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勇

摘 要:在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豐富,學生所獲取的體驗也愈加完善和豐富,在豐富的課堂體驗之下,對于學習內容的體會和感受也愈加深入,更利于學習知識的吸收與掌握,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教學模式也推動了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十分有利,循序漸進之下,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一定會得到巨大的成長和加強.本文正是對混合式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所產生的具體效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為此揭示其對于初中數學學科學習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詳細的強化策略.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在新課改的社會教育背景下,各種創新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其中混合式學習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這一教學模式不但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對于學生個性化的成長需求以及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都有著重要意義.
1?混合式學習的概念界定
汲取網絡線上教學和傳統線下教學的優勢從而形成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就是所謂的混合式學習,線上與線下的融合能夠更好地保證學生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斷地深化學習,進而滿足當下社會的人才需求.線上教學的加入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缺陷的彌補,傳統教學中,常將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混合式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強調,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有效地激發,同時,線上的學習也是對時空的一種有效突破,隨時隨地的學習成為了常態,教師也能夠進行更加全面的監督,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
2?混合式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2.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先進性和科學性是混合式學習較為顯著的優勢,在該模式下,教師主要發揮了組織和引導的作用,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顯著的強調和重視.混合式學習下,各種多媒體技術的引進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教學內容和形式的豐富,單調枯燥的理論文字知識可以通過更加生動的方式展現出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理論知識,甚至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此外,該模式下,實踐教學的比例顯著提高,在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更迅速準確地發現自身的缺陷和弱項,也能夠更加精準地找到適宜的學習方式,由此完善自身的學習體系和結構.而對于教師來說,需要注重教學中的個性化成長,針對不同的學生,要盡可能保證其個性化的成長,以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和加強,也需要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2.2?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教學的多個因素都影響著混合式學習的教學效果,包括方法、環境、理念以及工具等,都需要滿足教學的需求.而混合式教學的運用對于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于其對于教學流程的優化.而信息技術的加入更是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資源,學生能夠獲取更加多元和多角度的信息和資源,其成長的空間得以拓展.而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從而制定的教學方案更具個性化和針對性,對于學生自身優勢和閃光點的挖掘與激發十分有益,進而不斷地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模式,從而提高數學學科素質.上文也提到,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不斷地優化著教學的效果.
3?混合式學習實踐效果問卷調查分析
本文根據筆者所在學校教學情況,對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際運用效果展開了調查,通過對七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展開問卷從而獲取更加精確的信息,問卷調查樣本共計136份,詳細結果如下:
通過圖表可以發現,以70分為臨界點,70分以上各個階段的學生都有所增加,而70分以下的學生數量逐漸減少,換言之,混合式學習模式的運用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有著幫助和學習提高的積極效果,也就是說,在教學中運用混合式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4?混合式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4.1?“雙管齊下”,關注教學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并不是將信息多媒體技術與傳統課堂教學進行簡單生硬的結合,這里所說的結合是多方面的,包括了教學目標、教學理論等,由此所達成的融合才是有效的,最終所取得的效果才能夠達到預期.而要想更好地提高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教學效果,本文在實踐調查的基礎下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前需要明確教學的目標,根據教學的需求以及課程內容設定針對性的學習任務,需要注意,學生仍然要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完成課程的預習,主要是為了提前了解教學的內容,保證能夠跟上課堂教學進度.此外,混合式學習下,小組學習是較為常見的模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進行較為平衡的分組,布置較為針對的探討題,促進小組之間的討論.第二方面,針對教學中的難點以及重點,需要設置更加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案,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效率,并結合在線學習平臺,拓充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時間.最后,教師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資料的補充,不斷地完善教學,通過線上線下全方位的教學有效地進行教學效率的提高.
4.2?聚焦線下教學設計,關注師生互動
教師要想完善課堂教學,首先需要做好課前的教學設計的準備,可以從三方面入手.首先就需要對課標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因為其限定了教學目標的具體情況,而教學方案的設計需要充分的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第二方面就是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精確的把握教學的重點以及核心,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最后一方面就是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教學完成線上預習的工作,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而不斷地改進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舉個例子,可以在布置預習作業的時候留下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就比如將二次函數定義中“a≠0”改為“a=0”,其他條件不變,所產生的新函數是什么函數?或是“二次函數的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需滿足什么條件?”等,而后可以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探討結果的分享或是互動,總而言之,通過提問與回答這樣的互動形式,能夠更好地了解到學生的預習情況,并且及時有效地發現學生的薄弱點,而后采取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進步.而一些學習理論的深度學習或是核心素養的加強都需要在確保每個學生都理解并且掌握到基礎的學習知識之后再展開和深化.這就對教師教學節奏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完成了課堂教學后也需要注重課后的反饋,這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有效調查,可以從兩方面進行.
4.3?展開翻轉教學,發揮自主優勢
課前的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說是展開課堂教學的基礎前提,要想發揮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最大效用,就需要完善傳統教學與混合式教學之間的過渡,這就對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優化教學的方式與設計,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個性化以及自主的優勢,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促進知識運用等能力的加強,保持學生活躍的學習思維,最終達到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加強鍛煉.這就對教育模式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混合式學習模式的背景下,充分的結合線上與線下兩種教學方式,通過線上的微課視頻及時地獲取到學生的反饋,并且通過小組探究或是自主學習的任務的發布,進一步地進行師生之間的溝通與探討.而線上微課視頻或是信息平臺的運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表達和分享,能夠更加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向教師進行論點的闡述與分享,而對于小組合作的任務最終取得的結果,教師也需要進行評判和總結,幫助學生完善其知識架構,為后續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4.4?優化課后鞏固,有效點撥指導
評價作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保證客觀和公正,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的認知,而在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教育背景下,評價也被分成了更加具象的兩部分,分別是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具體來說,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包括討論的積極性以及線上的預習效果等都算做形成性評價的一部分,而線上課程的瀏覽次數和時長等也影響著最終的評價.而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是影響著終結性評價的核心部分.
5?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下社會教育背景下,要想不斷地對教學的模式和內容進行創新和優化,就需要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教學形式不斷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和內容,在混合式教學下,通過課前自學、課程預設、課內教學以及教學評價制四個具體的教學步驟,將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發揮效用最大化,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提高自身的實踐以及知識運用能力,最終加強數學學科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夏永洪.初中數學混合式學習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3(24):77-81.
[2] 王仁元.混合式學習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23(14):76-78.
[3] 蔡陳軍.混合式學習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對策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32):2+50.
[4] 董海鋒.混合式學習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27):2.
[5] 王麗英.混合式學習視角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初探[J].智力,2021(11):177-178.
[6] 周娟.混合學習,再攀高峰——混合式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求知導刊,2020(4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