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蓮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要求學生利用理性思維學習的學科,對學生的理性思維有較高的要求,其需要學生具備數學的邏輯性和學習思維.文章基于理性思維發展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探討,以期找到更多適合的學習方式及途徑,旨在幫助學生發展理性思維.
【關鍵詞】理性思維;高中數學;數學教學
理性思維發展下的高中數學學習對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就現代化教育的發展來說,只有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實現高效學習.高中數學學科強調邏輯性,對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具有較高的要求,學習難度較大,更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同時,學生需要發展自身的理性思維使其在實際學習當中得以體現.
一、理性思維定義
理性思維是指在正常思維狀態下對預期效果所產生的一系列現狀,為了達到預期效果需要進行多種假設,并且實施具體的行為.人們在生活和學習當中經常需要體現理性思維的重要性,通過大腦思考將預期需要實施的行為付諸實踐.理性思維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同時可以體現較強的實際特征.理性思維作為人類在發展時體現出來的特性,可以幫助人們更加清晰地掌握自然規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將理性思維以不同的教學形式滲透給學生,學生也需要學會以理性思維的思考方式掌握多樣化的數學理論和實踐知識.數學學科本身具備極強的邏輯性,特別是高中數學課程知識的難度較大,學生利用理性思維的方式掌握數學邏輯,可以更快獲得相關數學知識的線索.
理性思維的一大特點就是需要人們經過客觀的推斷和思考解決問題,其與主觀的思考形式存在較大的區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處理問題的效果.在研究理性思維時,有學者提出了:理性思維即沒有感情的存在這一觀點,認為理性思維的體現需要通過對理論的推斷得到符合科學的理想結論.雖然這一觀點尚未完全得到證實,但是這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能夠體現出來,教師通過對數學理論知識的教學即可引導培養學生形成理性思維.
二、高中數學教學與理性思維的關系
在我國近幾年開展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越來越多家長關注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情況.然而,很多高中生受到自身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限制難以完全掌握數學知識要點,在解題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錯誤.基于此,大多數高中數學教師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理性思維之間的重要關系.
就兩者之間的關系來說,可以說高中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途徑,也可以說理性思維能夠有效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效果.在高中教學當中,教師要將教學重點放在三角函數、立體幾何中,這些教學內容都需要利用大量的數據或者圖形轉換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理性的分析模型.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能通過教學實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理性思維,讓其形成按照規律看待問題的思維形式.對于能夠利用理性思維解決數學問題的學生來說,其可以在數學知識縱向發展的過程中發展自身的思維.因此,理性思維不僅可以幫助高中生樹立理想的學習目標,并且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當中相互促進,從而提升高中數學學習效果.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未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仍在踐行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以教師課堂教學為主,課下題海戰術為輔,對學生實行灌輸式教育.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未將學生作為主體,高中數學課堂缺乏互動性和靈活性,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導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弱,數學核心素養未得到科學有效的鍛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無法實現自主學習、高效學習.然而隨著我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對于高中生的數學素養也在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教師需要不斷探索科學創新的數學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新的高中數學解題思路和學習方法,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科學的訓練,引導學生探索并應用高效簡潔的解題思路,提升高中數學習題的解題效率.
四、基于理性思維發展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路徑
(一)學以致用
學以致用主要是讓學生對自己已經學習的知識進行充分利用,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體現,充分發揮數學學習的價值.高中生的理性思維大多已經成形,其在學習當中可以靈活運用自身的思維對不同形式的數學知識進行轉變.但是很多學生在進行理性思考時還是會遇到較多的問題,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這種現象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產生較多障礙.比如,在進行“圓與方程”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對該章節的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初步了解圓的方程的表現形式,提前熟悉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其次,引導學生對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進行觀察和分析,提升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最后,在本章教學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對“圓與方程”的知識點進行適當的拓展,引導學生對空間直角坐標系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探索和學習,對高中數學的知識點進行科學的聯系和有效的梳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高中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讓其對復雜的知識進行分析,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實用性較強的生活化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思維鍛造

(三)規劃解題思路,有效培養理性思維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理性思維的重要性,重視對學生該項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將理性思維的鍛煉與高中數學知識進行科學的融合,培養學生形成理性思考的學習和解題習慣,使學生在學習和解題的過程中,厘清思路,快速地抓到學習重點和題目考核的核心知識點,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和解題效率.另外,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在學習和解題的過程中,進行客觀冷靜的思考,將理性思維應用到實踐中去.
