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龍飛?趙二艷


[摘要] 隨著時代的轉型,傳統(tǒng)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常用的家長式管理、“廠衛(wèi)制度”式監(jiān)控、“畫大餅”式教育、古希臘式“直接民主”等方式引發(fā)了諸多問題,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為此,筆者嘗試以審辯式教學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在審辯式教學視野下,通過班級文化的構建、德育量化考核系統(tǒng)的構建、痕跡化管理和嚴而有愛的方式來達到尊重主體、賦能主體、成就主體的目的,通過創(chuàng)建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識。
[關鍵詞] 新時期;審辯式教學;班主任管理
進入21世紀以來,教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面對這些變化,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也應該不斷更新,如此才能適應教育的變化趨勢。筆者試從時代轉型下傳統(tǒng)班主任管理方式面臨的挑戰(zhàn)、審辯式教學的育人范式和審辯式教學視野下的特色班級管理三方面談談班主任工作的經驗和反思,以供借鑒。
一、傳統(tǒng)班主任管理方式面臨的挑戰(zhàn)
1.“家長式”管理的風險
過去,人們都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價值認同。《三字經》中就講道:“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以前的教師,為了學生成才可以通過打罵等方式懲戒學生。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體制的變革,教師已經逐漸失去傳統(tǒng)神圣的光環(huán),這種教育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甚至有的學生和家長對教師這個群體存有偏見,充滿不信任。如果繼續(xù)沿用傳統(tǒng)“家長式”的管理模式,勢必會引發(fā)學生和家長的不滿。
2.“廠衛(wèi)制度”式監(jiān)控的弊端
根據筆者在我校各班調研獲得的數據顯示,80%的學生在高中之前的班級中都曾遇到過班主任在班級內部設立“眼線”的事情,或者班級內部有學生經常愛打小報告的情形。在筆者看來,這種管理方式雖說在一定程度上能讓班主任了解到本班班情,但是此舉危害
無窮。
“廠衛(wèi)制度”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會讓師生之間產生隔閡,同時也讓學生對自己的同班同學產生不信任甚至激發(fā)仇恨。如此一來,勢必造成這個班級缺乏凝聚力,當然也就談不上班級文化建設了。對于充當“告密者”的學生,筆者認為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發(fā)展階段,需要班主任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其關心集體、熱愛集體的同時,能正確理解和包容同學的錯誤,并努力幫助他們改正,做一個積極陽光的人,進而讓他們具有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識。
歷史上明朝的“廠衛(wèi)制度”不得民心,造成了明朝的分崩離析,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現(xiàn)實中“廠衛(wèi)制度”式的管理模式會影響“告密者”的成長,更會造成班級分裂。因此,該制度百害而無一利。
3.“畫大餅”式教育的困境
為什么民國亂世能產生如此之多的學界泰斗、大家名流?《朱子家訓》中說道:“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再想想今天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措詞:“為了辛勤的父母,為了老師的期盼!”“好好學習就能考個好大學,將來找個好工作,買個好房子。”通過古今對比可知,現(xiàn)如今家庭和學校教育缺少了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缺少了教育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這導致今天的學生格局變小、眼界變窄,讀書只停留在讓自己成為錢理群先生說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再也沒有當年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那份責任與擔當。
應當承認,傳統(tǒng)的“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的教育理念曾經激勵過無數人,而對于今天的學生,如果依然用過去的教育方式,顯然已經起不到多少作用。“畫大餅”式的教育對今天的學生沒有多少觸動作用,因為當前學生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是農村學生,他們或許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精神上空虛,但他們普遍并沒有因為物質上匱乏而感到有危機感。因此,如果再拿對未來的期許來教育他們,很難起到實際效果。所以,當前班主任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迫切需要思考如何重塑中華傳統(tǒng)的教育觀,讓學生既能固守中華文明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也能適應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需要。
4.古希臘式“直接民主”的尷尬
也有的班主任注意到當前學生對傳統(tǒng)“家長式”管理的不滿,嘗試采用古希臘式“直接民主”制。為了順應民意,部分班級在評優(yōu)、評先及評獎學金等方面進行投票,直接民主制看似公平,實則與當年古希臘一樣,容易導致多數人的“暴政”。如果評選出的學生明顯不符合要求,會使班級學生不滿;即使選出來的學生符合要求,這個流程和形式也不科學,因為這會讓學生相信人際關系比努力學習更重要。所以,這樣的制度會讓班級氛圍融洽,卻會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如果任由這種選舉制度發(fā)展下去,在班級事務中,會出現(xiàn)很多不同的聲音,教師的育人導向也就無法發(fā)揮作用。因此,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固然重要,但如果放棄班主任的育人主導作用,采用古希臘式的“直接民主”也是有問題的。
二、審辯式教學的育人范式
綜上可知,時代轉型下班主任傳統(tǒng)管理方式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要想逐一破解這些難題,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育人觀念,而審辯式教學就是新的育人范式的不二法門。審辯式教學是為解決“三無課堂(無主體、無抉擇、無生活)這一阻礙立德樹人目標實現(xiàn)的瓶頸問題,整合了從孔子、蘇格拉底到現(xiàn)代腦科學等前沿學科研究成果,在教學、學習、教師發(fā)展三大領域運用審辯式思維,通過尊重主體、賦能主體、成就主體的方式,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育人范式”(如圖1)。
