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鵬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之下,初中數學教師需積極革新自身教學理念與模式,不斷創新,進而打造高效教學課堂.文章分析了當前初中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并就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意見,旨在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引導學生高效學習,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3)32-0023-03
初中階段是學生奠定數學基礎的關鍵時期,無論是數學知識的積累,還是數學思維的形成與數學方法的掌握,大都需要在初中階段加以完成[1].與此同時,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行業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加強學生關鍵能力與品質的培養,并借此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1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學模式傳統陳舊
當下,受考試壓力的影響,不少初中數學教師所實施的教學模式都較為傳統、陳舊、單一,即以考試分數為目標,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與填鴨.在這一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課堂主體位置不被重視,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為課堂主體.由此,不少學生課堂學習陷入被動,難以獲得學習能力的發展,同時也難以獲得學習質量的提升.并且,為了獲取更高的考試分數,不少教師常常會為學生布置過量的課后作業,想以題海戰術來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導致學生學業壓力巨大,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1.2 師生互動交流匱乏
課堂上,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對其進行引導,同時也需要契合學生的學習成長特點對其進行啟發,由此才能夠打造出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課堂.而在這引導與啟發之間,都需要教師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互動交流.但就現實情況而言,不少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并不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是一味地依據教材照本宣科.這就導致了教師在講臺上熱情洋溢地講,而學生在講臺下懶懶散散地聽的課堂現象,甚至于部分學生脫離課堂而干一些其他的事情.
1.3 學生課堂參與不足
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課堂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并積極參與課堂.但就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而言,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普遍不高.其原因有很多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從而在不斷的學習打擊中逐漸產生厭學情緒,課堂參與度不足;其次就是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枯燥,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最后就是教師未實施因材施教原則,學生難以獲得學習成就感,體驗不到學習樂趣,從而課堂參與度不足,由此也就導致教學質量不佳.
1.4 核心素養不被重視
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全新要求,即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主體位置,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發展學生關鍵能力與品質.但就現實情況而言,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并不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首先,其習慣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難以進行教學創新;其次,其在進行教學創新的時候常常流于形式,無法真正有效地鍛煉、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而核心素養作為學生高效、高質學習的重要依靠所在,在不被重視、不被有效培養的情況下,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便難以獲得提升.
2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2.1 多媒體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向來都是高效課堂構建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其才能真正自發地投入到課堂知識學習中,積極思考,深入探究,從而獲得更為深刻的知識理解.基于此,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想要打造出高效課堂,首先便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多媒體可直觀而生動地將教學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與感知,可促使學生獲得學習樂趣感與成就感,因而對于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激發作用顯著.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積極通過多媒體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就此構建高效課堂.
以《軸對稱圖形》的教學為例,其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了解軸對稱圖形與兩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的概念,同時教學難點在于引導學生區分軸對稱圖形與兩圖形關于某直線對稱.為更好地達成以上教學重難點,教師便可以積極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奧運圖片,包括五環圖片、火炬圖片以及各個國家國旗圖片,并向學生提出問題:以上圖片中有哪些圖片是對稱的?以此來幫助學生感知對稱,欣賞對稱美,并激發其對于對稱圖形的探究欲望;其次,教師需要讓學生準備好一張紙和一把剪刀,并指定一個對稱圖形讓其動手剪一剪.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對稱圖形的特點,為之后對稱圖形概念的學習打下基礎.如此,在這樣一個多媒體情境教學中,教師利用豐富多彩的圖片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并就此引導其高效學習.
2.2 層次化提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知識
積極的師生互動有利于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避免學生在課堂上走神、開小差.與此同時,積極的師生互動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充分調動學習思維.除此之外,積極的師生互動還有利于教師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從而更具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引導.基于此,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加強對師生互動的重視度.而促進師生積極互動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教師向學生層次化提問.通過提問來一步步引導學生掌握教學知識點,也通過提問來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學習思維打開,學習能力上漲.
以《平行線及其判定》的教學為例,其教學目標主要在于引導學生理解平行線的概念,了解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以及掌握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三種方法.針對以上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層次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一步步思考,最終獲得理想教學成效.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一遍教材,并向學生提出問題:在一個平面內畫兩條直線,那么這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有多少種呢?針對此,學生不難回答:在一個平面內畫兩條直線要么相交,要么不相交;其次,教師進一步提問:不相交的位置關系又叫什么?由此引出平行線的概念.在此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平面上的兩條直線是否處于平行狀態,需要如何判定呢?”由此引出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以及同旁內角互補的三種判定方法.如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層次化提問,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并滲透相關知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并就此構建高效課堂.
2.3 游戲化教學,加強學生互動學習
每一個初中學生都愛玩游戲,尤其是在課堂上玩游戲.為此,教師在教學課堂上結合有關教學內容組織學生玩游戲,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還有利于學生在游戲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從而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的時候,需要把控好知識點融入時機,避免游戲化教學流于形式.由此,在科學的游戲化教學進程中,教師可以促進學生互動學習,構建出高效的教學課堂.
以《有理數的乘除法》的教學為例,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玩翻牌游戲.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游戲規則;其次,教師需要讓學生認識到負因數個數決定積的符號;最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應用轉化、類推與分類討論的數學方法來優化翻牌操作,并就此引導學生初步形成數學建模思維.如此,在這樣一個游戲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游戲體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相關知識,學習到了有關數學方法,使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2.4 小組化學習,促使學生積極合作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背景下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當中的教學手段,是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途徑.小組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實現教學課堂翻轉.與此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圍繞某一學習任務積極探討交流,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學知識點,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等關鍵能力.基于此,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積極借助小組合作學習來構建高效課堂.
以《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的教學為例,其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三種條件,即“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首先,需依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將學生分成為5人為一組的學習小組;其次,需向學生布置小組探究任務,即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針對這一小組探究任務,學生需要積極地思考,同時相互之間進行積極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假設-證明-結論”的方式進行探究與討論;最后,當各個小組都完成任務探究之后,讓各個小組陳述探究方法與結論,然后再進行教材知識點的學習,學生充分掌握三種三角形全等條件.如此,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生學習質量獲得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也獲得發展.
2.5 生活化實踐,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應用
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并不僅僅是學習其概念、定理、公式、理論,更在于學習其思維和問題解決的方法,從而有效應用數學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在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數學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并行的良性循環.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有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導致教學成效不甚理想.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積極打破這一桎梏,通過生活化實踐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更加熟練地應用知識,從而構建高效課堂,并強化學生關鍵素養的培養.
以《直方圖》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實踐來幫助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和應用相關知識.即在完成該課理論知識的教學之后,教師為學生布置這樣一個生活實踐任務“統計近半年來自家每月用水、用電情況,并利用直方圖表示出來”.針對這一生活實踐任務,學生首先需要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并在完成數據收集之后進行整理分析,而后將其制作成直方圖.在這樣的實踐應用中,學生的數據收集、整理能力將獲得提升,同時學生對于直方圖的制作與理解也將更為透徹,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并且其關鍵能力也將獲得一定的發展.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積極革新自身教學理念與模式,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填鴨式教學中脫離出來,尊重學生主體位置,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對其進行科學引導.以此,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也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丞航.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8):185-187.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