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妍
摘? ?要:兒童作為學習的主人,是所有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根據兒童認知思維的獨特性,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將英語繪本作為學習材料,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繪本教學,幫助學生積累英語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 ? 繪本教學? ? 兒童哲學
英語繪本作為兒童最喜歡的讀物,既可以帶給兒童接觸大量英語知識的機會,促進兒童語言技能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又可以促使兒童形成優秀的閱讀習慣,為兒童的終身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教師應在兒童哲學的視角下,基于對兒童學習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的分析,充分尊重兒童的自然性、多樣性和創新性,組織兒童進行高品質的英語繪本閱讀,為兒童開啟英語世界的大門,讓兒童體驗成長的快樂。
一、依據兒童的自然性,創設英語繪本閱讀環境
自然純真是兒童的本性,也是兒童認識世界的基礎。在進行英語繪本閱讀訓練時,教師要依據兒童的本性,進行閱讀情境的創設,從而迅速引起兒童的共鳴,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兒童參與閱讀的動力。
(一)聯系現實生活,創設繪本閱讀環境
現實生活是兒童所熟悉的,蘊藏著豐富的學習資源,為教師創設英語繪本閱讀環境提供了支持。教師在組織兒童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時,可以聯系現實生活,選用生活中的素材,結合繪本的內容和主題,為兒童閱讀繪本布置適當的環境,引發兒童的閱讀興致,促使兒童廣泛獲取信息,全身心投入閱讀、深度思考,形成對繪本內容的獨特理解。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 Unit 5 Seasons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繪本The Snowman,并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在開始閱讀之前,筆者借助拍攝的冬季雪景布置班級環境,并提問:“Look at these pictures. Which season is it?”學生看到這個場景,輕松給出答案:“It’s winter.”“Yes, it’s winter, and it is cold. What can we do in winter?”在隨后的繪本閱讀中,學生閱讀興致高漲,積極參與了英語繪本閱讀。
教師聯系現實生活,選用合適的素材、資源,創設適宜的繪本閱讀環境,能夠滿足兒童的閱讀心理需求,吸引兒童全身心參與英語繪本閱讀,讓兒童在繪本閱讀中獲得進步。
(二)立足兒童實際,營造繪本閱讀氛圍
兒童因年齡不同、生活環境差異,在知識信息、學習習慣、思維態度等方面存在明顯不同。兒童個體的差異性,是開展英語繪本閱讀的基礎。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感染兒童,引起兒童強烈的好奇心,讓兒童產生求知欲,從而形成內在的繪本閱讀動力。教師可以依據兒童的實際情況,運用各種直觀便捷的教學手段,營造適合兒童的閱讀氛圍。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 Unit 1 I like dogs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繪本Midge In Hospital,并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生看到繪本封面,紛紛提問:“What happened to Midge?”并迫不及待地閱讀繪本故事,閱讀興趣大大增加。
教師立足兒童的實際情況,巧妙借助各類教學設備、教學工具和資源,營造輕松安靜的繪本閱讀氛圍,促使兒童積極參與閱讀過程。
二、尊重兒童的多樣性,探討英語繪本閱讀主題
兒童在知識基礎、能力結構、思維認知、情感態度等方面往往呈現出多樣性,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組織兒童探討英語繪本的主題,必然得到多種多樣的答案,這有利于加深兒童對繪本內容的理解。
(一)開展多樣閱讀,把握繪本閱讀內容
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能增強兒童在閱讀中的學習自主性,使兒童可以更好地完成繪本閱讀任務。教師在組織兒童開展英語繪本閱讀時,需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和思維方式,設計合適的繪本閱讀形式,從而促使兒童輕松高效地閱讀英語繪本。
例如,在教學了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 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繪本Lucky the Goat,并提問激趣:“Read this picture-book and find the key.”學生快速閱讀繪本,并找出了繪本內容的關鍵。隨后,筆者給予了學生自由交流的機會。學生通過自由閱讀繪本,暢談閱讀過程中的真實想法,鞏固了英語知識,訓練了語言能力。
教師基于兒童的心理特征,借助當代教育技術的有利條件,組織兒童開展不同形式的英語繪本閱讀,能夠引領兒童感受英語繪本的精彩,體驗閱讀的快樂。
(二)組織深入探討,挖掘繪本閱讀主題
探討英語繪本的主題,是對兒童進行英語能力訓練的有效方式,也是促使兒童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的極佳手段,更是培養兒童良好思維品質的科學方法。教師在組織兒童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時,需要緊密聯系繪本故事的主題,利用精心設計的問題,組織兒童進行不同形式的探討交流活動,促使兒童完成信息共享,實現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 Unit 6 My e-friend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繪本I Want a Friend。學生快速瀏覽故事,并對故事進行簡要概括:“The Little Princess wants a friend and at last she made good friends.” “Why did the Princess want a friend?”筆者趁機提問,引發學生思考:“She is so lonely.”“She wants share happy with others.”學生在自由的表達與交流中,形成了對主題的深刻領悟,受益匪淺。
教師設計形式多樣的閱讀交流活動,圍繞英語繪本主題引導兒童展開深入、自由的探討活動,能夠促使兒童對英語繪本主題形成深刻的思考,從而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獲得思想觀念上的進步。
三、關注兒童的創新性,展示英語繪本閱讀成效
(一)提供多種方式,呈現繪本閱讀成果
繪本閱讀成果的展示,是兒童表現自我的機會。教師在組織兒童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時,應有目的地為兒童搭建展示閱讀成果的平臺,激勵兒童創造性地展示閱讀成果,從而使得兒童積極分享閱讀體驗,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 Unit 6 Colour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繪本Discover Colours: pink。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積極分享閱讀后的收獲:“Some things are pink, such as paint、bird、clothes,and so on.”學生在自由交流中鞏固了英語知識,提高了英語綜合能力。
教師利用各種便利的教學媒介和互動平臺,組織兒童進行有關英語繪本閱讀的精彩展示,能夠激發兒童的語言創造能力。
(二)搭建自由平臺,提升繪本閱讀效率
繪本閱讀是個持續的過程,自由的展示平臺可以讓兒童處于放松的狀態,并形成對繪本內容和主題的再思考和再創造。教師組織兒童進行形式多樣的展示與交流,能夠促使兒童積極互動,激發兒童的表達欲。
例如,在教學完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 Unit 4 My family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繪本Got a Job。學生在閱讀后自由交流:“I have a happy family. My parents love me very much.”并展示了全家福。另一個學生說:“When my parents are in ill, I usually take care of them.”筆者肯定了學生的表達,并鼓勵學生更多地用英語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師創建的繪本閱讀交流平臺,能夠促成兒童的自由表達與相互交流,加深兒童對英語繪本的理解,優化繪本閱讀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瑞云.英語繪本閱讀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2(23):36-38.
[2]常美榮.淺談英語繪本教學與兒童哲學[J].校園英語,2018(38):101-102.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白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