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清



摘 要:數學思維是數學核心素養生成之根,數學學科特有的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是學習者深入思考問題時所需要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自己體會研究數學對象的心路歷程,在驚奇、征服、永恒的強大心理震撼中,領悟用數學的觀點看待和認識世界的思想真諦.
關鍵詞:生產性學習;數學思維;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的綜合素養應立足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幫助學生學會思考、體驗數學思維過程,提升數學思維品質.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時,不斷地經歷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類比、空間想象、抽象概括、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數據處理、演繹證明、反思與建構等思維過程.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推進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不管問題本身能否解決,它都會產生許多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只要教師適當點撥,學生定會有所收獲.當然,教師在課堂問題設計中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梯度設問、層層深入,盡可能讓學生努力之后獲得成功,由此激發學生思考、探究新知的更大欲求.
本文從一道數學綜合題的師生共同探究談起,根據課堂教學實踐具體展開.
簡評:太精彩了!同學們在前面探究的基礎上,在設B點坐標時稍作改進,可以更快更好地從宏觀方向把握住本題,解決起來更形象,更簡練,更震撼!同學們努力思考,不斷嘗試,使得經典永恒場景得以再現.在這里最能稱為“永恒的東西”莫過于同學們永無止境、敢于超越的探索精神了!
2 教學反思
數學教學要以立足學生的未來發展為核心,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學會學習.要關注學習的自主性、生成性和生長性,讓學生基于已有知識,主動獲取新知;自主建立知識結構,自我經歷過程體驗,自我生成系統思維;學會創新應用,培養終身發展的價值觀念、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
2.1 自主學習,計算起步
學生在解數學綜合題時往往有“看不到底”的經歷,即不能從開始到結束都能有明確的思路.不少同學遇到問題是首先看是否做過或有沒有明確思路,一旦不是熟悉的問題,就不自信,不能冷靜分析,錯失良機.這時我們告訴學生要從自主學習開始,學會思考,有什么想法不妨寫出來,寫出來與寫不出來都要去看看解題目標,也可從已知條件出發,寫出來算一算,從計算起步,學會轉化,只有這樣一步一步摸索向前,解題思路才會變寬.
2.2 合作探究,完善拓展
合作探究是讓學生在碰撞交流中生成學科思維和體驗的必要環節.學生在經歷獨立思考后,個體的原有活動經驗已經暴露出來.學科思維和體驗的生成在互相交流合作的過程中變得更清晰、更完善.為此,我們要充分保障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算的時間,鼓勵、啟發學生提問、質疑,發表經過獨立思考的帶有個性化的理解、體會、意見、看法.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同伴之間的思維交流、體驗傳遞,讓智慧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得以不斷的矯正、完善、建構,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心智發展.
2.3 親自經歷,體驗感悟
學生在經歷體驗、理解內化、重組優化、主動建構后總結歸納自然能直擊本質,如學生發現上面題目研究的臨界狀態都是函數圖象與切線的關系.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引導、評價”等方式助推學生體驗情境、反思評價、調整建構,使學生主動建構學習的過程深化為知識與智慧生產的過程,讓學生在參與知識與智慧生產的時候,對學習產生刻骨銘心的體驗,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