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蘭


【摘 ?要】當前,創業問題越來越受到學者們的關注,但創業能力這一決定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論文首先在梳理已有創業能力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對現有研究從不同視角界定的創業能力概念進行了比較分析,并據此構建了一個創業能力概念體系框架,其次基于不同的視角和研究層次,對創業能力維度進行了更加全面、詳細的梳理和劃分,以期為后續創業能力研究提供一個更加清晰的框架和脈絡。
【關鍵詞】創業能力;特質視角;機會視角;管理視角;關系視角;資源視角
【中圖分類號】F272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4-0140-03
1 引言
創業能力是促進創業活動順利開展和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1],它在個人創業選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對初創企業的績效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需要對創業能力的性質、本質內涵有充分的認識和準確的理解,既要對創業能力的維度進行清晰的劃分,也要對創業能力在創業過程中的作用進行充分的理解,這對于改進現有的創業理論和指導創業實踐均具有重要意義。
20世紀90年代,國外學者開始研究創業能力,此時國內的市場正在進入轉型階段,這一時期的市場信息具有高度的不對稱性,這為大多數創業者帶來了獲取高額利潤的創業機會。因此,當時創業能力問題并沒有引起我國學者的重視,創業能力的研究相對匱乏[2]。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創業領域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致力于創業能力的研究,對創業能力的關注正逐漸由個體層面向組織層面的探索深入,學者們根據不同的視角對創業能力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但截至目前仍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通過對文獻的梳理和比較分析發現,學者們對創業能力的界定有所差異,對創業能力維度的劃分也缺乏綜合性的探討[3]。
2 創業能力的概念界定
第一,創業者特質視角。通過研究梳理發現,現有研究更多地關注個體層面的創業能力,從而在創業者個人特質方面界定創業能力。有學者通過對能力方法在創業環境中的應用研究,認為能力既可以代表企業創建和發展的基準,也可以代表實現可持續性增長的高標準,在這個觀點中,特質是能力的一部分,因此,根據特質論的觀點,創業者的創業能力與創業者的個人特征相一致,包括人格特質、知識和技能等。同時,強調了創業者的商業經驗、教育和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基于特質視角,創業能力屬于創業者個體層次,在此視角下,張霞等將其定義為個體所擁有的個性、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結合,有益于新公司成長過程中商業問題的解決和創業的成功[4]。
第二,機會視角。機會是創業的重要方面,創業研究應重點關注個體與機會的關聯互動。相關研究側重于創業者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如創業者的認知、經驗以及學習風格等,因此,許多學者更多地關注機會視角下個體層面的創業能力研究。國內外學者對于創業能力的理解大致相同,但國內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創業者的創業能力與戰略之間的關系,而國外研究比較重視機會創造能力。機會視角的創業能力是創業者通過對機會的尋找,進而識別并最終利用機會的綜合能力的體現,包括機會尋找能力、機會評估能力以及機會利用能力3個維度。在國外學者的研究中,創業能力是創業者感知并利用商業機會的能力。部分學者認為,創業能力是個體扮演創業角色時所需的一系列能力,同時也是創業者利用創業行為和個性特質驅動創業成功的能力。國內學者梅德強和龍勇同樣認為,機會能力是創業能力的一個子集,它包括對機會的識別和機會的利用兩個部分[5]。然而,其他學者將機會的利用和識別能力視為一種創業行為,如張玉利和王曉文將創業者對機會的感知、識別和利用視為創業過程中的創業行為。因此,創業過程中的能力和行為并不是完全獨立劃分的。
第三,資源視角?;谫Y源視角的學者認為,企業能夠獲取并占有的資源越豐富、越多樣,對企業越有利。但是資源的多樣性同樣會使成本增加,包括協調的成本等,其涉及更為復雜的管理過程,這些管理過程對企業戰略決策會產生負面影響,最終使企業績效受損。部分學者認為,企業更為需要的是獲取、整合和配置資源的能力,因為僅僅依靠現有資源無法實現競爭優勢。創業能力是不斷變化的,創業者合理協調和分配自身資源以不斷適應外在的環境,尋求最佳的生存地位,對企業內外部資源進行重構、創建和整合的能力就是創業能力。國內學者梅德強和龍勇認為,創業能力的本質是企業自身所具有的資源和能力,這些資源和能力就是企業在創新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關鍵技能和隱性知識。張玉利和王曉文認為,創業能力是創業活動中的專門技能,機會的發掘是以資源為基礎的,企業開發機會也必須建立在自身資源和風險承受范圍之內的基礎上,因此,創業研究最為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資源和機會互相制約、互相補充。雖然資源和機會對于創業均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對組織來說,其天生所擁有的稟賦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無論是在個體、團隊還是在組織層面,資源能力深度參與了組織的創業活動。
第四,關系視角?;陉P系視角的學者認為,創業能力能夠幫助企業將內外部因素緊密地整合在一起,使其共同朝著有利于組織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創業者獲得有效信息,識別出有價值的創業機會,也是創業能力所賦予的。唐靖和姜彥福將研究重點放在了對于關系能力的界定、內涵的解釋以及創業能力在創業活動中的作用方面,他們認為創業能力可以被定義為各個個體和組織層面關系的構建能力[6]。因此,創業能力也被稱為創業者的社會資本。
