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躍鳳
摘 要: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語篇教學是豐富學生英語知識、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的科學途徑。在小學教授英語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主題并采取新的學習活動,以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解讀課文內容,對課文的層次進行排序,提高學生的思維深度。本文以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為主要工具,對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提出了部分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整體提升;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1-0221-03
近些年來,各課程教育活動中教師越來越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這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指示,也是社會發展中人才發展所在。這極大地促進了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效果,有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以及學生對知識廣泛應用的可能性。在英語語篇的通識教育中,教師要把學生的思維成長放在首位,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為前提目標,在教育活動植入多元化思維引導的實踐訓練,引導學生思維的健康開拓,科學設計學習步驟,提高學生思維深度和層次,從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和思維品質。
1.語篇整體教學對思維品質的影響
思維品質是一個通俗的概念,當然也是英語學科素養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個體的思維特性。英語課程的思維質量包括許多方面,比如,區分和分析英語語言和文化中的不同現象,掌握語言文化內涵,比較分析不同語言文化;新的語言信息積累與重新構建;有效評估語言信息中的邏輯關系;有效評估不同的想法和意見,以理性和客觀的方式表達個人意見等。思維品質是各學科教學追求的根本內容,是整體素養提升的綜合表現。英語語篇閱讀對學生思維品質有很大的影響,文本復雜多樣,提供了許多的語言環境,其中包含豐富的語言知識和多種文化元素。要正確理解文本并理解其內在核心,應以多元化思維去引導,反推思維品質的提升。
2.在學生英語語篇整體教學中提高思維品質的思考
如果利用語篇整體教學改善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品質,教師必須重新定義自己的設計邏輯,厘清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思路。首先,語篇整體教學注重閱讀,在閱讀上提高對學生的指導,注重學生的靈感激發。同時,積極開展語篇整體教學活動,以教材或其他文本閱讀為基礎,不斷改進閱讀思路。有趣而豐富多彩的預讀活動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對語篇閱讀的情緒,在預讀中加強思想引導,激活閱讀前的語言組織,構建腦組織中語感系統,強調學生語篇整體預讀興趣。其次,在語篇整體閱讀中加強閱讀強度和深度,促進思維深度。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從淺到深,引導學生分析、推理和研究整個語篇中的內容,培育良好的思維邏輯,學會整理文本信息,完成由淺入深的語篇整體閱讀教學過渡。第三,關注閱讀后活動,提高思維質量。在閱讀后環節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技能、創造力和開放思維。閱讀后活動主要是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的重要作用。
3.提升英語語篇整體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方法
(1)鼓勵學生自我表達
小學生對英語的接觸很少,除了家庭教育中有目的引導外是沒有接觸英語語言發展的機會的,相對而言,他們對英語語篇學習發展的水平比較低。同時,小學生在思維發展上處于基礎期,難以建立自主意識,他們對抽象事物的理解是比較難的。雖然小學階段是培育邏輯思維的重要時期,但發展水平并不高,這對教師而言是一種潛在的壓力,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有深度,深入淺出,簡單的語篇內容是不能吸引他們的興趣。教科書通常附有直觀的插圖,以幫助學生閱讀,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對學生的理解是有幫助的,也有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語篇整體教學中,形象的內容一般包含了文本內容,但是通過圖像等形象內容能夠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受,勾起學生閱讀欲望。此外,在學生掌握到形象的知識內容后要讓學生敢于想象和表達,不斷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欲望,然后投入文本閱讀,從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
(2)重視協作學習
在新的英語課程標準下,小組協作是一種有效且廣泛應用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構建,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發展,有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發展。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小組協作的方式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彌補學生缺乏完整思維的不足,促進思維與智慧的融合,也可以在頭腦風暴和思考過程中培養思維品質。因此,語篇整體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效開展協作教學,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協作學習,創造更多的機會供學生成長,在小組合作中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在交流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3)提出問題以增強思維活力
在課堂教育中,問題是即是思考,思考即是思維發展。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課程中不去探索問題,沒有產生交流與探討,即使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但都不利于學生的成長需要,實現不了理想的教育目的。利用英語語篇整體閱讀教學改進學生學習效率,就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善于提出閱讀問題,并在增加思維活力的基礎上彌補學生思維素質發展中的不足。例如,在教授“How old are you”時,為了使語篇整體教學流暢,教師可以首先設計幾個有趣的問題,以吸引學生獨立閱讀:“Do you know how to ask someone's age is polite? Do you know how to address the older people?”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與上述問題有關,積極參與課文學習,積極回答以上問題。除了為正式課堂提問,教師還可以在閱讀結束后進行追問,追問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評估和理解課文內容,強調學生的深層次思考。例如,學習“red”之后,教師可以問以下問題: “If we want to give some examples of red things, what can you say?”,讓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和討論,并進行總結和統計,看在他們的對話中出現了多少次“red”這個單詞。
(4)使用思維導圖等工具實現多維視角
