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惠
摘 要: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習慣養成和性格發展的重要時期,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該階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可以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數學教育階段應培養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能力、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思維。將趣味游戲教學模式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本文主要分析了趣味游戲教學在小學課堂中的重要意義,對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游戲教學;有效做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4-0183-03
趣味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富課堂教學內容,有效落實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推動小學教育的創新發展。小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薄弱,學習的動力主要來源于興趣,通過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具體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同時有助于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1.趣味游戲教學在小學課堂中的重要意義
(1)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都在處于初步成長階段,對周圍抽象的事物沒有較強的自我認知能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是通過學習興趣來激發的。在小學課堂中引入趣味教學模式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在建立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上有助于教師從多角度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教學方案的針對性。傳統教學模式下以教師作為課堂主體,對相關基礎知識進行單向傳輸,無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學生被動接受教師講述的數學基礎知識,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無法產生自我思考,對一些知識點做不到融會貫通,這種教學模式會增加學生學習的盲目性,也無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在新課改要求下,學校的教學要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應用趣味性教學的方式豐富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對小學生而言,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可以加深學習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也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知識挖掘理論的自我意識,讓學生在產生興趣的基礎上,通過自我主觀意識的驅動,提高數學能力、培養數學思維。
(2)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結合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很大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積極,主觀能動性差,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常會產生恐懼心理和畏懼心理,利用數學趣味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趣味性教學要求全體學生參與到相應的教學活動中,利用趣味教學模式可以讓積極性較強的學生帶動積極性差的學生,讓全員參與到游戲和教學環節中,以此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吸收知識的效率,也能幫助教師能夠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角的度量”一課的教學為例,在實際教學中,筆者首先根據課本內容讓學生對角這一概念有個初步的認識,在講解“角”之前,讓學生對“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有個初步的認識,在引入“角”是由兩條射線組成這一概念,讓學生對“角”產生初步的認識。在“角”的度量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應用量角器等工具,將趣味教學引入該課程中,其具體形式是在學生初步掌握課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通過剪紙的方式剪出自己喜歡的角,并分析剪出來的角的類型和具體的度量方式,以此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角”的裁剪到“角”的度量人,再到“角”的講解,整個流程都由學生自主完整,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理解課本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能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主動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由此可見,想要將小學趣味游戲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講解基礎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擺脫課本知識的束縛,根據具體的知識內容靈活應用趣味教學模式。
(3)落實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
傳統模式下都是以教師作為課堂主體,單方面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灌輸,該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學生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將趣味游戲教學引入小學課堂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落實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通過策劃、組織、指導教學游戲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小學數學趣味游戲教學的有效做法
(1)深入了解學生,選擇合適的趣味游戲
小學數學趣味游戲教學活動的策劃、組織,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全面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接受知識點的能力,將游戲和教學相結合,制定科學、合理、適應性強的游戲模式。同時,小學數學教師要明確制定趣味游戲教學模式的目的,其主要作用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而教學游戲模式是否符合學生心理訴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要通過教學效果、學生課堂表現等一系列方式進行評價,以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和調整教學方案。通過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和溝通,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提高趣味游戲教學方案的適應性,值得注意的是,應用趣味游戲教學模式并不意味著要脫離課本內容,小學教師應該在教授課本基礎知識內容的基礎上選擇與課本數學基礎知識內容聯系緊密性大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方式,不能局限于課本知識內容也不能完全脫離課本內容,由此可見,選擇合適的趣味游戲教學模式是落實該教學方式的前提和基礎。
(2)合理控制時間,將趣味游戲與課中練習相結合
