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茹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發布,核心素養的培養成了教學的中心任務.核心素養在初中階段的表現很豐富,數學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項目化學習是在綜合與實踐課程中,新課標重點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本文首先梳理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要點,然后從“規劃主題,明確學習目標”“創設情境,聚焦熱點問題”“設計任務,鼓勵交流合作”“綜合評價,注重反思總結”等四個方面,探索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項目化學習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核心素養;初中數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后面簡稱“新課標”)明確初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為:抽象能力、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能力、數據觀念、模型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為了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培養,新課標提倡開展項目化學習,旨在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或合作互助的方式,設計合理的探究方案,找出問題的解決思路,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運用數學的綜合能力.下面,通過分析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要點,從規劃主題、創設情境、設計任務、綜合評價等角度入手,探究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項目化學習的實施策略.
1 項目化學習的設計要點
1.1 選擇合適的課題
根據新課標的提示,項目化學習的關鍵之一在于挖掘合適的主題,并以此為核心,建立多樣化的項目任務.對此,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教學問題:(1)研究的課題是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2)學生是否具備獨立解決問題或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生能否有意識地質疑?(4)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是否正確?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注意,項目化學習所針對的研究課題不必拘泥于數學學科,也可以與其他學科進行聯動,構建跨學科體系,從而有效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
1.2 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項目化學習與常規的數學教學不同,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授課方式[1].在開展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定位,由課堂的主導者變為引導者,鼓勵學生采用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的方式,主動挖掘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能否使用數學語言將問題的發現過程與解決過程正確地表述出來.由此,不僅能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還能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審視問題、觀察世界.
1.3 注重探究過程
關于項目化學習,其實施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得出結論,而是探究的具體過程.因此,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其中,問題應由學生發現,或由教師提出話題,引導學生挖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則要與提出問題的過程緊密結合,讓研究環環相扣.同時,在探究過程中,教師還要讓學生認識到一個學習的關鍵點:解決問題不只要掌握研究方法,更要了解問題的背景,發現問題的本質[2].這樣才能建立數學模型,用概念、公式精準解析問題.
1.4 明確研究意義
在項目化學習的最后,教師應當讓學生學會反思,將研究的意義進一步延伸,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在多數情況下,學生在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建立數學模型,而這些數學模型可以解決生活中真實出現的問題[3].當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就能意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逐漸養成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科學學習態度.
2 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項目化學習的實施策略
2.1 規劃主題,明確學習目標
項目化學習與常規的導學案教學有所不同,導學案教學一般在課程還未開始時進行.教師通常會按照知識要點,列舉一份任務提綱,要求學生通過獨立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方式,將導學任務逐一完成,以達到提前預習的效果.而項目化學習一般在課程教學之后,教師會通過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再讓學生結合所學過的知識自主設計合理的研究方案,通過不斷地實踐嘗試,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應當深入研讀新課標,明確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并以此為基礎,規劃研究主題,明確學習目標,為項目化學習的開啟打好基礎.由于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包含的內容較多,如果想要在項目化學習中全面兼顧,很可能導致學生出現“樣樣通,樣樣松”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遴選某幾項核心素養,規劃成核心主題,為學生的項目化學習確定主要的研究目標.
例如 教師在講解完蘇科版初中數學九下第8章“統計和概率的簡單應用”之后,可以將“數據觀念核心素養”作為培養主題,為后續的項目化學習做好準備.首先,教師要研讀數據觀念的內涵,回顧初中階段與小學階段有關“統計與概率”課程的知識點.同時,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從整體角度明確學生的發展需求.由于數據觀念下的項目化學習需要立足于真實的統計問題,進行長時間的實踐研究.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推斷、表征總結,主動跳出教材的框架,重構知識體系.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重新建立對概率統計知識的認知.其次,在選題方面,統計課程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關系緊密,還會聯系到社會上的焦點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從中遴選合適的案例,引入趣味話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綜上,教師可以將小對于學六年級學生的“體重與健康”問題,作為研究項目,并設定以下學習目標:(1)將統計學與生活相互結合,確定科學的統計標準;(2)選擇一種合適的統計圖,描述已收集的數據,并分析各個部分之間的數量關系;(3)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總結,培養出優秀的數據觀念.
2.2 創設情境,聚焦熱點問題
對于項目化學習而言,話題的導入十分重要.教師不能生硬地引出話題,強行要求學生參與研究,否則,就會成為常規的任務式教學,讓教師重新拿回課堂的主導權,這明顯有悖于項目化學習的理念.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聚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利用情境的趣味性、真實性,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4].
