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昆琨
摘 ? 要:為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學校可在德育教學中利用榜樣的力量不斷鼓勵學生奮發向上。在教學中,通過結合學生實際,教師應以身作則,堅持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幫助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榜樣;學校應發揮主陣地作用,爭取社會的支持,借助群體力量將榜樣的作用內化為道德教學的重要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方式,提升學習態度。
關鍵詞:榜樣力量;學生素養;德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06-0040-03
一、榜樣教育
(一)榜樣教育的概念
榜樣是指教育者通過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對象身心素質的分析,利用優秀人物的行為、思想、素質和能力來影響他人,讓他人發自內心地去模仿,從而努力培養自身的高尚品質。這個過程不僅包括有總體目標的、有規劃的、有組織者的教育,而且包括教育者行為的啟示和引領。同時,榜樣教育可以自主抉擇教學方式,即有意識地采取和效仿某種教學模式。在這個含義上,榜樣教導工作不僅是教師傳授經驗的過程,而且是接受對象接受教育的過程。隨著人類社會主體地位的不斷提升,確定和接納其他主體的過程將會顯得更加重要。
(二)榜樣教育的內涵
1.榜樣教育是一種教育活動。教育性強是榜樣教育所特有的,因為榜樣教育不僅是學校的正式活動,而且是一種社會活動。
2.榜樣教育既是一種方法,也是一個目標。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和共產黨的宗旨決定了榜樣教育的主要目標是滿足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人民的全面發展。因此,需要從方法和目標兩個方面來理解榜樣教育,以充分認識榜樣教育的價值,并使其在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中發揮出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榜樣教育的本質
示范性是榜樣教育的本質。第一,示范導向就是快速區分榜樣教育與其他教育的明顯特征,其目的性更強、現實說服力更好;第二,榜樣教育的榜樣導向體現了社會發展的本質要求,因為榜樣教育是加強民眾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學校德育的重要性
(一)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
當今復雜的文化對中國青少年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給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帶來了很多問題,同時也使技工院校對學生的德育教學變得十分復雜。眾所周知,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可見,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企業的未來發展都直接受到技工院校德育教學成果的影響。
(二)對學校發展有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學生專業技能和知識的培養是技工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需通過課堂和實踐活動來實現,然而,對學生在成長關鍵時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規范的培養卻遠遠不達標。這種“不負責”的行為與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相悖。由此可見,學校想要培養好學生,就需要發揮德育在技工院校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對學生發展有重要作用
如果技工院校不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道德培養和正確的引導,技工院校學生畢業后就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企業的需要,便不能具備生存和競爭的能力,甚至會成為社會和國家健康發展的阻礙。相反,如果技工院校在加強學生良好風氣的培養和正確思想道德引導的同時,能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實現職業院校教育的目標,就可以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要,并能順利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這對于技能型、全面型人才目標的實現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目前學校學生的德育教學現狀
(一)學生基礎知識水平普遍較低
前些年,技工院校頻頻出現學生短缺的嚴重問題,為此,學校改變了招生政策,接受了許多初高中的流失生。因此,學生的文化背景與參差不齊成為在教師教學中的最大困難。
(二)學生品行整體不高
技工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著一些不良的習慣,例如課堂紀律較差、不熱愛學習等。因此,這就給學校開展道德教學工作增加了難度。
(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足
絕大部分技工院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為不足,究其原因是學習差導致初中教師“放棄”了他們,且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導致學生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使得學生認為“學習無用”,體會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因此,職業技術知識和技能想要在技工院校順利傳授,其困難可想而知。
四、榜樣形象樹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認清榜樣的作用
學生的心理狀態被悲觀主導、行為被情緒左右、三觀被社會價值影響都是學生在青春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因此,榜樣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方式與提升學習態度起著重要作用。
(二)選擇合適的榜樣
