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賢
【摘? 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快樂體育理念設計排球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掌握排球技巧。排球教學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在泛化階段,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拋自夾、額前停球等方式建立排球的動作概念;在分化階段,要指導學生練習反彈抓球、行進換位,掌握排球運動的內在結構;在自動階段,則要組織學生通過快速移動、“S”行接力等游戲掌握戰略戰術,進而形成團體意識。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讓學生逐步掌握排球技巧。
【關鍵詞】初中體育;快樂體育理念;排球教學
快樂體育理念是從情感教育入手教學,是重視愛和美的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行創造性學習,要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進而形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快樂體育理念,將排球教學分成泛化階段、分化階段和自動階段,并設計相關的體育游戲,這樣能讓學生感受排球的樂趣,激發其參與興趣。
一、泛化階段,建立動作概念
(一)自拋自夾,體會發力方式
泛化階段指的是在學習某項運動的初期,學生對該運動項目還只是存在感性認知,對各種技術動作的內在規律還不太了解。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各種排球基本技巧,讓他們深入理解該動作的要點是什么,逐步解決錯誤和多余動作的問題。教師可以設計自拋自夾類游戲活動,讓學生體會排球的發力技巧。
教師設計了“猴子摘桃”的游戲,融入自拋自夾的技術動作。學生想象自己在大森林中,是一只快樂的小猴子,摘到桃子后會將桃子拋起來再接住,要避免將桃子掉落在地上,否則就會砸壞桃子。在此過程中,教師將動作要領融入其中,在拋球時要注意全手掌拋球,避免排球出現旋轉等問題,否則會影響夾接。在夾球時則要使用前臂擊球點內側部位夾住落球。在自拋自夾的基礎上,學生后續可以練習如何再發力,用墊球的方式將球拋出去。在一開始的游戲中,學生常常失球,教師要引導他們反復品味、感受,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控球效率。如有學生提出:“在拋球的時候,要注意向自己的正上方拋,避免將球扔歪。”還有學生認為:“如果球發生旋轉,那么接球時就容易彈射出去。”教師再讓學生拓展思考:“如果是對手接球,使用旋轉球是否容易讓對方發生失誤呢?”學生得到啟發,在自拋自夾的過程中也想象和對手比拼的場景,提升了
球感。
將游戲和自拋自夾結合在一起,能讓學生投入地參與到活動中,進入情境,進行反復訓練。這樣他們能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排球的發力技巧是什么,并掌握球性,為后續的排球訓練打下基礎。
(二)額前停球,掌握傳球手型
排球是一個彼此配合的體育項目,隊員之間需要相互傳球。初學者不太注意傳球的手型,常常造成傳球失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額前停球拋球的動作訓練,讓他們掌握正確的傳球手型、擊球點,并培養他們的球感。
在“松鼠采松子”的游戲中,教師讓學生想象自己是身材矮小的小松鼠,要將雙手舉過頭頂,才能采集到樹梢上的松子。學生首先雙腳開立,將球放在胸前,然后將球向上扔起來,距離頭部兩到三米。在球快要落下時,學生要用傳球的姿勢將球接住,此時球離自己的前額最好有一球的間距。在學生掌握了這種傳球方式后,教師再安排學生兩人對練,想象自己是愉快的小松鼠,在得到松子后要分享給其他小松鼠。學生采用額前停球的方式,接住球后,不要再向上拋,而是將球扔給同伴,同伴接住后也做出一個額前停球的動作,再傳回給對方。在學生的手感逐步提升之后,教師還可以提升難度,設計“盲俠接球”的活動,學生要閉上雙眼,感受手掌的力度,思考怎樣的力度能讓球上拋兩到三米,落下需要多少時間,在特定的時間點伸手接。一開始時,學生常常被球砸到,但是隨著訓練的不斷深入,他們漸漸地掌握了拋接球的技巧,接球效率也提高了。教師還可以組織比拼,看看哪位同學閉眼接球的效率最高,就被評選為名副其實的“盲俠”。
額前停球的難度可以逐步提升,一開始先讓學生自拋自接,在他們已經熟練掌握技術要領之后,再組織他們參與相互傳球的活動。這樣能讓學生提升團隊配合的效果,讓他們提升應變能力,學會更好地控制排球。
二、分化階段,理解內在結構
(一)反彈抓球,找準觸球部位
分化階段指的是學生已經熟練掌握技能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興奮度增加,不再對運動項目感到陌生、畏懼,緊張程度也適當緩解,他們的注意范圍也隨之擴大。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常常出現負面心理,認為自己已經掌握技巧,不需要多練,缺乏練習激情。教師要設計一些更深入的訓練活動,幫助他們理解排球運動的內在結構。
在排球對抗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接住向自己飛撲而來的球,一些膽小的學生常常感到畏懼,出現躲避行為等情況,影響了接球效果。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觸球位置,提高接球效率,同時也幫助學生消除畏懼心理,這樣他們就能深入了解排球運動的內在結構。在“彩云追月”的游戲中,學生將球向空中拋起,適當降低重心,雙腿屈膝,找到正確的落球點,然后輕輕地墊一次球,再用雙手將球接住。在單人訓練中,學生初步掌握了觸球動作,此后教師組織他們進行兩人一組的對練,最后進行小組“群戰”。兩小組隊員分別將球向對方陣營發去,對方隊員要靈活調整位置,不能讓任何球落到地上,在接球后向對方發球,活動后看看哪一組的落球數量最多,就是失敗者。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說說對排球內在結構的理解。如有學生認為在墊球時不要過于用力,而要輕盈一點,這樣才能讓球如“彩云”一般翩然,避免產生更大的反作用力,如果將球墊得太高,那么自己就接不住了。