第五,管理視角?;诠芾硪暯堑难芯?,通常建立在成熟企業之上,認為創業能力是戰略能力、組織能力和承諾能力的整合。其中,承諾能力被定義為創業者通過對其上下游的經銷商或承包商以及相關中介機構等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履行承諾的能力。戰略能力是與企業戰略相關的制定、執行、評估等方面的能力。組織能力是指將企業內外部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財務資源、技術資源等一系列資源進行整合的能力。國內學者張玉利和王曉文認為,創業構想能力、組織能力和戰略能力是創業能力中不可缺少的。由此不難看出,管理視角認為承諾是一種個體層面的能力,組織能力和戰略能力屬于企業層面的能力,整個企業的運營和提升發展都離不開創業者組織能力和戰略能力的提升和進步。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整合了5個不同視角下創業能力的概念界定,如表1所示。
然而上述研究存在一定的爭議,學者提煉的影響創業能力的關鍵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部分研究結論存在沖突。一些學者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認為存在爭議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各位學者的研究層面不同,即個體層面和組織層面。因此,基于不同層面的創業能力研究成為劃分創業能力維度的重要路徑。
3 創業能力的維度劃分
對于創業活動的順利驅動和成功完成來說,創業能力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對創業能力維度進行精確劃分對于創業實踐的指導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創業能力在學術界一直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對其維度的劃分也沒有一致的理解,因此,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劃分依據和內容。
第一,創業過程角度。從創業過程角度出發,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為了完成不同任務所展現的能力稱為創業能力,包括機會、人力、技術、概念性、政策性以及驅動企業進行創業活動這6個方面的能力,創業過程中這6個方面的能力對滿足創業角色、管理角色、技術角色這3個角色的工作需要是必要的。之后,學者們進一步對創業能力的維度進行劃分。
第二,創業行為角度。從創業者行為的角度出發,對創業能力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研究。有學者認為,創業能力是體現創業者完成創業所需而付出的行動,所以對創業能力進行了6個維度的劃分。在研究中,有學者提出了創業能力與企業績效的關系模型,其中把創業能力劃分為管理技能、行業技能、機會技能和技術技能。同時,有學者運用相關能力理論,通過實證分析提出了10個創業能力。
第三,任務視角。唐靖和姜彥福站在任務視角認為創業能力分為機會和運營管理兩部分,機會可以細分為機會識別與機會開發,管理運營可以細分為組織管理能、戰略、承諾和關系4個方面。此后,學者基于已有研究對創業能力維度進一步展開提煉劃分。
通過對相對繁多的創業能力文獻的梳理,不難發現現有的維度劃分繁雜多樣,并且不同學者的劃分有重復和交叉之處,需要對這些相似的維度進行分類歸納,同時,綜合創業能力的不同視角,從個體層面、團隊層面和組織層面盡可能準確、全面地界定創業能力的概念并豐富其內涵。所以,本文基于不同的視角和研究層次,對創業能力進行了更加全面、詳細的梳理和劃分,具體如表2所示。
4 不足和展望
本文綜合創業能力的不同視角,從個體、團隊和組織的不同層面盡可能準確、全面地界定創業能力的概念,同時,對這些相似的維度進行分類歸納。但是筆者發現,雖然創業能力和創業行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創業過程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并發揮了不同的作用,但二者之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有著一定的重復性和交叉之處,創業行為當中體現著創業能力,而創業行為又是創業能力的外顯表現。例如,創業者對機會的感知既可以表現為對機會識別的能力,也可以表現為對創業機會識別的一種行為,同樣,資源的整合和獲取能力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對創業行為和創業能力這兩個變量進行清晰的區分和界定?對這一問題的探討筆者并沒有梳理出滿意的結果,尚有“剪不斷,理還亂”之感,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能夠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玉利,王曉文.先前經驗、學習風格與創業能力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2011,24(3):1-12.
【2】尹苗苗,蔡莉.創業能力研究現狀探析與未來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2,34(12):1-11+19.
【3】胡望斌,焦康樂,張亞會.創業認知能力:概念、整合模型及研究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9,41(10):125-140.
【4】張霞,王林雪,曾興雯.基于創業企業成長的創業能力轉化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1):77-80.
【5】梅德強,龍勇.不確定性環境下創業能力與創新類型關系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0,28(9):1413-1421.
【6】唐靖,姜彥福.創業能力概念的理論構建及實證檢驗[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8):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