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軍年
摘 要:在初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師能創新和應用科學高效的項目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物質知識,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文章介紹了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的概念及特征,闡述了項目式學習法對初中生高效學習物理知識的作用,從創設情境、合作交流、有效評價等幾個方面深入論述了初中物理教師要能用好項目式學習法,幫助學生深入探究項目任務,深入領悟物理概念與定理,培養學科能力與素質。
關鍵詞: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4-006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4.020
項目式學習法是一種比較新型的學習模式,契合初中物理學科的本質特點和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是初中生學深、學透物理知識的關鍵策略。這一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運用,是對傳統照本宣科式教學方法的一次重大變革,也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之舉。項目式學習法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需要教師能夠深入研究,把握其本質要義,然后加強落實和引導,這樣才能保證項目式學習法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概述
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指的是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以各種項目為載體,激發初中生的主體性,促進其融入教學活動,發展其思維,進而使其在實踐、體驗過程中有所收獲。項目式學習的基礎是設計高質量的任務,以任務為基礎,引導學生在探究任務的過程中能對教材中的知識點產生深層次的認知與理解。在探究任務的時候,項目式學習法會幫助學生透過物理知識領悟到其背后的深層次含義,實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具有的鮮明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探究性
之所以在初中物理學科課堂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根本原因是以項目任務的探究為導向,學生能結合已經掌握的物理知識與實踐能力,去探究項目任務的答案。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實現了對物理知識的高效學習和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質量培養。為此,探究性是項目式學習的第一大特征,也是整個項目式學習的關鍵要求。為了實現這一要求,需要教師設計的項目任務本身具有很強的探究性,進而為學生尋找到合適的任務探究方向與路徑。
(二)協同性
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更強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有力協同,這一點是項目式學習法的主要特點,也是項目式學習法區別于其他教與學模式的關鍵因素。為了高質量完成項目任務,需要學生加強合作,能以集體的力量與智慧去完成任務,教師也要適時與學生互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互動過程中則要扮演好輔助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在這一特點下,項目式學習法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才能推動班級學生的整體進步。
(三)多樣性
這里的多樣性主要指的是作品的多樣性,保證了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可以完成不同的實驗或者實踐作品。當前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中涉及的作品主要包括產品制作、操作體驗、調查研究等,有效地豐富了任務的類型,保證了作品的多樣性。正是因為項目式學習法中涉及如此多樣的作品,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參與項目式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多種教學。
(四)開放性
項目式學習法中,完成項目任務的路徑并不唯一,問題的答案也并不唯一,所實施的評價標準也并不唯一。正是因為任務的開放性,可以引導學生多層面、多角度地思考和完成任務,也正因為評價的開放性,可以促進學生多種成長的可能性。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任務的時候,要始終立足于開放性的要求,將可能的教學要求、目標全部融入項目任務中。
二、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運用的作用
(一)有助于豐富教學過程
不同于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在項目式學習法中,學生不是單純的傾聽者,而要積極完成教學任務,包括實踐任務、課堂小實驗、問題探究等。這就推動教師教學跳出傳統教條式教學的局限性,可以帶領學生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去完成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開展實踐活動,保證教學過程的豐富多彩。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另一方面使學生有了深入理解物理知識的契機。
(二)有助于體現學生課堂教學主體性
不同于傳統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當仁不讓”的主角,項目式學習法中需要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探究小組,自主擬定完成項目任務的方案,自行完成相關的項目任務。所以,在整個項目式學習法中,學生是推動教學的主角,教師扮演著引導者與輔助者的角色。正因為突顯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愿意思考,更樂于探究,不僅能高效完成項目任務,還能收獲更多的知識與更高的素養。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初中物理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將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物理思維、物理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這些素養的培養依靠單純的理論化教學難以實現,但是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可以有效實現。例如在實驗項目中,學生需要創新實驗步驟與環節,能不斷探索實驗新路徑,目的就是實現對學生科學探究素養的培養,使其能夠積極地學習和感悟未知的知識。又如在學習各種實用性生活物品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感悟到物理知識對于社會發展的巨大意義,明白只有用好物理知識才能創造社會財富,以此實現對學生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所以,在項目式學習法中,學生不僅能高效掌握學科專業知識,還能實現學科關鍵能力和核心素質的培養。
三、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運用的原則
(一)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
初中物理教師在實施項目式學習的時候,要始終立足以生為本的原則,包括項目背景要契合學生生活實際,項目任務要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項目落實要能被學生有效駕馭等。只有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項目任務才能得到學生的支持,落實的時候才能推動學生高效地學習專業知識,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為了落實好以生為本教學原則,需要教師能深入調研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成長需求,學生能積極反饋自己的學習情況,然后由教師結合調研數據及學生反饋的數據,在綜合考慮后完成項目任務的設計,推動項目任務的落實。
(二)堅持貼近生活原則
