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鷺華
摘 要:自主探究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數學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需要注重應用自主探究教學法,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和實踐,同時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也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文章旨在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希望能為初中數學教育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7-0158-03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許多學校和教師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對華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的內容分析和實證研究,本研究將探討在初中數學中如何利用如自主探究教學法、實踐活動和多樣化的學習資源等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時,本研究也將探討教師在自主探究教學中如何發揮引導作用。
1.數學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在學生數學學習中的作用
(1)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數學學習中,自主探究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要求學生主動地發現數學問題、分析數學問題并解決數學問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問題時,他們需要憑借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在此過程中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思維和創造力,從而能提高初中生在數學邏輯方面的獨立思考能力。
(2)促進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發展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數學自主探究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進而發現問題之間的聯系和規律,從而提高對數學知識的邏輯知識和學習能力,并能高效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3)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
數學自主探究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過自主探究,學生能夠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動力,這能促進學生通過自我發展意識提高自身的學習成效。
2.自主探究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1)自主探究教學法的定義、特點和優點
自主探究教學法是一種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教學方法,通過給學生提供問題、資源和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促進學生的知識轉化、應用和創新。自主探究教學法的特點主要包括: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注重學生的實踐探究自我能力和自我發現;通過提供學習資源的有效性支持學生的學習動力。自主探究教學法的優點為可以促使學生進行知識轉化,培養創新能力。
(2)自主探究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一,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研究人類思維和認知活動的過程和機制,為自主探究教學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習是一種知識的建構過程,學習者通過不斷思考和反思,將新的知識和經驗與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對比、分類和整合,從而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而自主探究教學法通過提供學習問題和資源、方法,行之有效地鼓勵學生自行思考和探究數學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第二,教育學。教育學研究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和效果,為自主探究教學法提供了理論支持。自主探究教學法正是符合這種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
第三,學習理論。學習理論研究學習的本質和規律,為自主探究教學法提供了理論依據。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認知過程,學習者需要主動參與學習,并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而自主探究教學法提供了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和調整認知結構的環境,學生可以通過探究、實踐和思考,逐步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中。
3.自主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
(1)自主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具體實踐
第一,教學設計。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法,首先需要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提前設計好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任務,為學生設置探究問題,提供討論材料等資源,并為學生提供探究數學問題的啟示和思想指導。同時,教師還應該傳授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方法和數學意識以及思維方式,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獨立見解。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結合課堂內容,具體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組織和設計,通過設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加科學合理、行之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展。
第二,教學策略。自主探究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教師在選擇教學策略時要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地成為數學課堂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啟發式教學、問題驅動教學和情境教學等策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課堂組織紀律,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教師還要適時給予學生問題分析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及時好調整思路,糾正他們出現的錯誤,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2)自主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和劣勢
自主探究教學法有助于學生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意識,通過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學習和探究問題,自主解決問題,也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效地幫助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數學問題中解決問題,提高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應用能力。自主探究教學法也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學習能力的提高,能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自主學習意識,但對缺乏數學學習動力和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來說,在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自主探究教學法也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設計和組織能力,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支持和指導。此外,自主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需要合理控制課堂進度,確保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探究任務,同時也要注意課堂紀律和管理,防止學生探究時間過長或課堂秩序混亂。
(3)提高自主探究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效果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自主探究,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策略,如啟發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數學學習能力動機,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自信心。優化教學設計,能使自主探究教學法更加有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更加具體、實用的探究問題和任務,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參考材料和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在自主探究教學法的實踐中,教師需要及時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果,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反饋。在實踐中,教師還可以借鑒其他學校或教師的先進經驗和實踐,了解其他教師如何運用自主探究教學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學習其中的優秀經驗和方法,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4.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實踐策略
(1)啟發式提問
啟發式提問是一種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提問方式,通過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并得出結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進行啟發式提問。
第一,提出開放性問題。開放性的問題具有很強的思考價值。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整理成為具有開放性意義的話題并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圍繞開放性的問題展開自主探究和思考,從而幫助學生發展數學思維能力,提升數學意識、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通過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能激發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和探究。例如,給出一個問題“如何用一個方程組表示兩條直線的交點”,鼓勵學生探究不同的解法。這個問題涵蓋了課堂教學的重點,學生想要分析與解決這個開放性的問題,就需要借助教材對課堂內容展開自主探究學習。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后,也就代表學生能通過自主探究突破課堂學習重點,這個過程便是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取知識的過程。
第二,注意問題引導和興趣激發。課堂提問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認識到數學學習興趣對初中生的重要性,明確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會積極主動地開展自主學習,才會開動腦筋解決數學問題。對此,課堂提問要抓住初中生好奇心與好勝心強的特點,借助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內容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實踐中,教師需要注意問題的引導和激發興趣的方式。例如,提出“你能否找到一個與你家窗戶大小相同的矩形,計算一下它的面積是多少”這個啟發性的問題,能夠建立課堂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鼓勵學生從生活出發探究課堂內容。這樣的問題能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對學生產生啟發和引導的作用,引導學生從生活實物出發探究數學內容,進而能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教師在啟發性提問的應用中不能強制性地指導學生進行探究,而是要讓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指在小組中,學生共同合作完成一項探究任務,相互協作,共同探究。教師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和學生探討和討論問題時,能確保最大限度提高初中生對數學的自主探究的興趣,從而促使初中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并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當前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如果將數學課堂完全交給學生獨立探究,會在很大程度上挫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想要借助數學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需要以合作探究的形式進行過渡。合作探究中既有學生分工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有學生共同思考探究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方式能循序漸進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一,小組交流討論。小組討論主要針對課堂上比較小的問題。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可以將重要的數學問題拆分為小問題布置給各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小組討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并提高初中生的合作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在小組討論的環節過程中,學生通過分享自己對數學問題的想法和看法,互相傾聽和學習,能更全面地掌握知識,并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小組討論還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互相啟發,共同成長,從而更好地應對學習中的各種挑戰。
第二,分工合作探究。分工合作是合作探究中的重要環節。分工合作中學生首先需要各自承擔相應的學習任務,自主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學習內容。在小組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不同的特長分配每個學生的任務,讓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出優勢,獨自完成探究任務。然后,再將各自完成的任務分享給小組中的成員,由小組內的成員共同探究交流,解決分工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在實踐中,需要注意組織和指導學生的小組討論和分工合作,鼓勵學生主動交流和協作,及時給予指導和支持。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避免出現不公平和不和諧的情況。這種分工合作既能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又能通過合作的形式彌補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不足,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5.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非常重要。通過實踐與研究發現,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對此,需要教師重視初中數學教育中的自主探究教學,應用適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合適的方式,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和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歐莉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01).
[2]郎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策略探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3(02).
[3]韓健.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