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摘要:中職學生普遍存在自我效能感偏低的情況,這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行為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為幫助學生提升自我效能感,使他們更好地度過中職學習生涯,可從積極心理學角度,探索提升中職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進而加強實踐,“樹立信心”“榜樣示范”“關懷引導”“積極關注”是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的四步策略,在教育教學中能切實提升中職學生自我效能感水平。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中職生;自我效能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9-0067-03
一、引言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學家班杜拉所提出的概念,指個體對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個行為的期望。通常認為,人們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勵,以及如何行為往往取決于個體自我效能感的高低。
我在中職一線工作多年,在平時教學調查中發現,中職學生自我效能感普遍不高。其主要表現有:厭學情緒十分嚴重,對自身認識和自我評價都相對消極,對于未來的規劃和成功的渴望很弱,甚至產生退學行為。
積極心理學認為,當個體所處的環境和群體,包括他周圍的老師、親友能給予其最佳的支持、期待和力量時,個體就可能完成最佳狀態下的自我實現和身心成長,它強調教育教學過程應重視人性的積極方面,積極正向對個體加以引導。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針對學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各部門應主動采取措施,預防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因此,本文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提升中職學生自我效能感水平。
二、中職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
中職生的年齡在16~19歲之間,正處于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關鍵時期,各種內外因素都會影響他們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從理論上說,成敗經驗、榜樣示范、言語勸說及情感喚起是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的四個因素。
根據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我們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中職生自我效能訪談表,該表為原創,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家庭情況、教育情況、社會關系、他人評價、自我效能感情況等七大板塊,希望借此多維度了解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該訪談表納入學生的心理成長檔案。
分別對篩選出的自我效能感分數高和分數低的學生進行訪談,結合中職生心理特點和學習現狀,對中職學生自我效能感總體水平偏低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過往經驗影響
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涯大多經歷過失敗的學習經歷,容易給自己貼上負面的心理標簽。中考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嶺,沒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容易把自己當作失敗者,進入職業中學不是出于本意。加之現在社會普遍對職教有著不合理的認識,認為讀職校是最差的選擇、職校生是次品,學生們自信心受挫,對自我各方面的判斷和主觀評價都不夠積極,自我效能感低下。
(二)學業適應影響
中職時期是學生從校園進入社會的一個關鍵過渡期,尤其是剛結束中考進入職中的初始期,學生會因環境和學習風格的不同需要心理的過渡。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伙伴的地域性差別不大、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相對統一,且有教師和家長較為細致的照顧。然而在中職階段,學習和生活模式完全改變——被分配到陌生的班級,面對來自不同地域的同學,人際相處也變得復雜,學習模式也較之前完全不同。因此,升入職中后學生就面臨著適應社會交往群體及環境變化等問題。這些都要求學生具有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而這時正是不適感和挫敗感充斥他們內心的時候。這些都影響學生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和評價。
(三)目標設定影響
很多中職學生在設定目標的時候,僅限于學業方面的成就目標或寬泛的難以實現的目標,但中職學生學業落后,學習能力欠缺,實現這些目標相對困難,因此,得到的成就評價不足以促進其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提高。
如果目標設定不合實際,難以實現,容易削弱其自我評價,自我效能感提高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目前,中職學校對學生的目標設定還擺脫不了學業成績等方面的要求,這恰恰是他們的弱項。所以應設定切實可行的較容易實現的近期目標,再逐漸實現其他遠期目標,在不斷提高個體問題解決的評價動機和技能獲得的基礎上,再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四)成長環境影響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來,親子關系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而在調查中發現,大多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與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相處問題,親子關系不佳、成長環境不良,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在成長中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三、巧借策略,增強學生自我效能感
從積極心理學視角看,每個個體都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實現傾向和適應能力,積極的人格特質有助于個體采取更有效的應對策略,研究和探索人類的美德、注重人性的優點。基于此理論,結合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總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策略,以提升中職學生自我效能。
(一)樹立信心
