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當前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做好德育教育,在確保基礎學科教學的同時,幫助和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理念,培養小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課堂會是教師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提高小學生道德思想水平的重要切入點。該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德育教育 滲透策略
一、立足數學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課本是數學教師教學和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資源。在當前小學數學所使用的教材中,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內容越來越多,數學教師必須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要將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在潛移默化中滲透思想教育。筆者認為數學教師可以將德育教育的內容貫穿到知識教學當中來,在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一并進行德育教育,這樣一來,小學生們也比較愿意去接受這種無形的教育,與此同時,小學生也可以透過數學知識去感受到知識背后的價值。例如,數學教材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小明想要幫助媽媽做飯,媽媽決定教他炒雞蛋,并且將炒雞蛋的順序告訴了他,分別是敲雞蛋、攪拌、切蔥花、洗鍋、燒熱鍋、燒熱油、倒入雞蛋翻炒,并告訴了小明每一個步驟大概需要的時間,分別是1min、1min、1min、2min、2min、1min和4min。現在需要小學生們去思考哪些步驟是可以同步進行的,能否可以節省一部分時間。小學生們在思考這道題目的過程中,也會想到自己媽媽為自己做炒雞蛋的樣子,會感受到媽媽平日里照顧自己的辛苦,回家也會想要嘗試給媽媽做一個炒雞蛋,幫助媽媽多分擔一些家務活等想法。就是這樣的一道題目,其實數學教師并不需要明令要求小學生們怎么樣去幫助自己的媽媽,小學生自己就會感覺得到。這就是一種潛移默化式的德育教育,既完成了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而且還在無形中對小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1]
二、數學教師要為小學生做好榜樣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會對自己的教師產生崇拜心理,教師就是他們的偶像和榜樣,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甚至有一部分小學生會開始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所以,數學教師要想在數學教學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形象,要在小學生面前樹立起正確的榜樣。例如,在講課過程中,數學教師一定要保持嚴謹,但又要充滿熱情,要讓小學生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小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要時刻保持學習態度的端正。面對課堂上比較調皮的小學生,數學教師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注意方式方法,要用明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維護好小學生的自尊心,讓小學生從內心深處意識到一些行為在課堂學習中是不恰當的。[2]還有,數學教師應該將德育教育貫穿于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在課下也要積極主動地走進小學生群體當中,多和小學生去交流和溝通,一旦發現小學生出現了某種不恰當的行為或者習慣,一定要及時給予糾正,要和小學生成為好朋友、好伙伴,讓學生更加相信教師,這樣,教師所說的話才更具影響力,小學生也愿意去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可以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三、借助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來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隨時隨地都會用到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因此,當前的小學數學課程已經不能單純局限于課堂教學,也要走出課堂,讓小學生們在不同的環境中去學習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為小學數學教學增添了非常多的活力與色彩。而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成為了數學教師完成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來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升小學生的道德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要貫穿于教學工作始終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承擔起的一項責任和使命。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結合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目標出發,可以喚起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人格修養、創新意識,充分發揮教師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現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中,數學教師也要想辦法將德育教育的內容融合到數學知識點的教學當中來,進而在數學教學的同時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吳文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2019(9):160-162.
[2]萬若冰.“有心澆花花更艷”——小學數學德育教育滲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