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分層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特性愈發受到重視,高中地理教師對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文章分析了高中教師如何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和需求,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地創新地理教學模式,開展分層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地理教學質量。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高中地理;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馬曉燕(1987—),女,青海省海東市第三中學。
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優勢
在應用分層教學法時,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相應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1]。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更順利地進行個性化學習,教師也可以給予不同的學生適當的支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也會隨之提高。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同一層次或者不同層次的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溝通、交流能力。
在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積累的知識量存在較大差異,同質化的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具體來說,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具有以下三點優勢:第一,可以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因為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存在差異,采用分層教學法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點設置適合學生的學習任務,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第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為在應用分層教學法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設置相關學習任務,這樣做可以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第三,可以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因為在實施分層教學法時,學生有機會在小組內合作學習、共同進步,這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具體策略
(一)編寫不同層次的學習資料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編寫不同難度的學習資料,給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資源。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詳細的學習材料和解題思路;對于基礎較扎實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提供相對深入和具有挑戰性的學習資料[2]。
以部編版高中地理教科書必修第一冊第四章“地貌”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通過測試或者提問等方式明確學生的學習水平,并據此向他們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資料。在講解本章內容時,教師需要介紹常見的地貌類型,然后帶領學生具體觀察地貌。常見的地貌類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風成地貌和海岸地貌,教師需要依次介紹這些地貌類型的特點。在帶領學生觀察地貌時,教師則需要先講解觀察地貌的順序和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嘗試。
針對地理基礎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詳細的知識點解釋、實例講解和習題訓練。首先,教師可借助微視頻向這部分學生簡要介紹知識點,讓學生自由支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并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預習,這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教師可以針對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風成地貌和海岸地貌分別錄制精講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相關概念。比如在錄制介紹喀斯特地貌的精講視頻時,教師可以講解“英西峰林”的名稱由來、喀斯特地貌的特點、地下河和天坑是什么等內容,深化學生對喀斯特地貌的認知。最后,教師可以設計相對詳細的習題,讓學生進行復習。比如為了讓學生復習河流地貌的特點,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填空題:1.黃土高原呈現出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主要成因是什么;2.在河流流動過程中,河谷會朝源頭方向伸長,這種侵蝕作用叫作什么;3.河流的溯源侵蝕、下蝕、側蝕對河谷的影響是什么。
對于基礎較扎實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材料,如相關案例研究,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分析。比如在引導學生深入研究風成地貌時,教師可以出示如下案例:亞洲東部季風區的冬季風源自中高緯度的內陸地區,攜大量沙塵而來,這些沙塵在我國西北部地區堆積,構成黃土高原。隨后,教師可以請學生結合該案例分析黃土高原黃土層的形成過程。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進行地理實地考察。在引導學生深入鉆研海岸地貌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介紹三亞海岸的地貌考察結果,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具體分析,以深化學生認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組織討論與合作學習活動
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討論和合作學習。通過討論,學生可以交流和分享知識、經驗,促進彼此進步。在分組后,教師應以某個地理概念或現象為主題,提出探究性問題,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對該主題的見解,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
以部編版高中地理教科書必修第一冊第五章“植被與土壤”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為主題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和解決問題。“看海”是指城市的內澇問題,一般來說,解決“看海”問題的重要思路是合理利用土壤的蓄水功能。在引導學生分組后,首先,教師需要向學生提供研究問題的思路,比如先了解城市內澇問題與土壤功能缺失之間的聯系,再查詢國內外有效控制城市內澇的措施,據此分析解決城市“看海”問題的方法。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與合作學習,切實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在該環節,教師需要先向學生講明展示要求,再讓學生展示成果,此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發言。如果學生在發言時出現卡殼,教師要給予學生一些點撥,引導學生慢慢說出自己的觀點,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在組織討論與合作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向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和支持,規范學生的討論和合作行為,讓學生尊重他人意見、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合理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有效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和交流思想;同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鼓勵他們主動參與討論活動、表達觀點[3]。
(三)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和學習需求,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確保評價充分發揮作用,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方法的不足之處,找到進行針對性調整的方法,同時給學生帶來成就感,激勵學生繼續學習與探索。
以部編版高中地理教科書必修第二冊第五章“環境與發展”的教學為例,教師應在此時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選擇題和填空題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據此提出激勵性評價。教師可以利用“問卷星”等線上測試工具設計線上測試題,讓學生完成簡單的選擇題和填空題。在學生完成線上測試題后,教師要及時分析這部分學生的完成情況,了解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和沒有弄清楚的地方,然后據此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當然,教師要著重表揚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同時適當對學生如何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出建議,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有信心繼續攻克難關。
針對基礎較扎實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設計應用解答題和探究性實踐項目,然后根據學生的實踐表現進行評價[4]。在教授“環境與發展”的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或者書籍搜集所在省份的規劃情況等信息,然后據此分析為什么人們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此外,教師也可以設計探究性實踐項目,以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可以“低碳食品知多少”為主題設計探究性實踐項目,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低碳食品是什么,明確如何在生活中通過選擇食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確保學生順利完成實踐項目,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以下研究思路:先了解低碳食品的概念,明白如何通過選擇食品保護環境,再據此制作當地低碳食品清單。教師要注意,在這部分學生完成應用解答題和探究性實踐項目后,教師不能僅通過學生的成果評價學生,教師要綜合分析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的表現,并據此給出評價,向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意見,促進他們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實施個別指導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教師還可以在課后向學生提供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進一步提高學習水平[5]。
以部編版高中地理教科書選擇性必修3第一章“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的教學為例,教師應在講解本課內容時向學生提供個別指導。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6]。比如在教授第一節“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后,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復習鞏固的內容,同時幫助他們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讓他們根據學習要求進行復習鞏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定如下學習目標:了解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的類型與價值,舉例說明人類如何利用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在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后,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學習要求:結合不同自然環境的特點復習自然環境服務功能的類型,理解可持續地利用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的意義。為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還可以向他們提供一些學習資源,包括課件、補充資料等,以達到引導學生自主復習鞏固的目的,切實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針對基礎較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運用啟發式問題向他們提供個別指導,以促進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發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7]。比如引導學生復習第二節“自然環境及其利用”時,教師可以提出啟發式問題,如“怎么做可以增加不可再生資源的可開采量”,引導學生在課后利用空閑時間觀察和分析具體的地理現象,然后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探究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深刻意識到,不可再生資源的總量是固定的,人類使用不可再生資源時不可超過一定的界限。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時,教師可采取編寫不同層次的學習資料、組織討論與合作學習活動、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和實施個別指導的策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提升高中地理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安輝.基于微課的高中地理分層教學思考[J].高考,2023(13):42-44.
[2]李佳欣.分層教學與整合在高中地理課堂的實踐與探索[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2(8):81-82.
[3]張慧芳.分層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22):73.
[4]王丹.分層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2019(27):126.
[5]柴方升.高中地理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167.
[6]李朋.分層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20):229.
[7]汪春菲.分層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18(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