通過分化階段的訓練,學生對排球動作的內在結構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們提升了運動質量,建立了動作的動力定型。教師要引導他們逐步消除動作之間的停頓、不協調等問題,讓動作變得更流暢。
(二)行進換位,練習預判能力
在排球運動中,要判斷對方落球點的位置,并進行相應的移動,這是提升排球技巧的重要方法。形成良好的預判能力,需要長期訓練,形成肌肉記憶。但是長期枯燥的訓練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感,不愿意練下去。因此,教師要基于快樂體育的思想,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讓學生練習行進換位,提升預判能力。
在“快樂果園”游戲中,學生兩人一組站立,將球放在腹部,然后一起向上拋起,兩人彼此交換位置后,再將球接住。在此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要注意落球位置,關注拋物線的形狀,揣摩球的落點在哪里,并做出相應的移動。二是要注意彼此的配合,避免在移動位置時,相互碰撞。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增加該項目的難度,讓一組學生一起運動,自主設計出復雜的行進換位步法,看看哪一組的球接得最穩當,位移的變化性最強。在游戲中,學生成了快樂的果農,相互配合,拋接“果子”,獲得豐收。為了提升難度,教師還可以讓幾名學生扮演果園中調皮的“猴子”,在同伴位移接球的同時,他們要穿梭在隊伍中搶接球。他們還要避免撞到“果農”,同時要搶奪“水果”,最后看哪一方是勝利者。這樣的游戲都很有趣,而且能讓學生在實戰中鍛煉預判能力。
在設計游戲的過程,教師可以適當增添一些競爭性強的游戲,這樣能讓學生提升參與熱情,他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排球動作的內在結構,從而提升反應能力,提高接球效率。
三、自動階段,形成有機系統
(一)快速移動,形成戰術意識
自動階段指的是學生已經能熟練掌握各種排球技術動作,在大腦中形成動力定型,構筑了完整的排球技巧有機體系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從戰略戰術和團隊配合的角度入手指導,引導他們思考該如何快速移動,調整到最佳位置,配合同伴的舉動,進而形成戰術意識。
在“傳球接力跑”的游戲中,教師先在地面上設計若干點位,學生多人一組,分別站立在各個點位上,第一個人將球傳給自己的同伴后,要快速移位,來到最后一人的后面,站在新的點位上,等待下一輪的傳球。在學生已經掌握該游戲后,教師還可以調整點位的位置,從直線轉變成圓形、菱形、正方形,甚至還可以創編更復雜的位移路線,這樣能讓快速移動的訓練更有變化性,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游戲后,學生還要參與實戰演習,分析隊員的情況,及時判斷落球的位置,快速移動到相應的位置。如有學生發現對方的球員身材都很高大,而且力量也很大,于是就推理認為對方發球、傳球一定會較遠,他們讓更多隊員站在距球網較遠的位置上,提升應對效率。對方隊員則預判到了該小組同學的想法,他們故意將球發得比較近,讓對方來不及移位,進而失球。通過此游戲,學生進行腦力比拼,感受到了排球的樂趣。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競賽游戲,讓他們結合彼此團隊的特點設計戰術,靈活運用,加以提升。這樣能構筑和諧互動而具有挑戰性的學習情境,有助于構筑快樂體育課堂。
(二)“S”行接力,滲透團體意識
部分學生在移位時會采用直線移動的方式,但是實際上,如果團隊配合默契度更高一些,還可以設計曲線位移,這樣能制造出假象迷惑對方隊員,進而提升團隊攻防的有效率。教師可以設計“S” 行接力,讓學生熟悉曲線位移。
“S”行接力墊球游戲要求學生成縱隊站立,每人手持一個球,最前面的學生將球拋起,以S形位移的方式繞過障礙物,并將球傳遞給下一個隊員,直到位移結束。在學生掌握了該運動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成兩組比賽,一組繞過的障礙物較近,而另一組較遠,每一個隊員需要繞過一定數量的障礙物,若他們無法快速搶占較近的障礙物,則需要去較遠處繞行,這樣就影響了比賽結果。學生要小組合作討論,由一些奔跑速度較快的隊員占領較近的障礙物,等對方隊員繞遠時,打時間差,將球傳遞給自己的隊員。學生需要充分了解小組隊員的能力高低,選擇合適的方案。在游戲后,再組織學生參與排球比賽,讓他們更深入地分析隊員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戰術。
在“S”行接力的訓練后,教師讓學生總結提升團隊配合的竅門是什么。學生認識到不僅要做到單人的位移速度夠快,而且還要注意和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這樣才能形成真正無敵的戰隊。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特點,基于快樂體育理論,將排球教育分成三個階段,讓學生先了解排球的基本動作,再深入了解,掌握其內核,最后合作互動,對排球運動形成系統化的了解。這樣能構筑生動有趣的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參加其他體育活動的時候,也可以遷移運用,掌握鍛煉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吳居議.快樂體育理念融入初中排球教學[J].新教育,2021(22):41-42.
[2]吳壽祥.淺析初中排球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實踐[J].小學生(下旬刊),2021(4):47.
[3]孫宏亮.快樂體育在初中排球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8):109-110.
[4]張梅英.初中排球教學中快樂體育理念的實踐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