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

摘? 要: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激勵策略是被教師廣泛接受并運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激勵策略不僅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還可以極大地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激勵策略,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促使小學數學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诖耍恼路治隽诵W數學教學現狀及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并從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激勵策略;內在潛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新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斷涌現,激勵策略便是其中之一。教師應該緊隨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激勵策略,讓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主動學習數學,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具有較強的表現欲和好勝心,希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表揚與肯定。因此,適時地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贊賞,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另外,教師還要把握激勵策略運用的時機,合理運用賞識藝術教育,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數學課程本身比較抽象,知識點比較龐雜,尤其在講授公式、定理時,部分教師仍然采用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所學知識,不重視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誤認為數學學習就是一個記公式、用公式的過程,沒有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這樣會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枯燥乏味。而現階段有些數學課堂仍然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與學生交流互動少,學生被動接受新知識,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逐漸減弱,課堂氛圍越來越壓抑。另外,由于部分學生自身心理原因,導致其不敢向教師進行問題詢問與交流,逐漸使得問題越積越多,問題難度逐漸增加,學習積極性隨之減弱,阻礙自身的學習發展。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激勵策略的重要性
1. 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數學教學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掌握數學基本技能,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數學知識框架,為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然而,受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影響,小學生往往缺乏學習動力。他們不知道應該怎樣學習數學,遇到困難極易產生厭學情緒,多數學生認為相關的知識訓練難度較大,較少主動參與數學課堂學習,甚至會對數學學科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要多關心、多鼓勵學生。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改善此種現狀。學生在數學學習時受到教師的語言激勵與贊賞,會受到極大的鼓舞。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肢體激勵,如豎大拇指點贊、鼓掌、擁抱等。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給予同伴激勵。教師合理劃分學習小組,讓組內成員互幫互助、相互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活躍小學數學課堂學習的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
2. 增加師生互動交流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時會出現學生怕教師,不敢與教師交流,或者是學生抵觸教師,不愿與教師交流的現象。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適當地運用激勵性語言會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讓教師以學習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使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相關的教學計劃。例如,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在學生回答問題后,及時給予適當的激勵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和距離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教師,主動親近教師,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完成數學學習內容。教學的作用不僅是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激勵策略的實踐分析
1. 積極、恰當地運用激勵性語言
激勵策略,是指教師要充分認可和尊重學生的自我成長規律,并對其加以鼓勵和表揚,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策略的優勢在于能夠在學生心理上產生鼓勵作用,讓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激勵策略的作用,以學生為中心,探索適合學生長遠發展的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
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四年級上冊“線的認識”一課時,當課程教學進行到“認一認,說一說”這一環節時,由于學生對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描述不具體、不明確,當他們舉手回答問題時會出現緊張或缺乏自信等表現,這時教師可以及時向他們投去一個鼓勵、信任的眼神。當他們回答完問題后,他們會期待教師對他們的答案給予肯定時,教師可以鼓勵他們說:“你觀察得非常仔細,這么細致的地方都注意到了,太棒啦!”“你描述得非常詳細,相信你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你可以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運用激勵策略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學習與訓練中。如此一來,不僅使得學生克服了畏懼心理,還會極大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2. 抓住運用激勵性語言的時機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合理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自我發展,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理論知識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同時,教師還要樹立激勵策略的運用意識,把握激勵策略的運用時機,可以在學生閃現智慧、思維多樣時給予激勵,還可以在學生提出質疑、遇到困難時給予激勵,這樣會更好地活躍數學教學課堂氛圍。
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上冊“探索活動:梯形的面積”一課時,在“把梯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并計算梯形面積”這一環節中,學生會根據已學的知識和經驗判斷梯形的面積可能與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關,并猜想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以由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或三角形推導出。當學生想到這一層面時,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適合的激勵評價:“你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像一個小科學家!”“猜想是科學發現的前奏,我們離科學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你很棒,老師都沒想到呢!”在進行到“自主探究梯形面積”的環節中,教師可以為每名學生準備一組學具,讓學生先獨立思考梯形能轉化成哪些已經學過的圖形,然后再按照“轉化—找聯系—推導公式”的思路來研究。當學生不知道從哪入手時,教師可以及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激勵:“不著急,慢慢來!”“別放棄,堅持就是勝利!”“再試一次,我相信一定會比剛才做得更好!”這樣以情育人,以感動人,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溝通更加順暢,課堂氛圍更加濃厚,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讓每名學生都健康、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3. 合理把握激勵策略的運用情境
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該靈活地運用激勵性語言,要了解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同時,教師要適當把握激勵策略的運用情境,更好地將數學教學課堂活躍起來。
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圖1,給智慧老人客廳鋪上地板,計算客廳的面積有多大?有些學生提出用分割法,將其分為兩個長方形或兩個梯形進行計算;還有些學生提出用添補法,添上一個邊長為3 m的正方形,使其成為一個長為7 m、寬為6 m的長方形;或用割補法,先將上面割出一個長為4 m、寬為3 m的長方形,使其成為一個長為11 m、寬為3 m的長方形;等等。當學生想到這些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你做得很好!思路很新奇!”“你這種計算方法簡單易懂,值得大家借鑒?!睂τ谛W生而言,往往教師一句簡短的話語鼓勵,就會使其心理上受到極大的鼓勵,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四、結束語
在新時代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優化教學方式,樹立正確的激勵策略觀念,并積極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激勵策略,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與鼓勵。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把握激勵策略的運用時機和運用情境,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引導與幫助,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努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勉瑞琴. 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析[J]. 新校園(數學版),2017(7).
[2]魏三強. 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32).
[3]李政.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激勵性評價的策略研究[J]. 名師在線,2019(10).
[4]董倫. 激勵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試題與研究,2021(10).
[5]張鈺琴.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激勵性評價的策略研究[J]. 天津教育,20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