審辯式教學倡導的尊重主體、賦能主體、成就主體的方式也可以應用到新時期班級管理中。那么,應該如何按照審辯式教學的新理念來指導班主任工作呢?審辯式教學的“育人金字塔”在某種程度上為班級管理提供了一些理論上的啟示和抓手(如圖2)。
班主任要想解決當前管理中的困境,可以結合審辯式教學的育人范式和育人金字塔的理念去管理班級,促使班主任工作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接下來,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具體理念和管理措施。
三、審辯式教學視野下的特色班主任管理
1.以“見賢思齊”取代“畫大餅”,重拾學生信心
“畫大餅”式教育短期內或許能促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但是時間一長,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因為看不到希望而逐漸失去奮斗的動力。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按照審辯式教學所倡導的賦能主體的思想去發(fā)展主體。那么如何賦能主體,進而達到發(fā)展主體的目的呢?在班級內樹立榜樣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讓學生見賢思齊。給“好學生”重新下定義,在此過程中尊重后進生,從后進生的視角思考如何才能成為榜樣,進而讓大家見賢思齊,達到發(fā)展主體的目的。對學生進行表揚時,不僅要表揚成績好的優(yōu)秀學生,同時也應該經常表揚進步的學生,以此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此外,還應把班干部作為榜樣來樹立。班干部既是班級名片,也是班內標桿,班干部一定要挑選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擔任,此舉就是要鼓勵學生見賢思齊,激發(fā)主體向上的動力。
2.建立班級德育量化考核系統(tǒng),全方位考核學生
從本質上講,“家長式”管理引發(fā)的“校鬧”以及“廠衛(wèi)制度”式監(jiān)控引發(fā)的班級不和諧都是由于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與學生和家長的標準不同所致。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fā)生,讓班級管理更加科學化、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班級應建立德育量化考核系統(tǒng),用德育量化考核系統(tǒng)來公正、客觀且全方位地評價每一個學生。
德育量化考核系統(tǒng)應涉及成績加分(指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獎勵分)、進步加分、退步扣分、周周清、違紀扣分、參加活動加分、獲獎分、宿舍考評、衛(wèi)生考評、兩操10項,這10項分別由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生活委員、衛(wèi)生委員和體育委員來統(tǒng)計。評價的加分項中,個人學習成績、獲獎和紀律等方面占6項且賦分較多,以此讓學生認清自己的本職工作是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人格精神、公平正義感和自制自律的行為規(guī)范;宿舍考評、衛(wèi)生考評、兩操和參加活動4項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集體意識。
通過這樣一套德育量化考核系統(tǒng)的評價,一方面喚醒并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公共精神。
3.采用痕跡化管理,避免古希臘式“直接民主制”的尷尬
班主任工作每每到評優(yōu)評先時焦頭爛額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依據,情急之下有的只能采用古希臘式“直接民主制”,但該做法往往又容易引發(fā)學生對品學兼優(yōu)導向性的忽視,轉而把重點放在人際關系上。為此,通過痕跡化管理,記錄學生日常生活,引導學生見賢思齊的做法極為重要。
什么是痕跡化管理?痕跡化管理就是讓工作的每一個步驟和過程都留下記錄。痕跡化管理還可以理解為對管理痕跡的管理,即對實施管理時所做的記錄、圖片、電子檔案等進行收集、分類、歸檔、保存等,以備今后查考。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要通過設置班級記錄本的方式來落實痕跡化管理。在班級記錄本中,每位學生都應有自己的一頁,班主任讓學生來記錄自己參加活動、獲獎和違規(guī)違紀等情況。通過這樣的記錄,一方面是為了班級今后評優(yōu)評先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達到了尊重主體、賦能主體和發(fā)展主體的目的。
4.教室里手握戒尺,辦公室手拿糖果
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要有為中華之復興而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牢牢記住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這是我的孩子”。在管理學生時,要秉持“尊重主體,賦能主體,發(fā)展主體”的思想;在教育學生時,要牢記適當懲罰是手段、心中有愛是前提。學生在行為習慣出現(xiàn)不當時給予懲戒,行為習慣有所改善時應叫到辦公室給糖果、香蕉等,讓學生了解老師賞罰分明。
作為一名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這個職業(yè)的基本要求,只要教師努力提升自己、成就自己,相信學生會認為遇到我們是他們人生中的一件幸事。那么,班主任應該有怎樣的素養(yǎng)呢?李鎮(zhèn)西老師說:“做最好的老師必須具備童心、愛心、責任心;具有專家、思想家、心理學家的情懷。”班主任承載著一個班級學生的未來,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激勵學生,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識,為此班主任們需要做到心中有目標、身邊有榜樣、行動有反饋,以此引領學生通過優(yōu)化主動選擇,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本文系山西省2021年度課題“審辯式教學視野下的高中歷史深度學習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GH-2109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周宏.審辯式教學[M].陜西人民出版社,2020.
[2]宋潔,朱霞.高校輔導員工作痕跡化管理必要性與技巧芻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08).
[3]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2020.
郭龍飛 趙二艷? ?山西省介休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