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燕
摘要:化學是與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之一。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具有較強的生活性與實用性。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既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獲取知識的規律與特點,更是順應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基于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理論基礎,提出了有效策略,即設立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旨在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 生活化教學? 實施策略
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化學的求知欲和學習化學的熱情,從而培養他們通過化學知識來分析生活中常見現象的意識和能力,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以點帶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不僅與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因此,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是必然的,也是需要的。筆者通過對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理論基礎和有效策略的探究,以期為同仁提供借鑒。[1]
一、建立生活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合理、科學,可以讓教學過程事半功倍。教師要建立起生活化教學目標,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社會熱點問題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后通過觀察、實驗等途徑,讓學生去發現、去感受學科知識的奧秘,對知識點的理解更透徹,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2]教師在設定生活化教學目標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圍繞教學目標,有效地開展教學,教師在此過程中,重點引導和修正學生的不足,鼓勵學生培養認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習慣,引導學生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建立生活化教學情境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建立生活化情境是生活化教學的重要途徑,具有較好的效果,這種教學方法強調了教育的生活價值。實現生活化教學的主要途徑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生活的現實相結合,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激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感受到了化學知識的魅力。并且,教師也需要注意構建生活化情境,所設情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情況,否則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此,教師在構建生活化情境時要尋找化學知識典型且趣味化的生活化元素,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而且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化學知識,使得學生自主利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三、運用探究式教學法
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化學本質的認識,增強其科學探究能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具有探索性、主動性、過程性的特點。化學生活化教學要注意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運用探究教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掌握化學世界的變化規律,激發學生的化學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基礎。[3]在日常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要有技巧,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指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啟迪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可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掌握化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溝通,學會合作,養成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
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尤其是初中化學內容以基礎知識為主,與生活密切相關,在初中化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是可行的,也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初中生對生活中化學知識探索的欲望,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化學問題。
參考文獻:
[1]尚金霞.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探討[J].才智,2020(18):77.
[2]張立.關于初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探討[J].名師在線,2020(6):63.
[3]吳長穎.初三化學教學中生活化知識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