例如 針對以“數據觀念”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兩篇新聞報道.第一篇為美國對中小學生健康問題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小學生均存在一定的肥胖現象.第二篇新聞報道統計了我國兒童的體重數據情況,可以發現我國兒童的肥胖率逐年上升.由于報道中的兒童與初中生年齡相仿,新聞中提出的肥胖問題會迅速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思考.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與學生展開交流互動.例如,前一段時間開啟了網課教學,大多數學生習慣了居家學習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因缺乏管束,會降低自身的運動量,攝入許多高熱量的垃圾食品,進而導致自身體重的直線上升.學生可以針對這個話題展開交流,談一談自己的想法.當課堂氣氛充分“預熱”,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進一步驅動學生的思考.比如,旁邊某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即將步入初中,大家是否知道他們的身高情況和體重情況?什么樣的體重算健康標準?如何判斷這些學生的體重是否健康?由此,以問題構建研究情境,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為學生的項目化學習做好鋪墊.
2.3 設計任務,鼓勵交流合作
針對情境教學引出的研究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鼓勵學生在組內交流討論,嘗試結合所學的統計學知識,設計合理的項目方案.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加入,與學生展開互動,幫助學生審評項目細節,找出方案的不足之處.最后,各小組將設計方案上交給教師,教師從中選擇目標明確、細節完善、步驟成熟的方案,作為學生項目化學習的計劃.
例如 有的小組針對“六年級學生的體重是否健康”這個研究項目,認為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了解該小學的六年級學生一共有多少人?(2)應當調查哪些學生?(3)選擇多少名學生調查相對比較合理.從這項研究項目的特點上看,已經涉及高中數學抽樣調查的知識點.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簡單普及有關“樣本”“普查”“抽樣調查”的概念,讓學生對樣本容量、樣本隨機性等知識點產生初步的認知,充分強化學生的數據觀念.
又如,有小組針對“什么樣的體重算健康標準”設計了項目方案,認為研究過程中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體重高是否代表著肥胖?(2)肥胖的標準應當如何界定?(3)由于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如何判定這個人是胖是瘦?(4)網上對肥胖的判斷標準是什么?(5)以六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你會如何界定“身高—體重”的健康標準?(6)通過走訪小學,完成調查實踐之后,針對調查結果,應當選擇哪一種統計圖整理數據?由此可見,第二個活動項目是對第一個項目的補充.由于某些小學生屬于身體又高又重的類型,這些學生不僅不顯胖,甚至還給人一種瘦弱的感覺.因此,單從體重的數值評估學生的肥胖程度,明顯不符合研究科學.學生通過網絡,可以了解到許多判定肥胖的方法,比如BMI體重指數,以及如何根據身高判斷體重標準等等.通過討論交流,學生會發現身高體重標準法的可操作性更強.因為只需要收集數據,進行精準的計算,就能根據標準作出相應的判斷.最后,學生在應用統計圖時,可以聯系小學數學知識,對比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區別,重新溫習三種統計圖的應用要點.
綜上所述,通過學生自主設計項目化學習活動的方式,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批判思維,加強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也能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修正學生對肥胖標準的判斷.
2.4 綜合評價,注重反思總結
評價是項目化學習的關鍵環節,可以幫助教師判斷項目化學習的成效.與常規的考試評價不同,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不只以分數為標準,更要從多方面考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合作互動能力、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等等[5].以數據觀念核心素養作為研究課題,其評價標準還需要增設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總結數據的評價指標.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評價量表的方式,開展綜合評價,幫助學生做好反思總結工作.
例如 教師可以為學生發放評價表,要求學生按照評價標準,認真反思自己在項目化學習中的表現.評價表以低、較低、一般、較高、高作為標準,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從信息搜集與整理、自主探究學習、小組交流合作、問題的發現與解決、網絡工具軟件的應用、對項目統計知識的掌握情況、對項目學習的參與積極性、項目內容的合理性、項目任務的完成程度、統計圖的準確性、是否應用高中的抽樣調查知識、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對小學生的成長有什么樣的研究意義、是否習慣從數據的角度觀察生活事物等方面入手,帶領學生回顧整個項目化學習的細節.最后,根據學生的反饋結果,教師可以從客觀的角度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找出研究學習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幫助學生做好查缺補漏.
3 結語
當前,學科核心素養已然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點課題,深受教師、家長、學生的廣泛關注.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師應當把握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以項目化學習為導向,將數學知識與情境、任務、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融入多樣化的趣味元素.由此,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動學生對問題的主動思考、深入分析,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必將對其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萍.初中數學微項目化學習的設計[J].中學數學月刊,2023(05):24-28.
[2]王利娜.項目化學習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優化措施[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3(03):66-68.
[3]丁凡.初中數學項目化教學的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22(17):16-17+31.
[4]孟菲菲.項目化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以測量高度為例[J].中學教研(數學),2022(03):5-7.
[5]沃晶晶.以培養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數學項目化學習設計[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8(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