中職學生經歷過不少學習上的失敗,體驗過太多的挫折。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或科任老師應多制造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建立信心,從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如國際商務一年級學生小雯,由于從小學習成績不好,自我效能感偏低,自進入中職以來,在學習、人際方面都比較消極退縮,在訪談過程中得知,小雯熱愛手工制作,平時喜歡在短視頻平臺上傳自己手工作品。征得小雯的同意,在一節以創新創意為主題的心理課上,老師播放了小雯手工制作冰墩墩的視頻,小雯充滿創意的想法、嫻熟的手工技巧,博得了全班崇拜的眼神和掌聲,許多同學紛紛向她請教經驗。慢慢地,小雯在手工制作中收獲了自信心,不斷提升自我效能感,在學習、人際方面也變得積極主動。后來在老師的鼓勵下,成立了班級的手工制作興趣小組,而她則自信地成了“導師”。
成功的體驗可以幫助個體提高自我認可度。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開發學生學科學習以外的優勢與能力,開展具有中職特色的活動,創造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如學生社團活動、專業技能競賽隊、興趣成長小組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獲得成功體驗,從而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二)榜樣示范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對權威的榜樣容易產生模仿行為,處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職生們,需要具體榜樣來影響他們。
先深入分析是哪些原因導致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如學業成績),再分別針對每一種表現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替代學習榜樣。通過“心靈幫扶”結對,可以讓學生向具體的榜樣學習,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自我評價。
汽車專業一年級的小凱,在自我效能感測評中分數為1.2分,遠低于常模平均分2.52分。在訪談過程中,小凱透露,自己從小就不是學習的料,壓根不想來這里學習。每天在這里度日如年好難受,想退學去做專業電競選手,自己只對這個感興趣。了解到這些情況,我們安排了一位曾經休學一學期打電競后又返校復讀的高二學長與小凱結對做“心靈幫扶”。通過結對,小凱了解到,職業電競并不是只要會打游戲、單憑一股熱勁兒就可以,它的成功還需要有很多以知識為基礎的經驗累積。慢慢地,受學長“心靈幫扶”的影響,小凱重新審視自己、重新規劃中職生活,一步步朝自己的夢想邁進。
另外,可以邀請往屆優秀的學長作為優秀的中職生代表,開展“榜樣在身邊”活動,給予學生榜樣示范。可以邀請他們回校座談,或通過媒體宣傳他們的成功事跡,通過同質性的群體,對中職學生的心靈產生有力的震動,從而發揮榜樣示范具體化的作用。
(三)關懷引導
研究表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既受到自身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取決于外界的評價因素。而且后者所起的作用更大,這與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有關——好勝心強、渴望別人的關注、情緒易受所處環境影響等。這符合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觀點,他認為他人的期望與支持是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高低的關鍵性因素,特別是對于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的在校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角色作用,正確引導學生合理歸因,如正確看待考試結果、理性看待分數等,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素質,努力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另外,還可幫助學生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做好生涯準備。引導學生思考:我將來的理想是什么?要實現這些理想,我需要具備哪些學習能力和素質?從現在開始我可以做哪些準備?其實,這三個問題剛好對應學生的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應該注意,學生所制定的目標要明確具體,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的,這樣學生就能在具體目標的實現中體驗成功,收獲經驗,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四)積極關注
從學生的心理發展角度看,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愛學習的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配合教師、踴躍參與課堂,不愛學習的學生則講話搞小動作等,這些其實都是學生們潛意識里渴望得到教師關注的表現。教師如果能夠抓住機會,利用“積極關注”這無形但實用的教育方法,對學生的表現作出有效的反饋,便能潛移默化地幫助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會計專業的小美,在專業課上表現一直不怎么突出,在自我效能感測評中分數偏低。訪談中發現,小美認為自己是不被關注、可有可無的學生,她說“已經習慣了”。在與科任老師溝通過后,科任老師自然地關注小美的課堂表現,及時給予她反饋。如某節專業課上,小美點鈔比平時快了3秒,雖然她的表現在班上不算特別突出,科任老師還是及時肯定了小美:“比上節課快了3秒,進步很大呢,平時肯定在用心練習,繼續加油!”小美很受鼓舞,暗自下決心好好學習。
積極正面地關注學生,常給予學生關懷、鼓勵和期望,使學生感到親切、愉快和振奮,對他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從而能增強學生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對于中職生來說,當他的學習目的尚不明確的時候,為關愛自己的教師而學習往往會成為他的一種外在學習動力。
此外,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收集學生的成功瞬間,讓學生直觀地獲得方法、經驗和價值體驗,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這種感覺就會成為刺激物,進一步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勇氣和信心,進而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四、結語
本文通過總結測評、訪談情況,對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進行探討,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未來我們將繼續完善,從學生自身、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層面入手,努力共同構建提升中職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教育模式。
編輯/ 衛 虹 終校/ 張 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