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軍
摘 要:數學是高中的核心學科之一。然而,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學生犯錯的情況,這些錯誤可能會讓數學教師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如果有效、合理地利用錯誤資源,則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營造輕松、積極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緊張情緒,使數學學習更加高效。因此,有效地利用錯誤資源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高中數學;錯誤;資源
在高中數學課堂實踐中,學生常見的錯誤給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消極壓制的做法并不能解決問題,因此,廣大高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錯誤資源的積極價值,采用積極、正面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為數學教育提供極好的鍛煉機會。通過允許錯誤、挖掘錯誤、捕捉錯誤,以及反思錯誤等方式,促使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和判斷,提高其數學認知能力和應用能力,并進一步增強其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
一、錯誤資源的來源
在高中數學的日常教學中,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所以教師需要換一種方式來應對這個問題。如果僅僅通過懲罰和壓制的方式來處理這類問題,不僅會損害學生的成長和自信心,還會導致教學效果的下降。因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教育觀念,將錯題看作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優質資源,采用正向引導、贊揚和寬容的方式來對待學生犯錯。
對于不同年級和層次的學生,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挖掘錯題并進行分析。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錯題作為課堂教育的重要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規則、掌握技巧并深化對知識點的認識,利用出現錯誤的場景來啟發學生思考和判斷,也能有效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和創造力。
(一)認知能力不足導致的錯誤
我國青少年具有顯著的思維特征,研究表明,初中生的邏輯思維已逐漸成為主導,且在高中階段基本達到成熟水平。此特征顯示出學生已擁有通過分析事物本質屬性和特征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然而,該能力的獲取對他們而言并非易事,需要時間來實現。同時,高中生的思維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發展。然而,此進程存在諸多挑戰,包括個體之間差異明顯、部分學生在抽象邏輯思維上進展較快而另一些則進展緩慢等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重視學生認知能力不足所帶來的問題,并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干預。
(二)學習態度和習慣不良導致的錯誤
高中生普遍存在好奇心和表現欲,對促進學生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一些學習態度和習慣方面的不良現象,如責任感淡薄、注意力不集中、對學業缺乏認真態度等問題,也同樣存在且不斷加劇。這些問題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以及社會產生的影響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實際上,許多學生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沒有進行深入思考和認真對待,甚至將錯誤看作無關緊要的事情。這種情況導致了他們未能充分領會知識點并準確掌握相關技能[1]。
二、教師面對錯誤的態度
盡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犯錯,但當教師面對學生錯誤時,其態度可能對學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為此,教師應避免使用過激言辭,從寬容、 理性的角度出發,采用教育專業術語、正式語言等規范表述方式,突出學生修正錯誤的重要性并提出合理建議,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關鍵任務,也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寬容地接納錯誤
在數學教育領域中,接納學生的錯誤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策略。教師應該毫不猶豫地接受和評價學生的錯誤。研究表明,犯錯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反而可以促進其深度地理解知識,提高領悟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遵循認知規律,并全面評估學生的表現,及時發現并挖掘其優點。
例如,即使一些學生存在思維局限性問題,但他們可能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另外一些學生則可能理解較慢,但卻有出色的毅力。因此,在評價學生表現時,教師需要客觀、理性地評估其優缺點,并采取正確的引導方式來幫助學生。寬容地接納錯誤是有益而必需的,因為,允許學生犯錯,不僅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也可以促進他們更好地利用錯誤經驗。此外,寬容地接納錯誤也有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更可靠和穩定的關系,通過創造安全和有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能力。
(二)理性地認識錯誤
在傳統的學術觀點中,錯誤似乎被視為不成功的表現。然而,實際上,錯誤既有不良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對于教師而言,正確地利用錯誤可以將其轉化為寶貴的教育資源。因此,在理性地認識錯誤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教師應該堅持將錯誤與評估分離開,將學生的錯誤視為教學資源。學生出現錯誤時應得到引導和支持,只有將錯誤看作學習機會時,才能使學生從中獲得經驗和知識。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應支持學生自行改正錯誤并認識問題的重要性。當學生回答問題或解題時出現常見錯誤時,正好體現出學生的知識盲區。因此,若教師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并逐步發展學生的思維,在引導學生走出誤區的同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則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質量。第三,教師要避免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相反,應該鼓勵他們接受挑戰并尋找解決方案的勇氣和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應去批評或諷刺學生的錯誤,而應以鼓勵和支持的態度去對待[2]。
三、高中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應用策略
(一)允許錯誤,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意識到學生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并且不應對犯錯的學生進行嚴厲批評,而是應該將錯誤視為寶貴的契機,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思維意識和解題方式的不足。在數學教學中,錯誤實際上是可以被容忍和理解的,并且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地引導和幫助,使學生從錯誤中得到有效指導,獲得巨大回報。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對錯誤持寬容和理解態度,并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將錯誤轉化為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以《冪的運算》一課教學為例,部分高中數學教師會發現學生對同底數冪的運算規則理解和掌握得不深刻,所以,學生在同底數冪的乘法和除法運算中經常出現結果錯誤的情況。針對這種常見錯誤,數學教師應該耐心整理錯誤問題,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正確的運算過程。這種錯誤一般源于學生未準確掌握運算規則,或在解冪的運算題時粗心大意,只顧乘除運算而未加以區分。因此,在分析錯誤原因后,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審題,并根據題目類型練習所學知識,在確認運算原則后再進行數學計算。通過總結,不難發現,冪的運算規則是底數不變,若為乘法則將冪相加,若為除法則將冪相減。為了幫助學生記憶這些規則,數學教師還可以教導他們記憶技巧。將底數與冪分開看待,在冪運算時將同底數寫在等號之后,然后將乘號視為加號,除號視為減號,完成冪的運算處理,并告訴學生牢記一點:同底數冪運算過程中不存在乘除[3]。
