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摘 要:記敘文寫作教學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和實踐性,在中學作文教學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解決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初中記敘文的寫作教學水平,須對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現狀進行全面探析。本文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觀察實際課堂的基礎上,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策略,以期提高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質量。
關鍵詞:記敘文;寫作教學;中學語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23)06-0098-03
1 前言
記敘文寫作教學是指在語文教學中,以教師作為“教”的主體,以學生作為“學”的主體,以學生所聽、所見、所聞、所感等為主要內容,通過資料搜集、寫作實踐、反饋評價、反復修改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一種教學活動。記敘文寫作教學要求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記敘文寫作的積極性,以期提高學生思維加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欣賞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1]。語文教育的宗旨在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以滿足學生終生學習的需要,滿足學生綜合發展的需求。記敘文寫作作為一種運用國家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重要活動,在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記敘文寫作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運用語言文字的經驗,培養規范運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提升。
2 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現存問題
2.1 教師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上的不足
有些教師把教學的目標放在中考上,在中考的試題當中,記敘文寫作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與語文的閱讀和基礎知識相比,寫作進步的空間可能相對較小,消耗的時間可能相對較長,提高的速度可能相對較慢,這直接導致了部分教師不愿意在寫作教學上花費太多的時間。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開展記敘文寫作教學方法單一,依然是學生寫,教師批。學生寫作的方法也以模仿為主,“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仍存在于當今的課堂當中,常常是教師一人“唱戲”,學生很少參與其中。但是,時代在不斷地變化,知識在不斷地更新,語文教師如果不能及時地更新教學方法,將會與學生產生“隔閡”,很難跟得上學生的思維方式,甚至會阻礙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教師模式化地教學,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使學生學習興趣不足,逐漸脫離記敘文寫作教學的課堂。
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的及時反饋,科學合理的評價能夠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活動中發輝優點、彌補缺點。目前,教師對學生記敘文寫作情況的評價仍然是以個人評價為主,缺少學生之間的互評和學生自我的評價。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有些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只是快速瀏覽作文題目和首尾段落,給出的評價結果往往是一個單一的分數等級,即使有一定的評語,也是針對作文的某一個方面,缺乏全面性的反饋。這種不合理的評價方式使學生很容易產生倦怠情緒,直接影響寫作興趣。
2.2 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上的不足
葉圣陶先生曾說,一切創作靈感都源于對生活的積累。處在應試教育的大潮下,初中生面臨較大的升學壓力,根本無暇顧及生活中觸手可得的寫作素材。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有些孩子終日苦苦奮戰在書山題海之中,連睡眠都無法保證,靜心閱讀變成一種奢侈的享受,缺乏豐厚語言積累的作文怎么可能有血有肉,怎么可能不“貧血”!語言的源頭活水,就是閱讀和生活。
學生的寫作語言和詞匯比較匱乏,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一篇好文章不僅需要良好的思維邏輯和知識框架來支撐,更需要眾多貼切的詞匯和通順的語句壘砌。在當今初中生的作文中,很多文章的語言表達蒼白無力,缺乏真情實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閱讀量較少,另一方面是文化快餐養成了學生思維的惰性。學生自覺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他們跟著時尚轉,懶得去動腦,這樣久而久之就會泯滅孩子的創造力,尤其是語言的創造力,這也直接導致學生很難寫出一些有水平的、賞心悅目的文章。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只有觸及學生的心靈,才能真正發揮作用[2],但是,現在許多初中學生缺乏對記敘文寫作的興趣,甚至產生了對寫作課堂的抵觸心理。面對枯燥的課程任務和繁重的考試壓力,許多學生為了獲得作文高分,一部分學生琢磨出一套“應付”的“寫作之道”,比如買些《滿分作文》《高分作文全選》作為寫作秘籍,狂背開頭和結尾,作文里大段排比、哲理性雋語隨處可見,讓文章看似文采斐然??墒羌氉x之下,破綻百出,分明是些萬能語段的拼湊。這樣的文章矯揉造作,缺乏真情實感和清新自然之氣,與其說是作文,不如說是“作秀”。
3 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優化策略
3.1 設計合理的寫作教學規劃
教師在新學期開始之初,就應該對整個學期的記敘文寫作教學進行系統安排,只有對整個學期的教學進行“宏觀”把控,才能讓每一階段的教學開展游刃有余。學期教學規劃,最重要的就是分配教學課時,我們知道語文教學內容包括閱讀、寫作、綜合性實踐活動等多個方面,課時的系統分配,能夠讓教師在開展記敘文寫作教學的時候,做到循序漸進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記敘文寫作教學時間,適當增加記敘文寫作教學課程,是提高記敘文寫作教學效果的關鍵。
一堂完整的記敘文寫作課程,應該包括命題、準備、寫作、評改四個環節。在命題階段,教師需要引導本堂課的寫作內容,確定是寫人還是記事,是寫景還是狀物,寫作的主題應該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使主題滿足中學生的表達需求,激發學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在準備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立意、選材和構思,立意要注重堅持正確的思想品德方向,選材要注重材料的積累、分析與比較,構思要注重腹稿的安排和提綱的表達。在寫作階段,教師要把思考推敲時間留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創作空間,讓學生體驗創作的快樂。在評改階段,教師要明確作文修改是提升作文質量的捷徑,是作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教師要采用多種評改方式,讓學生不僅能夠“知其然”還能夠“知其所以然”。
3.2 采用多樣化的寫作教學方法