一項出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兒童研究所的調查指出:有近7成的中學生將娛樂明星當做自己的偶像;科學家在學生中的被尊敬程度遠遠比不上科技界的商業英雄;悲觀看待學校教育模式的學生超過7成。因此,公民化與人性化是技工教育模式應該具備的特點,技工院校應該將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模式作為開發重點,讓學生去接觸更多的新型教育。其中,偶像和榜樣在技工院校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學校需要向學生宣傳榜樣的奮斗歷程、生活的跌宕起伏等,以此來縮短偶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三)尋找良好的榜樣形象
1.父母。當教師教育學生要孝順父母時,需要告知學生“聽其言,觀其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應該真誠地尊重父母,并向他們學習,應盡最大的努力,把對父母的孝順之情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2.教師。學生同時還會被教師所做出的榜樣示范深深影響。在工作中,觀察、分析和評價、組織和協調工作等等都是教師必備的技能,教師在與學生的接觸中,需要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情緒變化,并以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
3.同伴。學生最易受到身邊同伴的影響,優秀同伴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成績優異;第二,具備一些特長;第三,經常受到教師的表揚或肯定;第四,具備某些領導能力。因此,教師應經常注重在課堂上向學生宣傳優秀同伴的榜樣事跡,鼓勵學生要行為得體,尤其是向同輩職業技術獲獎的學生學習。
五、榜樣教育的注意事項
(一)堅持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
眾所周知,知行一體的基本理念和原則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持久實施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思想道德意識不強,思想道德心理情感不平穩,且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因此,對學生進行行為技能的培訓是有待進一步加強的。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創建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場景,開展社區踐行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品行意志力。
(二)教師需要以身作則
教師應從嚴約束自己,處處實踐,為每個學生做好典范。同時,在榜樣教學的背景下,教師應積極向榜樣認真學習,注意榜樣的精神實質,在一言一行中走近榜樣。
六、榜樣教育的社會力量整合
(一)依靠黨員模范力量,激發學生愛黨信念
依靠黨員模范力量向學生進行愛黨知識教育,可以請當地的優秀黨員代表、學校的優秀黨員教師、學校的入黨積極分子進班發言,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向上,熱愛黨的事業,愿意為黨和國家做出貢獻;鼓勵學生爭當入黨積極分子,引導學校黨員當好先鋒、做好模范,以此發揮帶動作用。
(二)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提升教師榜樣示范力
傳統的教育模式往往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人道德行為是否受到教師的榜樣影響。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往往把模式作為一種知識來傳授,雖然將知識不斷地傳遞給了學生,但卻忽略了教育模式對學生行為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發揮榜樣的作用,首先就應該成為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為學生道德行為的提高創造條件。因此,我們要重點培養教師的示范能力。從教師自身角度而言,教師表達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個人魅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在課堂上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成為自主學習的典范,從而實現對學生人生價值的引領,并為形成優良的師德師風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學校環境、校園文化、學校精神和學校紀律作為學校主要一線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師的示范能力也有一定影響。學校要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重視教師和課堂教學,重視學校文化和學校紀律,鼓勵教師以身作則,進而促進學生道德行動的積極轉變。
(三)依靠社會支持,發揮群體力量
第一,榜樣教育模式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強大的經濟支持。宏觀層面上,資金的投入不僅可有效保證榜樣教育的正常運行,而且還能改善運行條件;第二,學校政治力量的保障決定了榜樣教育的順利開展;第三,社會文化氛圍的良好程度在榜樣教育的有序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氛圍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綜合性的社會心理,文化氛圍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各種思維方式。榜樣教育的發展需要文化氛圍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中,以順利推動學生道德行為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陸 ? 丹.尋找榜樣,爭做優秀——淺談在一節德育活動課中對學生進行的陽光教育[J].新一代,2020,25(20).
[2]郝秀麗.榜樣教育研究述評[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22,42(06).
[3]王長帥,賀新升.中職學校榜樣教育的問題與對策[A].科教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七輯),2020.
[4]陸 ? 露.中職生榜樣教育對策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