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林莎莎

【摘要】數學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初中教育工作也要進行持續改革和完善,要對思維模式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與新課程改革有關要求相匹配,從而為提高初中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初中教師的教學效率,提供重要支持.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將跨學科的項目化教學法更好地融合進去,以此為切入點,有效地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從而為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依據.本文針對項目教學概述進行剖析,并對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跨學科項目化教學的實踐策略等內容進行探討,以期對初中數學整體教學質量有所提升.
【關鍵詞】大概念;初中數學;項目式學習
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學通常采用的都是較為死板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所以在現實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將跨學科項目化教學方式更好地結合起來,從而打破常規的教育方式,用跨學科項目的有關內容來引領整個教育進程.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利用項目教學方式,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在對項目進行探索和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具體的項目解決活動中來,從而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1 項目教學概述
所謂項目教學方法,就是以項目為中心的一種教育模式.在初中數學實際的教學中,要更好地建立與之相對應的具體的教學項目,并將其分解為多個問題,然后對其進行探究和求解,從而將這一教學工程稱為項目教學.在項目教學開展過程中,要確定相應的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使其在選擇上具有針對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在項目教學過程中,項目不僅可以是1至2個星期的、局限在課堂上的單個主題的小型課題,也可以是多個主題相結合的課題,大型項目耗時更久,可能超過一年[1].在實際應用中,對項目教學法進行合理運用,能夠更好地打破常規教育方式,將相應的知識學習與思維實踐更好地結合,從而保證學生能夠高效完成有關項目,使學生更高效地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相應問題,并能更好地在實際項目探究中體現出知行合一的效果.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合理開展工作,實現多個專業的綜合發展,將其與課程內容更好地結合,從而達到“知識實踐”的目的.在專題教育中,注重問題、實踐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要素,通過項目教學的實施,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和能力,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 大概念統領下的初中數學跨學科項目式教學原則
2.1 問題驅動原則
在為跨學科項目設計當中,要將問題驅動基本原則充分地反映出來,要設計出更準確、更高效的問題,將其與具體的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客觀條件相融合,采用問題驅動方式,可以更好地實施項目教學[2].與此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也要利用驅動問題,來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對有關問題展開思考.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更好地參與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用跨學科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探索有關問題的興趣,在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保證整個課題可以更高效地解決,從而更好地發揮出項目問題驅動設計的藝術性、科學性和實效性.此外,還能在更大的范圍內將學生的獨立探索精神進行更好地激發,以此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3].
2.2 以終為始原則
在實施這一原則過程中,要保證有關教師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足夠的了解,掌握新課程改革的有關要求和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和相應規定,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做出相應設計和調整.與此同時,還要確保相關的項目具有多學科特性,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整個項目進程中來,從而充分地表現出充足的積極性和自主探索性.在跨學科教學項目教學中,所表現出的項目結束效果也就是另外一個教學項目的開端[4].所以,在實際教學環節中,要將以終為始的原則充分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特性.只有在這一情況下,才能夠對學生的客觀需求充分滿足,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2.3 項目過程規劃原則
跨學科項目化教學是一個持續的、各方之間進行全方位協作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將其與項目的具體內容相結合,開展科學、理性的教學規劃.同時,在教學項目實際實施過程中,也要更好地協助并指導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呈現出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為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提供了必要保障.此外,還應更好地運用各種途徑,貫徹實施家教合一理念,做好溝通與交流,從而體現出項目教學的基本目的.與此同時,也要指導學生在項目教學執行中,與相應的參與人員保持緊密的聯系和交流,在教師和家長等各方配合和協作下,為整個項目的實施和計劃提供所需的支持,更好地發揮出項目教學效果[5].
3 大概念統領下的初中數學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實踐策略
3.1 明確項目主題
在進行項目主題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確項目主題.初中數學跨學科項目式教學要將數學學科作為核心,充分體現出學科特征,從數學視角來發現并提出問題,將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能夠利用邏輯推理等數學手段來對問題求解.而其所涉及的主題往往來自初中數學大概念,單個知識點難以支持整體的深入發展.大概念是一種具有抽象性、整合性、思想性觀念,處于學科內容的核心位置,在教育過程中具有線索、整合和目標性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將其他一些不完整的知識點聯系起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 A、B、C、D和小李五人共同參加乒乓球循環競賽,已知B已經比賽2場,A已經比賽4場,D已經比賽1場,C已經比賽2場,那么小李比賽幾場?分別與誰比賽過?此類問題為代數組合范圍,而初中學生想要解決這一問題相對較難,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變思考方法和觀察角度,從數學模型角度來解決問題,用平面上的五個點示意五人,如圖1,從而可以直觀得出結論小李和A、B各比賽一場.
