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殿達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教學更加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被廣泛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支架式教學能夠很好地啟發學生,為學生的思維提供支架,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助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能夠引導學生理解物理現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鑒于此,文章圍繞支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解讀。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高中物理;教學應用
物理學科是研究物質及其運動過程的自然學科,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認知能力要求較高。抽象的物理知識讓部分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吃力,導致學生產生排斥心理。與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相比,高中物理知識的內容涉及面廣、難度大,導致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物理學科的信心。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視角出發,構建高效物理教學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開展各項物理學習和探究活動。為此,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支架式教學的有效應用途徑,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熱情。
1? ?解讀支架式教學
支架式教學既是先進的教學思想,也是有效的教學模式,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制訂教學方案,激發學生潛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2? ?在物理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2.1創新物理教學方式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往往圍繞學生的成績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忽視了教學的趣味性及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支架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掌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依據教材內容構建教學支架,以便學生能夠“拾級而上”。支架式教學從學生的情感傾向、興趣特點出發,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極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及探索精神。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使其保持一顆對科學探索的敬畏之心,需要在教學方式上不斷探索,教師在課堂中應用支架式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支架增強學習動力,在頭腦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積極參與物理知識探究中,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
2.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新課程背景下,以往學生被動地學習物理知識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來解決物理問題。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深入學習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實驗探索能力。長此以往,學生會養成善于動腦思考的習慣,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進而加強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在支架的助力下,學生經過不斷學習和探索,形成多思考、多創新、多比較的思維模式,最終有效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與此同時,學生在支架的引導下完成了知識系統的構建,提升了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逐步創新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2.3豐富教學手段,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
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是隨著其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而發展變化的,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逐漸成熟,并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在物理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運用支架式教學法,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發展情況,為學生搭建不同的問題支架,不斷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探索精神,發揮支架的真正作用,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支架式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創設情境、搭建支架、獨立探索、協助學習和效果評價五個維度的內容,在支架式教學的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在搭建支架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構建理論為指導思想、以實現教學目標為出發點,這樣才能夠發揮支架的教學價值,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3?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應用支架式教學的策略
3.1搭建支架
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搭建合理的支架尤為重要,如果整體支架的搭建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偏離,就很難發揮支架的作用,為此,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搭建具有針對性且便于學生理解的目標支架,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支架的幫助下順利進入下一步的學習活動中。在搭建物理學習支架的過程中,教師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實現這一目標,物理教師不僅要對教學內容、課程標準進行研究,明確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確定本章節的教學重難點,而且應加強對學情的研究和分析,通過分析學生的測試結果,觀察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等,了解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其認知思維發展水平、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精準把握學生的實際需要,這樣才能構建促進學生發展的支架。對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發展區,立足于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以及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等構建整體支架,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支架式學習,從中獲得知識并提升能力。
3.2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融入教學活動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助力學生的學習活動順利開展。在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設計完教學支架之后,還要積極創設與其相契合的教學情境,借助教學情境的代入感,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中?;谥Ъ苁浇虒W模式的內涵,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注意以下四點:第一,創設具有真實性的探究情境。物理教師在創設探究情境時,應立足于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在聯系,融入學生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學習素材,使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參與知識的探究學習。教學情境一旦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或者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沖突,會增加探究的難度,還會制約支架價值的發揮。第二,創設與學生需求相適應的物理情境。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在設計物理教學情境的時候,不僅要指向教學內容,關注新舊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將支架式教學情境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聯系起來,而且應針對學生的認知發展區,結合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情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探究情境。第三,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谥Ъ苁浇虒W的內涵,教師在設計支架情境的時候,還應思考設計的情境是否具有啟發性,是否能將學生引入情境中,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等。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設計出具有啟發性的支架式教學情境,進而促使學生在學習情境的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支架式學習中。第四,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是內在源動力,是轉變學習態度、促進其積極思考和探究的主要動力。在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較低,主動學習的意識不足。面對這一現狀,為了保障支架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還應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參與到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中。
3.3獨立探索
在高中物理支架式教學中,教師要從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圍繞探究情境提出問題,通過主動思考、互相交流等方式,在自主學習和獨立探索的過程中,高效完成物理知識的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促進知識、思維和能力的發展。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依據新知識搭建支架,通過實驗的形式引入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順著支架的指引實現深度學習。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學生結合具體的問題提升學習效果,接下來,教師讓幾名學生代表闡述其學習結果,根據學生的反饋,教師對有所欠缺及錯誤部分進行總結糾正,引導學生在支架的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學習和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識,實現學生思維的激活。教師根據學生得出的結論做最后的總結和評價,幫助學生在支架的助力下掌握知識,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3.4協作學習
協作學習是基于支架式教學而設置的教學環節,學生通過合作和互相協助,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分享,拓展了思路,提升了學習效果。在具體教學中,學生可以自由組成小組,小組成員在3~5人之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選擇研究方法,對支架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知識學習,順著支架的指引實現知識的深入學習。在支架教學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體現知識的內涵,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合作活動,提升學習效果。
3.5效果評價
教學評價是在完成支架教學活動后,對教學中的全部知識點進行梳理和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的必要環節,教學評價也是查漏補缺的重要手段,分析教學過程中和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方式,更好地發揮支架式教學的價值。在教學評價的方式上可以選擇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模式,這樣能夠改進和優化支架教學模式。評價的內容包括對支架中新知識的理解、自主學習成果、小組協作結果點評、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等,全方位反饋教學效果和教學步驟,客觀認識到學生知識構建的不足,完善補充支架教學模式。教學評價是幫助學生在支架教學模式下對學習情況的點評與回應,教師應關注教學評價的價值,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從而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全面、科學的理解。
綜上所述,新高考政策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面臨巨大壓力,在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的過程中,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可轉變傳統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挖掘物理知識內涵,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構建有效的學習支架,最終推動物理教學高質量發展,提升學生物理認知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翁芬.支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應用[J].高考,2021(17):29-30.
[2]閆淑佳. 建構主義下支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3]周磊.“支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6):44-45.
[4]朱峰.“支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20(3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