比如,“基本不等式”的相關習題題型靈活多變,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實踐理性思維,認真思考等號成立的條件,對于基本不等式的核心知識點和解題技巧進行靈活的應用.
(四)做好數學學習指導,有效培養理性思維
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切實養成理性分析問題的習慣.教師需要為學生做好科學的引導和訓練,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密切的觀察,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維模式,及時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部分學生的解題習慣較差,讀題時粗糙馬虎,審題不仔細,囫圇吞棗,在未理解題目本意的時候就倉促下筆解答.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為學生演示正確的審題方法和解題思路,監督學生養成正確的、科學的解題習慣.
比如,教師可以鍛煉學生對于“基于函數奇偶性求解定義域”類問題的解題思路,先鼓勵學生對試題題干中給出的條件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再為學生進行演示或者邀請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上講臺,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逐步幫助學生尋找最簡便的解題思路,抓住解題重點,讓學生認識到解決此類問題必須先證明函數的奇偶性,對給定的函數表達式進行轉變和計算,才能最終得出正確的答案.
(五)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培養理性思維
教師在對學生的理性思維進行培養時,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便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發展自己的理性思維,從而切實提升培養效果.為了達到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充分重視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師生之間的親密程度和默契程度,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教育.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留出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指出學生分析過程中的不足,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幫助,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和綜合素養.
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教師需要將其融入整個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篩選合適的練習題,以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理性思維.教師需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練習題的難易程度,嚴格控制訓練質量,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訓練,增強其思維的縝密度,培養學生養成的好習慣.
比如,在學習“數列”這一高中數學的難點知識時,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并選擇經典的練習題,針對該章節的核心重點:“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可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發展更改思維.
(六)靈活變通
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融入理性思維能夠解決學生的基礎知識問題,再逐漸讓學生融會貫通,科學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在引導學生靈活變通時,要在學生已經掌握一個知識要點的基礎上先歸納類似的知識點,再利用理性思維分析多樣化的數學學習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體現引導者的作用,循序漸進地讓學生以理性思維切入數學知識點,在其掌握難度較低的知識內容之后逐漸加大難度.比如,開展復合函數教學時,部分學生難以掌握知識要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站在理性思維角度分析明確復合函數也是由普通的y=sin x函數經過變化得到的,對普通函數靈活變通歸納出的新知識內容.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七)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形式在很多學科教學當中都有應用,高中數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發揮自己的理性思維,在小組討論當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及知識總結能力.比如,在開展“圓錐曲線”這個章節的教學時,學生可以在小組討論中對橢圓、雙曲線及拋物線的表達進行探討,對公式及定義進行分析,還可以結合學習小組其他學生的思維.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熟練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還可以加強學生對難點的理解及鞏固效果.
(八)回顧反思
有效的回顧反思可以讓學生具備更加強烈的理性思維和感知能力.高中數學知識不僅難度較大,教師的教學進度也比較快,對于學生的理性思維體現來說是一大考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多次犯錯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幫助其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習能力.雖然部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較強,但是其在解答復雜的問題時,還是容易出現思路不清的情況.教師需要讓學生對常見的典型例題進行拆解分析,讓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不斷回顧反思,明確解題要點,從而在答題的過程中提高準確率.
結 語
理性思維的發展對于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有較大的推動作用,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解題方法與思維培養,提高學生的可操作性.教師還需要不斷滲透理性思維教學,加強學生對解題方法的整理,提高理性思維的實用性.在高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在傳授理性思維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理性思維的重視程度,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長.基于理性思維發展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中學數學,2018(13):26-28.
[2]王焱.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1):63.
[3]王文彬.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5):22.
[4]周建軍.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06):102.
[5]萬水淼.大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研究[J].才智,20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