通過這樣的錯誤分析和糾正,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并在輕松的氛圍中緩解他們可能面臨的壓力。此外,在他們更加自信并具有更強邏輯思維能力后,他們也可以顯著地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二)挖掘錯誤,充分利用錯誤資源
數學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礎知識是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對于學生而言,更為關鍵的是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然而,在優秀的數學教育體系下,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會犯各種錯誤。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學習中,很多學生由于缺乏考慮或者誤解題意而犯下錯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針對性地分析每個學生的錯誤,并給出正確的指導和糾正方式。通過分析錯誤原因和提供正確表達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在挖掘和糾正錯誤時,教師還需尋找若干實例來說明各種情況,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數學概念。有針對性地分析錯誤原因,并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和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有助于激發他們探究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在教育過程中,每位優秀的教師都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和技巧,通過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易錯問題和難點問題的理解與領會,并在此基礎上獲得數學能力的提升。優秀的數學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并糾正學生的錯誤。這將有助于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增強他們對于數學世界的好奇心與熱情[4]。
(三)捕捉錯誤,尋找問題根源
在數學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數學教師不僅需要掌握數學知識和教學技巧,更需要他們具備能夠發現并糾正錯誤的能力。比如,在學習《中心對稱圖形》一課的時候,數學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常犯的錯誤類型,以及錯誤產生的原因。只有深入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心理活動,且設計出有趣的習題來啟發他們,才能使學生實現對中心對稱圖形的認知和掌握。教師應該通過對比和辨析不同類型圖形中存在的對稱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例如,在設計習題時,可以選擇學生喜愛的素材來激發他們興趣,或者用有趣、生動形象的圖形進行對比和分析,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探究。
在課堂上真正實現糾錯與提高,教師需要借助多種多樣的手段。例如,數學教師可以運用視覺感受和直觀聯想的方式與學生共同分析圖形中存在的潛在對稱性。同時,在教師提供其觀點和經驗分享的基礎上,運用小組討論、個性化練習等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協作。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角度、色彩、情感等方面思考,提高他們日常語言表達的精準度。當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舒適平衡與情感體驗的提供,通過設計帶有游戲元素或競賽屬性強的課堂活動、創新性地采用多媒體教具等方式,將復雜的中心對稱問題變得簡單易懂。
(四)反思錯誤,加強知識積累
通過充分利用錯題資源,學生可以逐漸提高自身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數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主導和引導的角色,通過提供各種實例、引導討論等方式,幫助學生提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學生應該結合判別式來確定方程的根和取值情況,如,在解決此題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考慮得不全面就會得到,但是很明顯,這個答案是錯誤的,為了避免類似錯誤再次發生,數學教師應該給學生講解正確的求解方法。同時,也應該引導學生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并在以后的做題過程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除了及時糾正錯誤,數學教師還應該積極構建知識結構和聯系體系,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完善與發展。教師通過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及時反饋和指導、鼓勵總結錯誤經驗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并逐漸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利用錯題資源的能力。在數學教學中,追求的不僅僅是正確答案,更加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發現規律以及反思自己錯誤、利用錯題資源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成長并受益。因此,教師們需要關注每一名學生,了解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并提供有效的幫助與引導。同時,在掌握基礎知識之后,要向學生介紹更深入、更廣泛的領域,讓他們了解并感受數學所蘊含的奧秘。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找到并利用各種資源,營造積極、多元化的數學課堂氛圍。利用錯誤資源進行數學教育工具轉化是非常可行且必要的,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專業素養、知識水平與技能等,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求知欲望,真正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數學教育[5]。
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是指學生常見的錯解、計算錯誤,以及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偏差和缺陷。這些錯誤資源可以被教師轉化為重要的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需要正確對待錯誤。批評不要過度,應該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錯誤分析和尋找問題根源的方式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需要針對每個錯誤進行情景模擬,并設計相應的題目或活動。通過正面引導的方式,教師能夠展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展開討論和分析。為了更好地利用錯誤資源進行數學教育工具轉化,可以將具體場景、角色設定得更加生動形象;在引導學生分析錯誤時,可以讓他們貢獻想法,教師再加入引導性問題,提高課堂互動性。此外,在分析錯誤根源時,加入更多相關背景知識或案例比較等信息也會讓整個教學過程更加豐富和有趣。
參考文獻
[1]孟冰清,馮福存,陸萬順.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應用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3(11):40-42.
[2]鄧俊俊.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錯誤資源的運用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22.
[3]段傳云.初中數學課堂中利用錯誤資源的解讀[J].當代家庭教育,2021(35):86-87.
[4]蔡春艷. 關于初中數學課堂學生錯誤資源有效利用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7.
[5]謝細蓮.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