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斌
摘? 要:規范書寫漢字是小學生應當學習并掌握的一項基本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規范漢字書寫作為教學重點,激發學生的漢字書寫興趣,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掌握書寫技巧,提高書寫質量和速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漢字規范書寫;書寫速度
小學生存在書寫坐姿和握筆姿勢不正確,漢字書寫結構不合理,以及字體不工整等問題。對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小學生漢字規范書寫能力的培養,將漢字書寫教學融入日常教學中,提高書寫教學效果。
一、弘揚漢字文化,激發漢字書寫興趣
漢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目前小學漢字書寫教學現狀來看,語文教師習慣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地重復講解寫字方法和技巧,忽視了對學生個性需求的關注和對漢字本義的講解,使得大部分學生感到漢字書寫過于枯燥乏味。教育家布盧姆曾經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所以說,興趣也是小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方法的驅動力。因此,教師要重視激發學生的漢字書寫興趣,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融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對漢字書寫練習保持持續的積極性。
首先,教師可以運用古人漢字書寫的典故,如張芝“臨池學書”,岳飛在沙子上練字等故事,讓學生理解漢字書寫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領悟在漢字書寫中必須持之以恒、勤奮練筆,從而激發學生漢字書寫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編寫漢字書寫順口溜,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教會學生規范漢字書寫的方法,增加漢字書寫練習的趣味性。例如,草字頭(艸)——草字頭遠看像圍欄,一筆橫來二筆點,三筆需斜還稍長,上開下合記心上。再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優秀書法家的藝術作品,講述我國文房四寶的傳統文化,并介紹我國文字演變史,以及書法史上篆、隸、草、楷、行字體的演變過程。教師可以列舉漢字給學生講解,如“象”這個字,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象”字每個時期、每種字體的樣子,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讓學生感受中華漢字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喚醒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規范書寫漢字的熱情。
二、識字與寫字同步,提高書寫教學效率
現如今很多小學生都有“提筆忘字”“識字不會寫”等現象,這主要是識字與寫字教學相脫節的現狀導致的。部分教師分解識字與寫字環節,課堂教學以識字、閱讀教學為主,而將寫字教學安排在寫字課上。這一教學方式不利于小學生構建識字與寫字之間的聯系,導致漢字書寫教學效率較低。因此,教師應當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寫字和書法教育,幫助學生分析生字的筆順、結構和書寫要點,從而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能夠正確、規范地書寫漢字。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媽媽睡了》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挑選出課文中具有相同特點的生字,如“汗”“講”“響”三個字。教師先引導學生分析這三個字共同的結構特點,之后再鼓勵學生找出各個字的書寫特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發現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并且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同時,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各個字的字形特點,如“汗”字的三點水第二個點要靠左上一些,“講”字的言字旁要略低于“井”字等。在語文教學中同步開展識字與寫字教學,有助于學生養成分析字體結構的良好習慣,為提升學生規范漢字書寫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三、循序漸進指導,提升漢字書寫能力
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規范漢字書寫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針對低年級的學生,要求寫鉛筆字,將漢字書寫端正,盡量做到書寫整齊;針對中年級學生,要求寫鋼筆字,將漢字書寫整齊,盡量做到書寫美觀;針對高年級學生,既要求學生漢字書寫規范、正確、美觀,又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寫字速度。因此,在規范漢字書寫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寫字要求的不同,采用適合的分層教學指導方法,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規范書寫漢字的能力。
針對低年級學生,基于他們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應當多進行書寫示范,一筆一劃地書寫,讓學生模仿,引導學生端正漢字書寫態度。教師還可以手把手地教學生書寫,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保證書寫規范。6 ~ 12歲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要耐心指導低年級學生漢字書寫姿勢,在寫字之前要做到頭擺正、肩放平、腰挺直、腳踏實。在握筆寫字的過程中,要做到手離筆尖一寸,胸與桌面保持大約一拳的距離,眼睛與桌面保持大約一尺的距離,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此外,教師還應當要求學生在田字格里臨摹的過程中盡量做到臨摹的字與原字相像,每個字的筆畫都要到位,保證筆順正確,字體大小勻稱。每次臨寫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將臨寫與原字進行對比,查看不足之處,使學生在下一次臨寫中予以改進。
針對中年級學生,由于他們已經大致掌握了漢字偏旁部首、筆畫等基礎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將漢字書寫重點放在漢字結構的組合搭配上。教師要讓學生在寫字之前觀察每個字的偏旁結構、筆順、筆畫特點,以及每個字占田字格內的比例,為學生講清每個字的書寫要領,使學生對字形和書寫規范牢記于心。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分析漢字的結構特點,仔細觀察每一類型漢字書寫整潔、美觀的要點,并選取有代表性的漢字進行指導,使學生掌握規范書寫同一類型漢字的方法。
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的運筆方法,控制好字的間架結構和字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漢字書寫方法之后,教師應當將漢字書寫練習重點放在提高書寫速度上,并且要及時糾正學生書寫中的易錯字,使學生做到書寫正確且有一定速度。
四、豐富競賽活動,營造漢字書寫氛圍
小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模仿能力較強,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規律創新漢字書寫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在規范漢字書寫中的好勝心。教師可以以班級為單位書寫競賽活動,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的漢字書寫作品的平臺,用競賽活動調動小學生規范書寫的積極性,營造漢字書寫的良好氛圍。教師還可以在日常教學組織開展“每日五字展示”活動,讓學生每日利用課后時間認真規范地書寫五個漢字。在教室內設置“每日五字”的展示區,由教師選出寫得好的作業,將作業張貼到展示區內展示一天,鼓勵學生觀賞和學習優秀的作業,讓學生逐漸領悟到規范漢字書寫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規范漢字書寫周周拼”活動,即每周在語文課堂上預留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速、規范地書寫一小段漢字,提高學生規范漢字書寫的速度。教師還可以在周記指導環節要求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定期選出整篇漢字書寫整潔、規范的周記,讓學生進行傳閱,將規范漢字書寫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系統地開展規范漢字書寫競賽活動能夠喚醒學生寫好漢字的競爭意識,將規范漢字書寫視為個人成長必需的基本能力,追求在漢字書寫中獲得成功體驗,從而有目標性地養成規范漢字書寫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規范的漢字書寫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教師需要將漢字書寫規范化融入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幫助學生形成規范漢字書寫的意識,激發學生勤于書寫練習的興趣。在小學生漢字書寫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耐心、細心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寫字技巧和運筆技巧,并不斷探索,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規范書寫漢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江錫翠. 基于書寫觀的小學生漢字書寫規范分析[J]. 學周刊,2018(10).
[2]趙永忠. 提高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能力的實踐思考[J]. 甘肅教育,2018(2).
[3]李秀林. 對規范漢字書寫教學的一些思考[J].品位·經典,2019(8).
[4]王麗娟. 培養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創新教學的策略[J]. 當代家庭教育,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