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文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一直非常重視高效課堂的構建,希望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小學語文學科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從以往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中不難看出,想要打造高效課堂非常困難。核心素養的提出,作為順應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體現,無論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還是能力,需要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既能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又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但具體、有效的高效課堂構建策略,還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視和實踐,希望可以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現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2-0106-03
核心素養的提出,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僅要注重教學知識點的講解與傳授,也要注重學生個人修養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要對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優秀品質進行深挖,引導學生對優秀品質進行學習,使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和健全人格的發展。而想要實現理想教學效果,勢必需要教師注重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獲得個性化的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1.核心素養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小學語文學科中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內容比較多,再加上小學生年齡比較小,生活經歷不足,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確實具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想要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勢必需要教師注重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并在課堂中注重教材以外相關知識的融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掌握。特別是伴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點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良好品質以及健全人格的培養,促使學生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那么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自然是難以實現學生培養需求的,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語文課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高效理解,受此熏陶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并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打造。
(2)有助于加強學生的道德建設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考取較好的成績,在教學中比較注重考點知識的講解,然后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對這些考點知識進行記憶,這樣一來,只要學生認真記憶背誦內容,學生確實可以獲得一個相對不錯的分數,但是卻難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以及良好學習方法的養成,學生的學習負擔非常大,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但是在核心素養下,為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教材中語文知識的同時,也會對課文中所傳達的愛國情感、思鄉情感等進行挖掘,從而借此對學生開展德育,讓學生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同樣可以獲得德育的發展,真正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在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師也會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各項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具備適應社會的較強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在日后步入社會時的競爭力。
(3)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在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師構建高效課堂,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與良好品質的養成。而這更是素質教育中所倡導的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對素質教育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高效課堂的構建并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實現的,之所以要大力追求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其有利于學生高效學習以及身心健康發展具有直接地關系。此外,素質教育的推出更提供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中,教師不再會像以前一樣一股腦地將考點知識全部講解給學生,而是會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促進學生獲得個性化的發展,對學生日后學習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在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學構建高效課堂,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能力發展以及個性化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而這也是素質教育所追求的發展目標,自然會推動素質教育的實現。
2.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缺乏有效互動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點非常多,教師為了在課堂中將所有的知識點都講解給學生,在課堂中基本屬于一言堂,教師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講即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主動性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想要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自然是存在很大難度的。但是在新課改后,新教學理念的推出使部分教師開始與學生進行互動,互動地形式僅限于向學生進行提問式地互動,雖然相比之前學生學習積極性相對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教師向學生提問的問題過于簡單或者過于復雜,導致學生互動有效性有待提升,甚至有的學生害怕被提問。再加上,教學互動的形式比較單一,除了教師提問學生進行互動之外,其他的互動方式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課堂互動的效果并不理想,自然會影響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2)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模式上有所改變,但是由于學校和教師依然比較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想要獲得理想教學效果,自然也是需要進行不斷改進的,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到學生在學習成績方面的提高,甚至有的學生還會出現成績下滑。慢慢地小學語文教師又重新開始使用傳統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又重新回歸到了呆板記憶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得非常認真,但是學生對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已經非常熟悉,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在這樣沉悶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高效課堂的打造自然是失敗的。
(3)不注重教學內容的挖掘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師都比較注重讓學生掌握生字、生詞、課文中常用的修辭手法等基礎內容,這些內容大多屬于教材中的內容,且相對比較淺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所產生的作用效果并不明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課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教師在教學中很少讓學生自主對其展開探究,而是由教師直接進行講解,且不注重借助課文情感的表達向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不利于學生德育的發展,正確價值觀的養成。也正是因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缺乏對教學內容的延伸和挖掘,無法達到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良好品質的要求,影響小學語文學科教育作用的有效發揮。
3.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1)開展合作探究教學,在有效互動中打造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要始終需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學習與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知識,所帶來的學習效果還是具有明顯差異的。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想要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一定要注重師生互動和學生互動,在保證有效互動的前提下,實現課堂教學是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教師可以開展合作探究教學,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下獲得知識的掌握與拓寬,又可以實現對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鍛煉。而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單人的力量自然是有限的,學生具備合作探究能力,既可以使同事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又可以在合作中進行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同時也真正實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比如,在對“一封信”進行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在有效互動中實現高效課堂的打造,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主人公露西寫給爸爸的兩封信內容進行概括,并分別體現了露西什么樣情感的問題展開了合作探究。學生在有效的互動下,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明白了第一封信是因為露西好久沒見到爸爸,非常想念爸爸,對爸爸產生了思念之情;而第二封信則透露著喜悅之情。通過有效互動,課堂教學目標得到高效完成,且在合作探究中更鍛煉了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2)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在親身體驗中打造高效課堂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打造,除了要讓學生高效掌握課文知識點之外,還要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提高,其是學生在日后步入社會之后所必須必備的能力。而想要實現這樣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親身體驗,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獲得學習能力的增強,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比如,教師在對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進行教學時,為了實現高效課堂的打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掌握描寫景物的方法,同時將其合理運用到日后自身的寫作當中,促進自身的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考課文作者按照四季變化的寫作順序對其景色進行描寫的方式,對學生生活的家鄉景色進行描寫。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更可以讓學生在對家鄉景色的描寫中,增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高效掌握了課文內容,實現了高效課堂的打造,在課文內容的影響和熏陶下,學生的愛鄉情感也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實現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3)引入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在創新教學方式中打造高效課堂
單一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影響高效課堂的打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當中,更好體會課文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幫助學生輕松掌握課文主旨,同時鍛煉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具有重要推進作用。比如,在對課文《小英雄雨來》進行教學時,通過對課文進行閱讀學生會了解文章主要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雨來機智與敵人周旋,借助良好的水性逃離魔爪的故事。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作者對抗日根據地兒童熱愛祖國、敢于斗爭、勇敢機智優秀品質的贊美之情,教師可以現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對電影作品《小英雄雨來》進行觀看,聲像的結合,可以使小學生對電影內容印象會更為深刻,借此教師可以在學生觀看完之后,讓學生寫一篇觀后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對角色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研究中,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體會小英雄雨來的機智、勇敢,在此影響下,幫助小學生獲得良好品質的養成,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4)注重與課外知識的融合,在知識拓展中打造高效課堂
小學階段就是學生積累知識的階段,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一些相關的課外知識,既便于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實現高效課堂的打造,還可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但需要教師注意的是,課外知識的引入中一方面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另一方面則要注重與教學內容相匹配,促使教學內容得到更好的延伸,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比如,在對“開國大典”進行學習時,由于現在小學生從小生活條件比較優越,且沒有親身經歷過新中國成立之前艱難險阻,自然無法對毛主席慷慨激昂的講話進行深刻的理解,也無法更好體會當時人民群眾激動、自豪的心情,影響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影響高效課堂的構建。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為新中國成立而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事跡的視頻,從而讓學生明白勝利的來之不易,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毛主席的講話,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課內外知識的融合,學生既高效掌握了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又實現了對學生情感的培育。
4.結語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對教學方式做出創新與改變是必然途徑,這對于教師而言是一項挑戰,需要教師具備充足的教學熱情,積極投入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的多樣化教學策略的探究中,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儲備豐富的知識量,同時養成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質與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仁基.核心素養下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學周刊,2022(17).
[2]王雅茹.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
[3]潘生銀.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
[4]吳丹妮.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20(18).
[5]李秀玲.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