采用情境式教學法。記敘文強調抒寫自身的體驗和感受,強調細致生動地描寫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因此,情境的創設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至關重要。李吉林老師認為,情境式教學就是從“情”與“境”的關系出發,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場景,激起學生熱烈的情緒,以提高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3]。采用情境式教學法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產生想要表達的熱情。例如在統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寫作專題中,對于秋季景物的描寫,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入秋意正濃的校園,讓學生在親身感受中,在實際觀察中,抒發自己的感受,描寫其內心的體驗。
采用發現式教學法。語文教師作為記敘文寫作教學的引導者,最重要的就是把“發現真理”的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寫作活動的主導者。發現式教學法強調教師為學生創造探索發現的外部條件,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真理”。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優質記敘文,讓學生自主閱讀,在教師沒有提示的情況下,由學生發現其優點與不足。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點評并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發現進行寫作構思。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圖片資料等寫作素材,讓學生們仔細觀察相關內容,完成記敘文寫作任務。發現式教學法的使用,意在激發學生思考和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自我探究材料的熱情,激發學生對記敘文寫作的興趣。
采用合作式教學法?!蔼殞W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記敘文寫作雖然是一個“個體化”的活動,但是在學生之間廣泛的合作與討論,同樣能夠使學生開闊思路、集思廣益。比如在開展“如何寫好記敘文開頭”這一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明確記敘文開頭的幾種類型,如開門見山、設置懸念等,讓學生圍繞這些內容,合作討論這些開頭適用的場景及其使用的策略等。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進行思想的碰撞,激起寫作的火花,加深寫作的感受。合作式教學法的使用,能夠讓“靜態”的教師講授的寫作課堂,變成“動態”的學生合作的學習過程,對學生寫作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
3.3 開展豐富性的寫作教學活動
走進生活,培養寫作興趣。生活是寫作的重要來源,從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才能激發寫作的靈感,才能開啟寫作的源泉[4]。學生在寫記敘文的時候,總是想模仿別人的內容或借鑒他人的事件,因此寫出的文章往往缺乏細節,難以打動人心。教師在記敘文寫作教學中,要善于讓孩子們基于課堂而走出課堂,進入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去,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觀察生活中優美的景色和風俗人情。開展社會性的實踐活動,教師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帶領學生參觀游覽一些名勝古跡,或者讓學生“就近取材”深入校園生活,增加學生的見聞,拓展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體驗游覽中產生寫作的欲望,增加寫作的興趣。
以讀促寫,培養寫作習慣。教師要想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首先要從提高閱讀能力入手,重視學生在課堂內外的閱讀情況,教師在引導學生學好教材里的文章外,還應該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書目,鼓勵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名家名作。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邊讀、邊寫、邊思考,學會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好詞好句,堅持養成記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在閱讀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領悟課文抒發情感的方式、學習作品闡明道理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將學到的方式方法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中[5]。教師要鼓勵學生將生活中的小事記錄下來,將學校、家庭中獲得的見聞記錄下來,鼓勵學生恰當地運用“時尚新詞”,現在畢竟是網絡信息時代,一些諸如“逆行者”“光盤行動”等詞匯廣泛流行,如果能正確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這些詞匯,也會讓人耳目一新。
3.4 實施多元化的寫作教學評價
記敘文寫作教學的評價,要堅持以正面評價為主。一篇文章的完成,往往花費了學生許多心血,教師在評改時,除了要指出學生在寫作上的不足之外,更要發現學生文章中的亮點,對學生給予一定的認可,讓學生在心靈上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鼓勵性的評價、正面性的評價在學生記敘文寫作的評改中有著重要作用,善于欣賞學生、善于肯定學生是提高學生寫作動力的重要源泉,是增強學生寫作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正面的評價應該涉及文章的各個方面,包括記敘文的基本格式、人物形象的具體描繪、事件情景的細致闡述等,教師從多角度的正面評價能夠讓學生增強寫作的信心,獲得精神上的鼓勵。
記敘文寫作教學的評價,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芭膶崬樽魑慕淌谥?,作文的評價是記敘文寫作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就需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堅持教師評、家長評、學生評,力求作文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作文的評價不應該是教師一個人的責任,學生作為記敘文寫作的主體,應該積極參與作文的評價活動。家長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是增強學生和家長聯系的一種重要手段,為了提高評價的效果,家長需要了解評價的目的,清楚評價的要求,但需要強調的是,家長參與記敘文寫作的評價,不應該是一種強制性的要求,而應是一種自愿活動。
記敘文寫作教學的評價,要堅持評價手段的多樣化。網絡時代的發展,逐步豐富了我們的評價手段,使作文的評改方式也跳出了書面和口頭的形式。在記敘文寫作教學的評價環節,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部分佳作,讓學生在直觀有趣暢所欲言的氛圍中和老師共同完成評價任務。語文教師還要定期在班內舉行征文大賽,將優秀的記敘文展示在班級的“習作展示欄”中,讓學生相互觀摩、交流、評價。
4 結語
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教學的質量關乎整個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記敘文寫作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通過開展豐富的寫作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記敘文寫作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國家語言文字的能力。記敘文寫作的能力是初中學生必備的能力,所以教師要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的教學活動,合理的教學評價,提高學生記敘文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曾怡平.淺談初中記敘文的寫作教學[J].科教導刊(上旬),2018,10(12):172.
〔3〕李吉林.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陳柯宇.中學生記敘文寫作方法與技巧淺議[J].文學教育(上旬),2019,15(03):118-119.
〔5〕高行亮.記敘文寫作教學應拾級而上[J].中學語文教學,2017,39(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