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瓊


【摘要】數學學科作為高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數學教學的開展應以實踐性為主要目標,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分層教學是在我國教育改革進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文章介紹了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及面臨的困境,并對如何運用分層教學提出了幾點策略供一線教學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數學教學
高中生在學習數學時,經常會存在力不從心等問題,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優化傳統教學方案.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也會發現,由于許多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差,因此在課堂學習時很難與教師的教學思路相適應.這樣下去,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在現代教育中,分層教學已逐漸普及運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確定教學目標,并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概念及必要性
(一)分層教學的概念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依據學生所掌握的數學基礎知識,從學生的基本學情出發,從接受程度、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層次,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教學,首先要依據學情對學生進行分層,而學生的學情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為此,教師應該將學生看作一個富有個性、持續發展的個體,不能僅依靠教學經驗來設計教學方案,而要以學生為中心,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
(二)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其一,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化.目前,大多數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表現出了消極的學習態度,缺乏自主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意識,這對提高學習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將分層教學運用到數學教學中,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組,并根據小組的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教學策略.如,在“立體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講解,部分學生有較強的立體感,而有的學生立體感較弱,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采用分層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學.對于空間立體感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導他們自行切割立體圖形,觀察幾何體的變化,從而提高學生的立體感.另外,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鼓勵有較強立體感的學生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技巧傳授給同伴,這樣既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又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
其二,拉近師生距離.在實施分層教學時,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基本狀況,并根據不同的層次進行小組活動.在課堂上,教師要和小組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對于學習能力薄弱的學生,在學生完全掌握之前,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課后輔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不需要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只需要進行恰當的引導就可以達到目標,在他們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之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在課余時間主動接觸課外知識,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這樣既能滿足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如果有問題,可以和教師進行溝通,這樣既能讓教師對自己的知識掌握狀況有更多的了解,也能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教師要著重講解學生不理解的地方,以學生意見為參考調整教學方案.
二、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應用面臨的困境
(一)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全面
將分層教學方法運用到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并對其進行合理分層,從而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然而,在實踐中,部分教師還堅持沿用傳統的教育觀念,不能充分了解學生.在教學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不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基礎、心理狀況,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無法有效地運用分層教學法來提高教學效果.
(二)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的目標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一次成功的學習經驗,并能通過成功的學習經驗逐漸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然而,在實踐中,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難以實現.例如,教師在備課時,會盡量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盡量避免一些學生學不會或對知識無法充分理解的情況出現.但是要讓教師在一堂課上準備好幾份教案,并在一節課上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就顯得有些困難了.在這種背景下,教師要根據班內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很難將分層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三)學生缺乏獨立自主意識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通常處于主導的地位,大部分學生都是按照教師的指示和思路來完成學習任務的.如果教師不給學生布置作業,部分學生就會因獨立自主意識不強而不會主動學習,也會因此陷入一種茫然的狀態,對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向充滿困惑.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大部分學生對教師的過度依賴,使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組織和思考能力,從而使他們不能正確地認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發展特征.
三、高中數學教學落實分層教學的策略
(一)分層設計預習目標
在高中數學課上,若想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教師就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預習目標.如果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集中精力復習,讓學生能及時地掌握鞏固所學知識,并且對預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在預習階段,首先要對預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對有較高學習水平的學生來說,要對預習內容有較深的理解和領悟,能夠獨立地推導出課本上的定理和公式.例如,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在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函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制訂不同的預習目標.在預習階段,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對三角函數性質、圖像和誘導公式的理解,對學生進行劃分.教師可以引導低水平的學生,根據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為他們制訂不同的三角函數恒等變形的預習目標;而針對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鼓勵他們全面地復習三角函數的恒等變形公式;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引導他們在進行三角函數恒等變形時,熟練地運用半角公式和二倍角公式.通過這種分層教學方式,可以提高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質量及效果.
(二)分層提出教學問題

(三)分層設計學習任務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進行分組學習,并根據不同的班級,設計出不同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在教學實踐中,對于較高水平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他們安排一些困難的學習任務,讓水平相同的學生一起討論,通過思想的碰撞,來提高他們的數學思考能力;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在分配學習任務時,要注意適當地減少作業的難度,保證處在這一階段的學生能夠配合教師的工作;對于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在布置教學任務時,教師應注重讓其鞏固基礎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基本知識.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空間幾何體面積的概念”時,教師給較高水平學生布置的任務是根據體積的計算、面積的計算,還要根據教師的提問精確地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體積、面積.而在給中等水平的學生安排學習任務時,則可以引導他們熟練掌握幾何圖形的體積計算公式和面積計算公式.為此,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隨時來調節作業的難度.
(四)分層創設教學環境
對教學活動的實施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高中生普遍具有較強的自尊心,在實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若缺少良好的學習環境,則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陷入困境.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公平地對待不同水平的學生,這樣才能營造出一種融洽的、友好的學習氣氛.在不需要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一些學生可以獨立、高質量地完成作業活動和任務,所以,教師可以適當地降低對這一類學生的重視,而對那些能力較弱、成績較差的學生,則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學習過程中,這一類學生學習自主性比較差,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這樣他們的學習才能更加順暢.教師如果過分重視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而忽略了成績較差的學生,會使成績較差的學生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出現自卑感.所以,教師要給予這類學生充分的關注和鼓勵,給予他們心理上的指導,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學業成績的提升、數學能力的增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和激勵,讓他們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課后還要讓學生復習、鞏固之前的知識,溫故知新,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
(五)分層設計教學評價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若僅以統一的標準衡量,很難顧及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錯誤的教學評價方式的引導下,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可能會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從而影響后續學習進步,而且,由于錯誤的教學評價方式,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只能得到消極的評價,這無疑會影響他們的數學學習熱情,甚至使其產生棄學、厭學等諸多不良情緒.為了使評價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激發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應充分注意評價的中性原則和鼓勵原則,比如,在對學生進行解題評價時,應從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出發,分析其解題思路、判斷其解題方式是否新穎,能否一次解決多個問題.在評價階段,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作為評價指標,全面分析學生的解題過程,綜合分析所得的結果.在學生水平評估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如果學生的解題思路是對的,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逐漸地鼓勵他們去徹底地解決問題.另外,在評估過程中,教師要清楚地指出學生的不足,并鼓勵他們積極地改正,從而促進他們的數學學習.
結 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的有效性.高中數學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和“育人”的思想,把這一思想貫徹到分層教學中去,這樣才能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找到合適的教學策略,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因此,不管采取何種教學手段實施分層教學,教師都應該把學生當作教學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偉.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高中數理化,2021(S1):64-65.
[2]吳偉燕.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12):12-14.
[3]張生祥.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高考,2021(14):33-34.
[4]魏周來.談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05):75.
[5]張棟梁.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