初中物理具有很強的生活性和實用性,這就決定了教師在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時候,也需要在項目任務中積極融入生活元素,然后引導學生以自己的生活實際為基礎,去理解項目任務的內涵。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以帶給學生對項目任務更深入的理解和更高效的推進。同時,要積極貫徹落實好學以致用的教學要求,引導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去解決項目任務,學會在生活中有效應用物理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各種現實問題。
(三)堅持系統性原則
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講究連貫性和系統性,這一點是由初中物理知識的特點決定的。為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項目式教學的時候,需要堅持系統性原則,項目的各項任務之間要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是一個整體,能形成問題鏈,實現項目式學習的整體性推進。同時,在項目式學習目標融合上,也要堅持系統性原則,要統籌考慮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學科各種核心素養的培養,保證專業知識學習和核心素養培養能整體性推進。所以,任何一次項目的實施毫無疑問都是完整的,但是否能讓學生自主地將零散知識點系統化,做到由點到線,由線及面地歸一化才是項目式學習價值及意義的體現。
四、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的運用策略
(一)創設情境,奠定項目式學習基礎
初中物理教師在實施項目式學習法時,需要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直觀動態的情境中產生更高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這里的教學情境主要包括生活化情境、問題情境、自然情境、實驗情境等,其中生活化情境是將學生的生活與項目任務結合起來,將學生的生活情境引入項目任務的實施過程中。問題情境更多立足于項目任務來創設合適的情境,可以將情境作為學生深入思考項目問題的引子或者媒介。自然情境也就是將大自然中與物理知識有關的風景作為教學的情境。實驗情境指的是教師將實驗過程作為情境的資源,包括實驗過程、實驗錄像等。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深入探究和完成項目任務的動力,才能發揮出項目化學習的作用。
例如,學習“熔化和凝固”這一節內容,為了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本節知識,教師可以開展項目式學習法,通過為學生布置一個項目任務,讓學生對物質兩種狀態的轉變有深入的認知。項目任務的主要內容是探究冰與水轉化的條件,進而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具體過程。為了推動項目任務的有效完成,初中物理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然現象的教學情境,收錄一些與“融化與凝固”有關的紀錄片,如黃河冬季河水結冰、春天冰雪消融的畫面,作為學生理解本節知識的直觀情境,讓學生在有趣的自然情境中更有興趣、更高效地完成項目任務,還能對物質兩種狀態的轉換產生全面系統的理解與認知。
(二)合作交流,注入項目式學習力量
正如前文所述,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推動的關鍵力量是合作交流,引導學生組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由組長帶領組員一起探究、完成任務,在集思廣益中實現物理思維的碰撞,在相互學習中實現班級學生的整體進步,給學生提供了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空間,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群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團結協作、互相尊重的精神。在合作分組的時候,還需要科學分組,首先要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的層級,分層標準包括物理學科基礎知識、學習習慣、合作意識等;接著將不同層級的學生分配在一個小組中,保證學優生和學困生的有效組合;最后要積極引導學優生帶動學困生深入討論和學習,學習能力較強學生能帶動能力一般的學生共同探究和實踐。從而以小組合作為動力,推動項目式學習在初中物理學科的落地生根。
例如,教師在講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這一節內容時,由于本節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要積極實施項目式學習法。項目的主要內容是完成以凸透鏡成像實驗,并且能借助實驗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針對這一任務,教師要將班級學生分為幾個推進小組,每一個小組既要包括實驗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要包括實驗能力一般的學生。在共同完成實驗項目的過程中,本小組成員要能合理分工,小組成員既能積極承擔起本人的項目任務,也能積極幫助其他同學完成相關的項目任務。在集思廣益、相互合作中有效完成項目任務,推動班級學生的整體進步。
(三)成果展示,反思項目式學習成效
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項目式學習的時候,要積極實施評價活動,引導學生展示項目任務成果,對任務完成的過程以及最終的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這樣一方面評價學生最終的收獲,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教師設計出更好的任務。為此,在項目式教學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展示項目完成成果的機會,能介紹自己在項目任務探究過程中的所思所獲。其他學生充當小評委,對同學展示的成果以及探究的過程進行綜合性評價,在評價與自我評價過程中提升各種能力與素質。同時,教師也要發揮專業評價作用,從教師的角度給學生探究和完成項目式學習提出更好的建議,因為教師及時、專業的點撥對于學生高效完成項目任務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還需要系統地記錄評價結果,通過跟蹤評估,實現對學生全面的評價,并能及時優化項目式學習法的形式及內容,以保證項目式教學的高質高效。
例如,教師在講解“運動和力”這一節內容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運動與力之間的關系,可以組織開展項目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因為力的存在而改變了運動狀態的現象,并且利用教材中的知識去分析。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開展過程性評價,評估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并且能及時糾正和引導學生不正確的項目完成舉措。對于學生得出的最終結論,教師要引導學生能用實踐數據和教材理論進行解釋,其他學生能結合自己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的所思所獲,來對比同學的任務探究過程與結論。不僅能給同學提出針對性的評價,也能不斷完善自己的任務探究過程及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法的運用,不僅符合初中生的學習規律,而且契合初中物理學科知識的特點,可以實現學生學科專業知識的高效學習和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質量培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初中物理教師能把握住以生為本、貼切生活、系統性等原則要求。在落實過程中,還要能通過創設情境來奠定項目式學習基礎,通過合作交流注入項目式學習力量,通過成果展示反思項目式學習的成效。從而提高項目式學習法的質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實現初中物理新課程改革的核心要求。
參考文獻:
[1] 王婕.項目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為例[J].物理教學探討,2019(2).
[2] 付華敏.在常規歷史教學中開展項目式學習——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新探索[J].中學歷史教學,2019(1).
[3] 湯揚.基于微項目式學習的初中物理教學[J].文理導航(中旬),2022(10).
[4] 胡佳怡.項目式學習中“教”與“學”的本質[J].基礎教育參考,2019(2).
[5] 黃艷紅.初中物理項目式學習的實踐與反思[J].教學與管理,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