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數學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素養,成為了當前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活動規劃的重要目標.為了給學生的能力培養和素養培育提供更為良好的外部環境,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教學評的一體化構建,但就目前而言,該目標的實現尚且存在諸多困境.本文通過研究,提出更具有可行性的策略,讓高中數學課堂能夠走向靈動深刻,讓教學評一體化構建在課堂中得到呈現.
關鍵詞:教學評一致性;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21-0041-03
收稿日期:2023-04-25
作者簡介:劉蘭芳(1978.3-),福建省三明人,學士,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尤溪縣2020年度專項課題“新高考下如何培養學生運算求解關鍵能力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立項批準號:yxkt20057)
在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的背景下,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為頻繁,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學評一致性課堂呈現得到了全面的落實.當前課堂授課效率仍然未達到理想狀態,許多學生在脫離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仍舊無法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教師和學生也無法通過教學評價的結果分析,各自改變自身的教學活動參與狀態.因此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根據現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制定出更為合理的教學評一致性構建策略顯得十分重要,這能讓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1 高中數學教學實施教學評一致性實踐的意義
1.1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課堂教學是學科知識傳播的最重要方式和路徑,而在課堂活動中大部分學生都需要在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和協助下學習各類知識,合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但由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呈現出了教學評三要素無法一致運用,無法在同頻共振的背景下推動課堂活動展開的問題,因此許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無法給予學生更為明確的教學指導,學生通常會在學習目標尚不明確的情境下盲目地學習,最終導致教師的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現明顯的脫節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教學評價環節也就無法順利展開,評價活動所能夠呈現出的意義也就十分有限.教學評一致性構建,能夠讓學生在配合教師完成學習任務之前,就充分了解高中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和目標,并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水平以更為科學合理的計劃安排方式來學習課程知識,教師也會在基礎課程知識講解之外,花費更多的時間關注學生在數學課程知識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夠得到正確的情感和價值觀方面的引導,這能讓學生得到進一步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個人能力與核心素養均得到鍛煉.
1.2 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教師的專業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學工作逐步推進的情況下,不斷地改革,不斷地創新,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夠保障自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先進性和優勢,才能夠培養出更貼合時代發展特征的高素質人才.而想要讓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意味著教師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來發現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當前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現階段所呈現出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水平,制定出貼合教學活動實際狀況的教育教學手段和理念,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推進.教學評一致性的構建,能夠為教師的反思活動和教學實踐分析提供必要的方向性指導,讓教師在更為清晰的目標指引下,研究各類教學大綱和教學改革政策性文件,爭取讓未來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行為更貼合,讓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在學生學習質量提升方面起到促進作用.
1.3 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高中數學的課程教學效果是否達到理想狀態,與教師所選取的課堂教學切入點是否貼合學生的興趣趨向有密切的關聯.如若教師的課程構建和安排與學生心中的期待并不相符,那么學生很可能會在數學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厭惡情緒,這是不利于課堂教學目標實現和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1].但由于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
足,因此教師無法及時洞悉學生的想法,無法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課堂切入點的選取.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教育教學工作和學習活動無法處于同一頻率而引發的負面結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和學生都應當通過教學評一致化構建方式的運用,來強化師生的交流與互動,爭取讓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趨于一致的同頻共振,這是完善課堂教學切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唯有提升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師生之間的配合才會變得更為默契,教學活動才能夠順利推進,教學任務才能順利達成.
