制約。而在新時代背景下,著重將二者進行融合教育,將進一步有效發揮協同教育的積極價值,從幼兒每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著手,提升幼兒的基礎能力水平。與此同時,園所教師也可以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引導家長與教師形成一致的能力培養觀念和做法,逐步達成更高效的基礎能力培養目標。
(三)發揮家庭教育優勢
此外,與以往單一園所教育有所不同,園所教育在與家庭教育相互關聯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優勢將逐步凸顯,提高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具體說來,在二者相互協同的過程中,家長將逐步轉變觀念,意識到家庭教育對于兒童培養的重要價值,主觀能動性有所提升,提高整體教學融入度。另外,在二者融合之后,學校教育也將進一步發揮對家庭教育的引導功能,幫助家長優化家庭教育辦法和家庭教育形式,讓幼兒得以在良好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中獲得全面的提升。
同時,從以往家庭教育與園所教育的互動來看,家長對園所教育觀念的理解還極為有限,園所也并沒有真正將家庭教育融入幼兒的教育活動中,雙方都低估了家庭教育的整體價值。因此,在二者進行協同共育的過程中,園所可主動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并引導家長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可以突破以往教育的局限之處,將家庭教育價值彰顯出來。
(一)加強宣傳,轉變家園教育觀念
家園協同教育重要性十足,而在新時代背景下,想要積極發揮二者融合教育的功效,就應從轉變教育觀念著手。針對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家長教育水平有限的問題,一方面應從家庭內部及家長層面的認知進行分析,家長仍停留在以往幼兒教育的錯誤觀念上,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影響。另一方面,園所層面上也有不足之處,園所以往只關注自身教育而忽略了對家庭教育的引導,使得家長無法獲得有效的指引,家長一直處于錯誤的觀念之中,自然無法真正做到與園所教育相協同[3]。為此在新時代背景下,二者應相互結合教育,首先極為必要的就是加強宣傳工作,轉變家園教育的觀念和錯誤認知。
例如,在幼兒的教育培養進程中園所應主動承擔起二者協同教育的主導重旨,積極在各層次各渠道加強宣傳路徑,提升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度。如可借助幼兒園所的微信公眾平臺,定期發布家庭教育相關的專業知識及指導辦法,并將這些內容分享至家長群之中,鼓勵家長閱讀并深刻體悟。另外,園所還可以利用家長會家訪等契機,向家長傳達家庭教育的相關理論及辦法,久而久之必然會影響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知度并形成主動了解主動提升的意識。當然園所也可以借助校園內部硬性環境及軟性文化的打造,來宣傳家庭教育與園所教育結合的積極價值,潛移默化中引導家長。
(二)豐富活動,增加親子游戲設計
除此以外,在逐步完善二者融合教育的進程中,園所還應積極利用自身教育資源優勢,設計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逐步將家庭教育一方引入進來。為了進一步達成二者融合教育的理想目標,園所還可以借助內部活動契機,多增加一些親子游戲互動活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家長的距離,同時也有助于拓寬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路徑,豐富交流形式,久而久之自然將提升二者融合教育的整體水平[4]。
例如,園所在安排半年度校園活動計劃的過程中,應著重考慮與家庭教育的協同任務,利用多元活動契機,融入家庭教育部分,引導家長參與進來,從而實現二者融合教育的理想目標。如,園所每年都會舉辦運動會,此時就應引導家長一同參與進來,共同舉辦親子型運動會豐富運動項目,并且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力求讓家長可以有機地參與進來。除了設置運動活動以外,園所還可以進一步拓展運動會形式,如舉辦親子運動會子項目——親子運動知識競賽。這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在運動會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也為家長與園所之間的交流營造了更多契機,增加雙方的了解程度。除了親子運動會以外,園所還可以在重大節日的契機舉辦相關親子活動,如每年的植樹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等等,作為輔助家庭教育開展的基礎路徑。
(三)創新指導,促進家庭教育提升
園所在與家庭教育的協同開展過程中,考慮到家長學歷水平不一,對家庭教育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仍然參差不齊,為了全面提升二者融合教育的效果,園所勢必要發揮其指導功能,著重糾正家長錯誤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除了借助日常親子交流活動的契機以外,學校還應進一步創新指導路徑,有效豐富指導形式。具體說來,一方面園所應首先了解所有幼兒家長的學歷水平,知悉這些家長所能達到的家庭教育層面,隨后再進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家庭教育問題,將所有問題匯總,可為連鎖后續指導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提供參考依據。另一方面在了解幼兒家長相關信息的過程中,園所也可以有意識地著重記錄家長的專業技能,必要時還可以在園所教育過程中引入家庭教育資源的支撐,引導能力優秀的家長與幼兒教師一同開展教育培養活動,形成融合教育工作小組[5]。
例如,在園所優化家校協同教育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對家長教育的引導成效,園所可在內部開設專題講座活動,專門講解家庭教育的相關專業知識與理論內容,用于指導家長優化自身的家庭教育方法與技巧。此外,在專題講座結束之后,園所在征詢廣大家長的意見后,最終決定每周定期開展家庭教育交流探討大會,所有家長均可參與,并主動交流分享家庭教育的一些經驗,由園所內部專業教師以及專業家庭教育指導人員給出指導意見。在循序漸進的交流與指導下,家庭教育整體成效自然能逐步提升,幼兒也可獲得更為全面的教育。
(四)搭建平臺,暢通溝通交流渠道
在當下新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二者融合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契機。尤其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科技的支撐下,家園協同共育可以進一步獲取豐富的交流和探討路徑,不再單純依靠家長會、家訪等形式與家長共同探討家庭教育辦法,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形成豐富且完善的交流互動平臺,借助平臺矩陣,拉近家長與園所之間的距離,從而達成一致教育觀念,最終提升融合教育的功效。
例如,園所在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逐步搭建起線上溝通交流平臺矩陣。首先利用園所的官網開設家庭教育專欄,教師可主動發起與園所教育家庭教育相關的話題,引導廣大家長在專欄中進行討論。其次,園所還可以組建各個班級的微信家長群,定期在群組內部分享幼兒的學習情況,邀請專家針對典型幼兒教育問題進行解讀,提出解決辦法。此外,園所還成立了家長委員會,與家長溝通交流家庭教育與園所教育的關鍵性問題,征詢家長的意見,從而達成深層次的教育共識。
綜上所述,幼兒是祖國的花朵與未來,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園所教育都是決定幼兒未來發展的關鍵教育組成部分。為此,在素質教育改革的當下,二者應積極探尋結合教育的相關實踐路徑,主動創新和轉變教育觀念,完善結合教育的平臺與路徑,真正將家庭教育的價值彰顯出來,實現協同教育的最大化目標。
[1]朱彬.淺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J].當代家庭教育,2022,(14):25-27.
[2]陳楠.淺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J].當代家庭教育,2022,(05):17-19.
[3]高婧怡.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05):39-40.
[4]吳小芳.信息技術讓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結合[J].中國新通信,2021,23(09):215-216.
[5]張榮鳳.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效結合途徑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