3.2 現實問題驅動
跨學科項目教學主要從實際情況入手,為學生的數學活動提供豐富的知識來源.從實際情境中可以提煉學習主題,進而引出核心問題.并以核心問題來驅動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完整地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并將數學和跨學科的知識與思想進行運用,以此來培養實用觀念和實用技能[7].
實際情境可以創造出一種以求知欲為動力的學習氣氛,但是并不能成為學生開展學習和探究活動的具體載體,學生要根據研究主題,提出一些以情景為基礎的探究任務,再進行一些提煉就成為項目的核心問題.好的核心問題可以將有關的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組織結構,培養學生跨學科理解能力和整體創新能力.
例如 在“身高與體重的關系”項目中,活動任務是獲取身高與體重的相關數據,并選擇適當的函數,去探索兩者之間的關系,這一任務還不屬于可以進行具體的探究的問題.經過同學們的討論,提煉任務將會其集中到更加清晰的核心問題上:(1)通過互聯網對多名初中生的身高和體重數據進行搜索,從所學到的函數中,挑選出能夠大致體現體重(y)和身高(x)的函數,并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2)收集至少50名學生的性別、身高、年齡、體重等資料,制作符合實際情況的統計表格,以檢驗函數的適用性,進而對函數模型進行修改;(3)基于函數模型,給出偏瘦、偏胖、肥胖的判斷標準,從而開展科學評估.
3.3 明確目標導向
跨學科的數學項目性研究不能僅僅為了跨學科而跨學科,它需要具有良好的目的性.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沒有清晰的目標,那么跨學科研究就會變成一種淺層體驗的活動,甚至是一種錯誤行為.所以跨學科學習要將學習目標作為重點,對學生提出符合科學標準的學習目標,并以此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果進行評估.
跨學科項目課題學習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這使得項目教學目標難以設置.核心問題的解決,本身就是主要目標,所以有必要將數學和有關的課程內容整合到問題解決的總體目標中,設置跨學科的主題學習目標.例如,繪制公園平面地圖項目,要求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是:(1)通過繪制公園中所選的特定場景的平面地圖,提出有意義的主題,適當運用跨學科知識,培養數學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2)在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的教學中,學生應用數學和跨學科知識,進行思考、總結和評價等方面內容;(3)以評估準則為依據,提升自我的思考與應用,培養出跨學科解決問題的思維與方法[8].
3.4 實踐參與
數學跨學科項目的實施要求學生通過參與實踐對問題進行探究,在實踐過程中,突破知識與知識、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壁壘,將原本灌輸式教學模式轉變為綜合實踐的深度學習.學生的數學實踐應當是一種有目標有計劃的行為,在實踐過程中,數學知識都與特定的數學素養表現存在關聯,例如:多邊形的全等、相似、中心對稱和軸對稱等.充分利用各種不同多邊形的特性,包括反射、鏡面對稱等,利用相似性等知識,制造出相應的工具,從圖形轉換的觀點來看,在實際創作中合理應用數學知識.
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軸對稱及中心對稱圖形知識,設計出具有個性裝飾物,并用它們來布置班級.然后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進行討論和交流,最終他們將得出的結論帶回到課堂上,與同學共同分享.
4 結語
總體而言,在初中數學跨學科項目教學中,教師要對其進行重新定位,添加了新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探索的空間.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創新的教學實踐來提高學生對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認識,并在此過程中積累和提煉出相應的指導策略,從多個方面對培養學生長期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進行探討,以此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明哲.在項目式學習活動中培育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跨學科的校園測繪實踐活動為例[J].廣西教育,2023(04):50-53.
[2]斯海霞,潘子璇,張成震.項目式學習視角下初中數學教材“綜合與實踐”的內容特征及改進建議——基于國內現行6版教材的分析[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22(09):30-34.
[3]金雯雯,張宗余.跨學科項目學習融入教材和教學的路徑與策略——以浙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22(07):52-57.
[4]倪曉陽,陳宇,盛偉敏.初中數學項目學習案例設計——探尋日晷中的數學[J].中國數學教育(初中版),2022(09):33-41.
[5]張霞,斯海霞.兩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基于2011年版與2022年版初中學段的分析[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3(01):8-12.
[6]江增庚.STEM理念下數學教學優化策略——以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為例[J].課程教學研究,2021(9):45-47,65.
[7]龐嵩.基于STEAM理念的項目式化學教學——以初中化學中“鋼鐵的銹蝕及其防護”教學為例[J].化學教與學,2023(9):28-34.
[8]黃少華.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教學研究——以“設計制作長方體形狀的包裝盒”為例[J].輔導員,2022(9):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