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欣
[摘要] 學生綜合素質評語是對學生學期行為表現的階段性和診斷性評價,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我發展的方向,提升教師的教育水平。為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撰寫評語需要量化管理,建立規范的評價流程;細化內容,融合客觀的真實情境;感化激勵,引導定向的發展目標;結合學科,展現個性的教育風格。
[關鍵詞] 學生綜合素質評語;量化;細化;感化;策略研究
學生綜合素質評語是班主任在學期結束時,以學校具體培養目標和學生的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綜合素質評價指標為依據,在學生具體行為表現的基礎上,運用定性語言描述方法,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表現作出階段性和診斷性的評價。在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2020年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認為,改革學生評價,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需要樹立科學的成才觀念,完善德育評價,強化體育評價,改進美育評價,加強勞動教育評價等。總之,新時代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改變以往唯成績論、唯分數論的評價理念,改善班主任評語抽象化、模式化、臉譜化的弊端,建立全面、多元、多主體的發展性評價體系。
一、學生綜合素質評語的作用
學生綜合素質評語是對學生學期綜合素質發展情況的總結和評價,能夠指導學生階段性發展,促進學校、家庭、學生的溝通。科學、客觀、真實的綜合素質評語對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學生綜合素質評語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方式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教育評價改革的主要原則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班主任評語是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期評語是學生行為、學習情況、性格品質等方面的綜合性評價,做好這一工作能推動學生自我行為習慣由外力約束向內部轉化,有效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和強化作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二)學生綜合素質評語幫助學生明確發展自我的方向
“教師評語旨在通過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和分析來精準定位、深度描述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而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我、積極主動地發展自我、規劃人生。”適切的評語既符合教育評價的理念,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促使學生準確地自我定位,樹立恰當的階段性發展目標,從而推動學生良好的自主發展和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
(三)學生綜合素質評語是提升教師教育水平的有效路徑
學生綜合素質評語并非班主任“一言堂”式的主觀編撰。評語具有客觀性、說服力和公信力,才能被學生認可,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好的評語不僅需要精細布局結構、精心篩選內容、精確表達語言,而且需要教師完成充足的前瞻性準備工作。比如,及時觀察、記錄學生的行為過程,建立過程性評價細則和體系,聽取匯總學生自身、任課老師、同學、家長等關聯人員的意見等。長期的觀察記錄過程、短期的總結評述過程對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教學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二、學生綜合素質評語的撰寫策略
學生綜合素質評語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個性品質、參與校內外活動情況及表現; 第二,學習成績及進步,以及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第三,個性特長及興趣愛好;第四,個性心理、人際交往狀況及社會適應程度;第五, 問題及努力方向。評語寫作需要依據學生學期成長過程的觀察、記錄,針對具體特點和個體情況撰寫。撰寫評語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一)量化管理,建立規范的評價流程
學生的個性特點、年齡差異、心理特征、思維方式、家庭教育等都會影響其行為方式。教師要做到對每個學生量體裁衣,實現評語的“私人訂制”。因此,量化管理,建立規范的評價流程,可以提供客觀真實的過程性材料,寫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評語。量化管理的具體方法有:
1.設置學生階段成長檔案袋
班主任在視域范圍內,務必全面地觀察了解學生,及時記錄觀察的現象、事件,積累評價學生的事實依據。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不斷地動態變化的,班主任為每個學生設置階段成長檔案袋,記錄學生的成長經歷,充實評語的具體細節,才能被學生接納認可,進而改進行為,提升自我。
2.創建學生日常表現記錄冊
日常表現是撰寫評語的基礎,教師的觀察、記錄能夠提供首要資料,但是教師的觀察視角是有限視角,不在場的時候,多少會出現盲點、斷點。而學生是彼此成長道路上的重要他人,學生自主管理和觀察記錄十分有必要。因此,班級可以建立學生日常表現記錄冊,設置考勤評價、作業評價、課堂表現評價、衛生評價、勞動評價、自習評價等多維度評價項目。值日班委負責記錄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從而實現學生課內、課間、校內的“全景式掃描”,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品質、責任意識、合作意識等。
3.充分利用家校溝通聯系本
家校聯系本是學生記錄作業,用微日記反饋當天家校學習生活情況的記錄本。因其針對性強、及時迅捷的特點,便于家校溝通,成為開展家校共育的重要載體。依托家校聯系本,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家庭的教育規劃和教育方式、家長的育人理念和意見反饋,也可以增加對學生家庭生活和校外表現的了解,進一步完善對學生的全方位認識。
(二)細化內容,融合客觀的真實情境