2 高中數學教學中實現教學評一致性的策略
2.1 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的關鍵
2.1.1 教學目標一體化
教學目標既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起點,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終點,以教學目標為核心來構建日常的數學課程教學,有助于進一步合理化教學行為、完善教學設計、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在學生能力培養和素養培育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指導下,設計教學目標,意味著教師不能僅僅從基礎知識習得和技能訓練方面來考慮教學目標的確立問題.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考量其所設立的教學目標是否能幫助學生鍛煉數學思維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是否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
2.1.2 評價任務一體化
在傳統的教學評價過程中,通常會有兩種不同途徑的評價方式供師生選擇.一種是通過紙筆來完成的評價,另一種是表現性的評價.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傾向于通過紙筆評價來完成這一環節任務,表現性評價所能夠起到的正面作用很容易為教師所忽略.有些教師即使會使用表現性評價方式,其評價也過于空泛,難以在學生的實際學習行為糾正和理念調整方面起到實質性的作用.還有些教師的評價與實際的教學目標出現了偏離,評價內容往往不在教學重點方面,過于著重細枝末節方面的評價[2].這樣的評價結果難以讓學生產生極大的觸動,也難以讓學生通過評價來改變個人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方式.為了能夠讓教學評價實現一體化建設的目標,教師可嘗試以教學目標為評價方向,來構建教學評價的內容,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來推動評價環節的進行.評價環節的主體選擇也應該變得更為多元,除了師生之外,教研機構學者、教學行政人員都可作為評價主體,完全參與評價環節.這能讓教學評價變得更為全面、更具深度,也能夠推動教學評價與教學目標的同頻共振.
2.1.3 學習活動一體化
學習活動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的學習活動,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得到進一步的激發,也能夠讓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在更和諧的環境下完成.高品質的學習活動還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獲取學生的學習表現以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呈現出了各行其道的趨向,這難以讓高中數學的課程教學達到理想狀態.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教師需要將學生學習需求放在首位的教學理念,來認真規劃和安排日常的教學活動.這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相比較其他學科而言,數學學科的課程知識具有明顯的抽象化特征,因此以具體情景構建的方式來推動一體化學習活動的展開,能夠進一步降低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知識的難度,在幫助學生完成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當前教學的重點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來布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最適宜的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順利達成學習目標,這是學習活動一體化措施方案落實的重要途徑.
2.2 教學設計的具體步驟
2.2.1 以目標為核心推動教學活動評價的同頻發展
在一體化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所使用的評價方式和活動設計理念,應當要與之前確定的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因此教師在不同模塊的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所選擇使用的不同評價模式和評價方案需要與教學目標保持高度一致.從這個方面來看,教師在教學評價設計模式的選擇與革新方面的應用,并不是隨心所欲的,教師需要依照之前確定的教學目標,合理地設計教學評價方式,并依照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方案,來合理構建教育教學活動.爭取讓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切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經驗,在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目標,評價和活動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模式,能夠讓教中有學、學中有評的課堂教學更具內在邏輯性,課堂教學的條理會變得更加清晰.
2.2.2 設計有憑有據的科學性教學目標
在教學評一致性構建的過程中,教師可嘗試逆化教學目標設立的過程.即以教學過程本身作為目標來實現,弱化教學目標達成過程的功利化特性,并在教學目標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教學活動落實的可行性和學生學習活動完成的可行性,結合當前最適宜的教學評價方式和手段,來豐富和充實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立應當完全以課本中教材為核心,教師還應通過課程改革過程中學生能力素養鍛煉和發展的需求,來規劃教學目標設立的重要方向.
2.2.3 圍繞教學目標制定貫穿始終的教學評價任務
從人才培養的大前提出發來看待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不難發現,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天賦和能力存在明顯的差異化特征.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需要具有一定的個性化趨向,不同學生都需要在各自能力和水平的基礎之上得到進一步的突破.以這一目標來規劃制定出的教學評價環節,也應當具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征[3].因此完全以成績來衡量學生日常課堂學習質量優劣的教學評價方式并不可取,教師應當以更為個性化的教學評價手段來評價不同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態和學習質量.
2.2.4 根據評價任務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前面已經說到過,教學評價的最重要目標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合理調整個人的學習狀態,讓教師貼合實際來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因此日常的教學活動也需要在教學評價任務的針對性影響下,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教學活動不應當僅僅只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獲得,教師需要不斷嘗試創新教學活動模式,爭取讓教學活動更貼合學生的審美意趣和興趣特征,教學活動需要在內容選擇和涵蓋范圍上得到突破,讓學生夯實基礎的同時拓展思維,訓練各方面的能力,這是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構建的重要趨向.
參考文獻:
[1] 許彬城.關于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研究的思考[J].高考,2020(16):167.
[2] 陳文文.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課堂構建策略[J].新智慧,2019(16):86,112.
[3] 吳紅麗.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研究的總體路徑與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9(01):2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