對英語語篇教學來講,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各類基礎知識的引導,更重要的是,從宏觀的思維角度讓學生去理解語篇內容,從語篇整體中去掌握主題思想,至少對各單元的主題思想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學會如何去應用。此外,教師應科學引導學生對整體框架的布置,對文章的內部邏輯進行排序,并建立知識庫之間的有效鏈接。根據事實而言,也要了解到,小學生的基礎思想薄弱,沒有自己的判斷意識和能力,直接要求其深入思考和探索是強人所難,學習質量無法保證。在這里,教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協助學生去建立自己的抽象思維邏輯,疏通學生在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搭建,促進學生分布式知識的有效組合。此外,思維導圖還具有稍微多思考的特性,允許學生發散思考。例如,當教師問“How many”時,他們應該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內容,掌握文本中的關鍵內容,掌握思維邏輯,提高思維品質。
(5)引發學生的思維風暴
思維發展的過程實際上是問題的解決過程,當然前置的一個內容就是問題的發現。思考能力是學生面對問題時的思維能力,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回顧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視其實并不多,很多時候教師承擔的是教授書本知識點職責,在思維引導上面沒有下很大的功夫。過去的方法確實有利于時間的節約,但對學生的思維方式構成障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太多的熱情。想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科學激發學生的參與性,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巧妙地設計閱讀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積極思考。例如,在“What's that?”教學中,根據本課的主題,教師可以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任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話語理解進一步安排閱讀任務,拓寬閱讀視野,確保思維質量的發展效果:“What is one thing that affects our health in the city where we live? How should we face it?”讓學生在自己的思維中去思考和理解。
(6)通過讀寫結合培養思維
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思維質量的有效途徑,在語篇整體教學中具有很好的意義,主要是因為這種方法利用了讀寫之間的無縫連接,然后通過閱讀和寫作活動鞏固基礎知識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去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對語篇整體閱讀的掌握能力。讀寫結合是英語學科在新課程要求下被重視教育行為。為了確保閱讀與寫作能夠在文本閱讀中有促進作用,就應將其與閱讀教學融合在一起,同步發展。例如,在教授“This is my mother”這一課時,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介紹自己的媽媽。在閱讀指導環節,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同類型的問題情境,可以組織角色扮演,由學生扮演媽媽的角色,再由其他的孩子做媽媽的介紹,產生更多的理解。組織這樣的角色閱讀活動更加生動有趣,有利于學生對文本閱讀的深度理解,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完成閱讀任務,激發閱讀興趣。通過問題教學法與作業任務的結合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再次做出閱讀準備,更好地激活學生的閱讀情緒,也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
4.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實現路徑
(1)挖掘整體教材主題,縱向發展學生的思維深度
低年級英語課程學習長期以來非常重視學術對基礎知識的積累,反而對學生的技能發展存在滯緩的情形,不重視學生的技能和思維創新。因此,學生習慣于輕松背誦和記憶基礎知識和知識內涵,并依賴這些文本構建語言知識,如單詞、語法等,而學習方法和思維技能培訓不足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阻礙。基于這種情況,教師要深入教材的核心思想,結合教材教學目標,科學設計啟發式思維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并訓練學生深入思考,建立思維品質。例如,在學習“Happy birthday!”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個通過講故事設計的經典童話的主題。由于學生都清楚Happy birthday!的中文意思,他們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教材部分的內容。基于此,教師問:“Why is there a birthday?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 kind of gift do you want for your birthday?”一些學生說:“The birthday party is my happiest day. I want many snacks and some toys.”然后教師做出總結,積極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主題實現。在小學英語語篇整體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主題,運用精心設計的問題,積極思考,理解課文主題,促進學生思維深化,提高思維深度,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
(2)積極創新的語篇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善于思考
現在大部分英語教學的形式是比較單一的,主要以聽說讀寫為主,在教學形式上變化不多,難以快速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影響學生參與學習的動機。因此,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既要參考新課程中提出的新標準,也要結合當下學生的實際情況,大膽創新教學方式,尋求新穎和多樣,保持教學內容的新鮮感,鼓勵學生充分參與到語篇學習中。教師要樹立合作意識,實現思維的突破,讓學生大膽去思考。在英語語篇整體教學中,教師要借鑒新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堅持創新原則,鼓勵團隊合作,建立學生的合作意識。
(3)多元化理解語篇,鼓勵學生的獨創性思維
對小學生而言,學生的個人認知不足,對自己并不是非常自信,極易受到他人尤其是教師的影響。大部分學生意志并不堅定,很容易跟隨教師的思想走。在組織小學生學習英語語篇時,教師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運用多種手段創造有利的情境,鼓勵學生以不同的方式解讀課文內容,多個角度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促進學生形成原創觀點,培養思維的獨創性。例如,學習“Where's the cat?”時,教師根據單元主題和故事情節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養寵物,寵物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樂趣,What kind of pe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們的思考,并鼓勵學生們交換想法。一名學生說:“I think cats are cute.”教師確認了學生的回答:“Well, I agree with you. What other pets do you like?”教師不斷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視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形成想法的過程中練習他們的思維獨創性。
總的來講,在小學英語語篇整體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這個過程不僅可以提高英語學習質量,還可以促進學生智力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然而,這需要教師根據學生思維的情況和思維水平去進行有必要的訓練需要,增加適當的學習計劃,創新學習方法,改變不同的學習內容,并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實現思維品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曲小楠.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J].現代教育論壇,2022(12).
[2]金朝華.在語篇教學中培養學生深層思維品質的實踐[J].英語畫刊,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