撰寫評語容易陷入抽象化的誤區,籠統概括,千人一面。比如,“本學期你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認真努力;按時完成老師的學習要求,表現良好。希望下學期繼續砥礪前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取得進步。”這樣的評語只寫出一類學生的表現共性,而未凸顯學生的個性特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話、空話只會弱化評語的育人功能。因此,適切的評語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應反映學生的獨特性,聚焦學生的閃光點,有針對性地提出表揚和建議。而細化描寫具體情境中學生的典型表現,可以讓評語評而有溫,潤澤學生心田。
例如,對于內向膽小、自信力不足的敏感型學生,應抓住典型情境,放大優點,增強其自信力。比如,小許同學酷愛創作詩歌,喜歡用詩化語言記錄生活感悟,分享給大家,還為班歌填詞,但性格敏感自卑。期末評語就可以抓住班級參與“班歌競唱”的情境撰寫:“班歌競唱比賽中,咱班原創歌曲驚艷四座,詩意進取的歌詞讓人贊不絕口。謝謝你為班級留下的精彩瞬間,愛寫詩的你有少年情懷,也有少年浪漫。堅持寫下去吧,時間會沉淀出更美麗的詩篇。”
深入人心的評語具有典型性和情境性特征,因為學生需要被看見,需要被認可,需要被尊重,從而達成自我實現。如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所言,人除了滿足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還有高層次的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細節內容越具體,情境越真實,學生的尊重需求越能得到滿足,從而更好地促進個人理想、抱負、目標的實現。
(三)感化激勵,引導定向的發展目標
教師評語是一種欣賞性評價,教師評語以肯定學生優點特長為主,不直截了當地指出學生的問題,不用強烈的詞語去要求和批評學生,而是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不像分數那樣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對學生來說,教師評語就是師生之間的一次情感交流,讓學生感受到富有人情味的陶冶,同時也讓教師的包容在評價中得到彰顯,使得評價更加便于學生理解。根據近期抽樣調研,筆者請任教班級42位學生圍繞初三上學期綜合素質表現進行學期自評,學生主要圍繞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成效客觀地評價,絕大多數學生點出學期表現的缺點和不足,少部分學生著重肯定自己的進步,同時提出下階段的努力方向或愿望目標。學生有自覺清醒的認識,但自我否定和批評較多。究其原因,學生一方面有渴望進步提高的內在發展需求,潛意識里希望改善缺點與不足,另一方面有獲得老師、家長認可的成長期待。因此,積極鼓勵的語言可以給學生尊重,真誠明確的評價也可以給學生信心鼓勵和努力目標。
積極的教師期待及欣賞的語言評價,能夠帶給學生正向進取的精神價值,引導學生實現階段發展目標。積極的教師期待,可以理解為“貼標簽”。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人。”因為“標簽”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教師評語對學生的激勵引導作用是十分顯著的,給學生“貼標簽”,可以推動其向“標簽”所預示的方向發展。
(四)結合學科,展現個性的教育風格
教師千人千面,育人風格迥然不同。結合教師任教學科的特點及自身獨特的教育風格,采用豐富多樣的方式創新評價改革,撰寫“以生為本”的個性化評語。
1.放大個人風格,撰寫生活化情感化的評語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喜歡寬松、活潑的語言風格。生活化的評語,真摯動情,富有感染力,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關愛。然而,教師具有不同的風格類型,溫柔、嚴厲、理性、感性等,不同風格的教師有各自擅長的語言風格,針對不同的學生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面對溫暖卻自卑的學生,溫和親切的教師評語:“既有豐富的多肉植物栽培知識,又能下得廚房做布丁,非常棒!這些愛好讓生活多么精彩啊,雖然現在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培養愛好,但愛好已經融入你的血液里。希望你珍惜當下的學習生活,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砥礪前行。不念過往,不懼將來!”面對自負自傲的學生,嚴厲期待的教師評語:“你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專注聽課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你的作業態度卻讓人憂慮,龍飛鳳舞的文字阻礙更高遠的發展。莫忽略‘小,莫輕視‘微,認真書寫,認真作業,才能突破發展瓶頸,越努力越優秀!”
2.發揮學科優勢,撰寫學科特色明顯的評語
不同學科教師擅長領域不同,熟諳學科領域知識,發揮優勢,融學科特點于評語,增加學生評語的趣味性,讓學生能聽得入心,實踐于行。比如,蘇州市立達中學初三班主任薛磊老師借助化學學科優勢,撰寫期末評語:“C(石墨)=C(金剛石),看似平淡無奇的石墨,在特定條件下也能轉化為璀璨奪目的金剛石。在積極進取中,你也一定會獲得華麗的轉身,尋找光彩耀眼的真實自己。”語文教師可以巧用語言,發揮評語的文化育人價值,撰寫嵌字聯評語:“雖是文人卻帶刀,利藏草下更求義。你是一個耿直女孩,敢說敢為,元氣滿滿。要一直保持率直與好奇,與理科斗爭到底,激流勇進,難關勢必攻破!”數學教師也可以融入數字的魅力:“小數據蘊含大道理:1.01的365次方≈37.8;0.99的365次方≈0.03。每天努力一點點,化量的積累為質的飛躍;每天懈怠一點點,天長日久將一事無成。學習就從整理一道錯題、積累一段美文開始,期待你的進步!”
總之,學生綜合素質評語是重要的育人陣地,評語中有教師的育人理念、育人智慧和育人藝術。朱光潛先生在《談美》中有一個著名觀點: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看到同一棵古松,商人想到的是值多少錢的木料,植物學家想到的是形狀、色彩、自然屬性,畫家想到的是蒼翠、挺拔的古樹。評價學生表現就同看待古松價值一樣,從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發現。新時代的學期評語,教師應擴大視域,構建全面、多元的評價體系,從德智體美勞等多維度客觀評價學生,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洪席,陳平靜.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教師評語撰寫的內在邏輯[J]. 中國考試,2020(10).
[2]沙麗華,崔建京,蘭寧,等. 綜合素質評價中教師評語的特點、作用及寫作要求[J]. 遼寧教育,2019(04).
申 欣? ?江蘇省南京市鐘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