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 要:音樂能夠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幼兒的審美,對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記憶力也都有顯著的開發作用。為提高音樂教學效果,幼兒教師可以嘗試將幼兒喜愛的游戲融入音樂教學中,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幼兒音樂教學質量。文章分析了課程游戲化背景下開展音樂教學的意義及存在的問題,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關措施,力圖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音樂教學
音樂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幼兒掌握基礎音樂知識,而且要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幫助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審美。幼兒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引入游戲化教學理念,緊扣幼兒的興趣愛好,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游戲,讓幼兒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知識,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開展音樂教學的意義
推動幼兒園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要尊重、理解幼兒,并支持其有意義地學習。幼兒園要重視游戲化教學體系建設。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教學模式是以尊重幼兒、理解幼兒為前提,緊扣幼兒的年齡和性格特征的教學思路。將游戲化教學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實施游戲化音樂教學能夠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游戲。因為活潑好動、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游戲化教學能讓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幼兒開展友好互動,實現潛移默化地教學。這種契合幼兒特征的教學模式其教學效果明顯優于被動的“填鴨式”教學。
第二,游戲化音樂教學會調動幼兒的視聽感官和肢體活動,有助于開發幼兒的大腦,刺激幼兒的感官,鍛煉幼兒的肢體,并使幼兒在游戲化教學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由衷地喜歡上音樂,并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幼兒園開展游戲化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 游戲化音樂教學缺乏情境創設
在開展游戲化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通常讓幼兒扮演歌曲中的角色,然后根據歌詞內容編排動作,組織幼兒進行模仿。這種游戲化音樂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語言讓幼兒想象歌曲表達的畫面,使幼兒生硬地融入歌曲中。但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往往只能感受到直觀可視的事物,無法深入理解歌曲所表達的畫面和意境,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 游戲化音樂教學方式單一
除了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游戲化音樂教學可以采用的方式還有很多,有待幼兒教師去挖掘、去設計、去探索。長期局限于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引起幼兒審美疲勞,降低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3. 游戲化音樂教學忽視培養綜合素質
對幼兒開展音樂教學的目的不僅包括讓其掌握音樂基礎知識,還要幫助幼兒健全人格、塑造健康審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然而,部分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化音樂教學時陷入片面化的誤區,在設計音樂游戲時只考慮如何讓幼兒學習音樂知識,忽視了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幼兒園開展游戲化音樂教學的策略
1. 創設契合音樂教學主題的游戲情境
在組織音樂角色扮演游戲時,幼兒教師可以創設與歌曲相契合的情境,將歌曲中描繪的情境生動地展現到幼兒眼前,使幼兒可以有效理解歌曲內涵,更好地融入游戲化音樂教學中。
例如,在教學《小紅帽》這首歌曲時,為了讓幼兒主動參與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歌曲內容創設游戲情境——“小紅帽與大灰狼”。教師安排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生動的游戲情境中開展教學。教師可以安排幼兒分別扮演小紅帽、大灰狼、外婆等人物形象,并利用紙殼和彩筆制作樹木、小屋等,模擬森林小屋的場景,創設符合這首歌曲的情境。在實施游戲化音樂教學前,幼兒教師可以先進行課前導入,對幼兒說:“這首歌曲中的童話人物會來到大家身邊,讓我們找出來吧!”幼兒伴隨著歌聲依次找出這幾個人物,然后教師引導幼兒領會歌曲傳遞的情感,讓幼兒嘗試將情感與音樂結合。教師可以讓扮演小紅帽的幼兒模仿帶著糕點往外婆家走,扮演外婆的幼兒也要展現外婆慈祥的樣子。幼兒需要靈活使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以此創設情境。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幼兒討論此刻小紅帽是什么心情,幼兒可能會回答“開心”“歡悅”等。此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演唱“我獨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這句歌詞,并調動歡快的情感。同時,在唱到“我要當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這句歌詞時,先讓扮演大灰狼的幼兒模仿餓狼兇殘的樣子,再讓其他幼兒想象此刻小紅帽的心情。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回答“害怕”“擔憂”等。此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用緊張的心情演唱這句歌詞。隨后當幼兒唱到“同媽媽一同進入甜蜜夢鄉”時,教師要引導幼兒體會消除恐懼、擺脫危險后的安心,以及和媽媽在一起時的舒心、喜悅。因此,幼兒教師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開展幼兒音樂教學時要注重創設契合歌曲的情境,并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傳遞的情感,使幼兒真切地理解歌曲,有效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2. 設計多樣化的游戲化音樂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幼兒教師要積極探索、設計新穎的游戲化音樂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幼兒教師可以組織小型音樂會,讓幼兒通過拍手、跺腳等方式制造聲音,或者利用沙漏、瓶子等音質特殊的器具,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教學的興趣。這些游戲化音樂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還可以提升幼兒的音樂素養。例如,在教學《誰是小熊》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安排幼兒扮演不同的動物,通過唱歌的方式對話,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強化幼兒對旋律的感知和對節奏的把控。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自制一些簡單的小樂器,讓幼兒在演唱的同時用自制的小樂器自由發揮進行伴奏。總之,幼兒教師要善于在音樂教學中引入一些讓幼兒動手、動腦的游戲,讓幼兒自主發揮,暢游在音樂的海洋中。
3. 通過音樂游戲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在設計音樂游戲時,幼兒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不僅要保障幼兒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剛入園的幼兒相互不熟悉,可能羞于與其他幼兒對話。針對類似問題,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幼兒可能會形成孤僻、自我的性格,不愿意主動與他人交往。此時,教師可以設計提高幼兒交際能力的音樂游戲,讓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與其他幼兒交流、配合,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幫助幼兒塑造健全的人格。例如,在教學《拉鉤鉤》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把幼兒劃分為不同小組,要求幼兒跟隨音樂節奏手拉手一起合唱,并盡力保持與同組幼兒演唱的節奏一致。通過游戲化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幼兒的演唱能力,還能夠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的交際能力,使幼兒形成健康、陽光的性格。
四、結束語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開展幼兒園音樂教學可以讓幼兒對音樂知識有深入的理解,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幼兒創設契合主題的教學情境,靈活設計游戲化的音樂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有效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左寧. 學前教育中音樂教學的游戲化分析[J].家長,2021(15).
[2]鐘細妹. 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J]. 求知導刊,2021(18).
[3]康建婷.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探究[J].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4).
[4]李建梅,朱艷.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策略[J]. 智力,2021(7).
[5]姚毅毅. 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游戲化教學策略探討[J]. 課程教育研究,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