利用趣味游戲數學教學并不是要求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游戲,要合理控制游戲時間和小學數學理論知識教授的時間,小學課堂的教學時間只有40多分鐘,教師必須合理控制游戲時長,在課堂中首先對課本內容的基礎內容進行教授,讓學生在掌握相關理論基礎理論知識概念的基礎上,開展趣味游戲活動。小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較差,教師必須加強課堂紀律和游戲活動的管控,將游戲時間將游戲時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學生將過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游戲中而忽略了基礎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材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備課之前首先要以課本內容為基礎,策劃具有針對性的趣味游戲活動,合理控制游戲時長,把控好基礎知識、概念講授、趣味游戲活動、課堂練習之間的時間占比。在具體教學中,首先要引入“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件直線叫作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平行”這一基本概念,在講解過程中要考慮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通常情況下課本的知識內容具有嚴謹性,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要將書面的話術轉換為學生易于理解的語言形式,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可以利用剪紙活動讓學生剪出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形狀,加深學生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讓學生通過手工活動了解平行四邊形對邊、對角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該類趣味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剪刀、紙片等教學材料,教師要在上一堂課程結束之前讓學生準備相應的材料,或者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由學校下發相應的材料,避免浪費課堂時間。此外,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足,教師要考慮趣味教學活動中的危險因素和安全隱患,不能組織具有危險隱患的教學活動。
課中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游戲教學引入課中練習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中,單純對乘除法采用筆算方法進行練習,則練習課就非常枯燥,趣味性不足,學生的興趣也不高,計算中錯誤也容易出現,此類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對后續學習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將趣味游戲引入上述課程練習課中,并通過優化游戲流程,使趣味游戲的作用有效提升。具體做法為:先設計9張游戲卡片,在卡片上分別寫上0~9數字,再把所有卡片裝入盒子中。游戲規則為:將學生每4人分為一個小組,一個組中1人負責抽數字,一人用抽到的數字隨機組成一個三位數和一個兩位數,然后由剩下的2名學生計算,抽數字的學生和拼數字的學生負責對計算結果進行檢查。每組計算10道題,哪組最先完成且正確率最高即為最終獲勝組。比拼結束后,對獲勝的小組進行獎勵或班級加分。然后教師對小組比拼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包含計算方法、書寫格式等。將趣味游戲引入小學數學練習課中,課堂從枯燥乏味的筆算練習變得更有趣,學生的積極性更高,尤其是在計算正確后,學生的成就感提升,在獲得獎勵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更高。對小學中高年級段學生而言,愛玩是天性,且這一階段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比較嚴謹,通過游戲很容易增強其計算能力,在游戲過程中思維也得到鍛煉,從而更樂于解題。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網絡技術的持續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常情況下,小學數學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材中主要包含大數認識、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學習、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條形統計圖等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將相應的知識點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增加學生對基礎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有些內容在生活中不常見,在大數的認識這一章節,在教學目標制定中需要學生認識數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的具體應用場景,明確億以內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該課時的教學難點在于很多大數不常用、不常見,學生無法在生活實際中有清晰的認識相關概念,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視頻展示、圖片展示的方式讓學生明確計數單位的基本概念。例如,北京天安門廣場總面積有44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0000人聚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以此加強學生對這些數字概念的理解,通過視頻、圖片展示的方式可以增加畫面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降低學習難度,在提高學習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觀看大量的關于“大數”的圖片之后,想到百萬、千萬等概念時腦子里就會與相應的圖片內容和具體場景建立聯系,有助學生更好地轉換不同大數之間的計量。
(4)利用情景教學與生活實際相互聯系
小學數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數學的教學應該從實際、有趣的和學生已有知識相聯系的素材出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起討論、引發思考,在解決實際生活中相關問題的同時去掌握性知識,學習新技能。例如,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章教學中,教師不能局限于課本教材中的案例,在講解完基本知識概念之后,引入情景教學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將相關知識點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創設情景,提高學生將兩位數的除法應用于生活實際能力。教師可以提出“全班有45個人去春游,每個小組分為15個人,總共可以分為多少個小組?”或者“全班45個人去春游,分為3個小組,每個小組多少個人?”通過類似的實例轉換可以加強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的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和已經了解的相關知識建立聯系,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畏懼心理和恐懼心理,幫助學生自信,建立自信和提高學習興趣是加強小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習效率的主要措施。
3.結語
綜上所述,將趣味游戲教學模式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落實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題的教學理念,在該教學模式開展中要深入了解學生接受課堂理論知識的能力,選擇合適的趣味游戲,同時要合理控制游戲教學、理論知識教學、課堂練習的時間占比,通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馮玉琴.淺談小學數學趣味游戲教學的有效做法[J].天津教育,2021(09).
[2]袁海燕.小學數學趣味游戲教學的運用[J].中外交流,2020 (01).
[3]高曄.趣味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22).
[4]蔣靜.趣味游戲,讓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更有效[J].數學大世界,2021(10).
[5]沈永青.趣味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