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各學科教師應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實現知識傳播與價值引領高度統一的目標,這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高中階段作為學生三觀樹立的關鍵期,也是其成長成才的“拔節期”,因此應把課程思政與高中各學科教學有機融合起來。本文探討了課程思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首先論述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困境,最后探究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策略,以期為深化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質量;實施
作者簡介:胡余,貴州省納雍縣第五中學。
一、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做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廣大高中英語教師要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優化調整自身的育人理念,在教學設計方面下功夫,找尋課程思政與高中英語教學的契合點,實現課程思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實施,助力高質量英語課堂的打造,同時也為高中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英語是學生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的交流愈發頻繁,英語的價值日益凸顯。英語是學生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運用英語,學生可便捷地了解世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們每天獲取的資訊非常多。如果學生英語基礎扎實,就能夠從最原始的資料了解世界并自主判斷,分辨信息優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深挖思政元素,助力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英語作為高中階段的重點學科,也是課時非常多的課程。面對這樣的學科現狀。教師更需要對課程思政給予高度重視,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扎實掌握的同時,促進其樹立正確三觀樹立,促進其文化自覺性不斷增強。高中階段的學生正值三觀樹立的關鍵期,而英語是學生了解世界的工具之一,也是其接觸世界文化的重要工具。面對這樣的情況,高中英語教師要高度重視課程思政的實施,在英語課堂傳授中國文化知識,講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英語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提升課程思政成效,為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保駕護航。
(三)深挖思政元素有助于學生自覺抵御國外不良文化侵蝕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愈發頻繁,中外文化交流增多。英語作為學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工具,學生利用英語會接收到各種各樣的國外文化。例如,美國大片向人們灌輸著“個人英雄主義”,很多高中學生都很喜歡大片中塑造的超級英雄。對此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堅決助力廣大學生守好思想防線,切忌放任自流,否則會被國外文化影響。英語是學生接觸西方文化的橋梁,他們渴望接觸新事物,他們會運用所學英語知識了解西方文化?;诖?,高中英語教學中有必要強化課程思政的實施,教師應深挖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引導學生充滿民族文化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抵御國外不良文化的能力不斷提升。
三、課程思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的困境
從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的現狀來看并不樂觀。首先,校方的思政教育意識淡薄,這就導致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機械地完成校方下達的教學任務,弱化了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其次,教師的思政素養有待提升。教師作為學生成長發展道路上的引導者,教師的思政素養直接影響課程思政實施質量。部分英語教師自身的思政理論水平較低,在英語教學中難以做好思政元素的滲透工作,其傳達的觀點也往往沒有太大的感召力。再次,英語學科德育評價機制不完善。教師重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忽視。
四、課程思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的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靈活滲透思政元素
課程思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實施,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育人理念,依據新課程標準規范自己的教學工作,提升英語教學方法的恰當性、靈活性及高效性,把思政元素有機滲透到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英語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及時優化調整教學策略,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實現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令學生對英語課堂有新鮮感,學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課堂上。
(二)以生為本,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關愛
如今,新一輪課程改革大力推進。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給予充分的認可和尊重。教師巧借多元化教學策略,使得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以體現,這也是打造高質量英語課堂的關鍵所在。課程思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立足于學生視角思考問題,找尋適合高中學生發展的方法及策略。教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偉大事業,教師應當徹底摒棄應試教育觀念,聚焦學生發展問題,優化學生成長氛圍,依據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汲取優秀文化,對學生進行高效培養。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可從下述幾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首先,應當立足于正確英語教學觀把對學生的關懷體現到位。傳統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習積極主動性被一點點扼殺。現如今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單純教授理論知識遠遠不夠,還應當關注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其次,整個教學過程需要把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體現得淋漓盡致。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指引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此,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技巧,深挖隱藏在教材當中的思政元素,使學生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再者,還應當把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體現在教學評價方面。高中階段作為學生系統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是學生自身情感態度不斷完善以及正確三觀樹立的黃金期,教師需要關注學生成績進步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改變,因此應當立足于多重視角給予學生評價,巧用激勵舉措,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三)重視社會環境,促進對外交流中思政元素的傳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我們對世界發生的變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隨著國際社會環境復雜程度不斷提升,身為祖國未來希望的高中生需要傾注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國際方面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才能更好地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如今,國人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在與其他國家的人士交流互動的時候,我們需要做好祖國優秀文化的傳播工作,同時還需要把中國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自覺維護國家的形象,讓世界更加客觀地了解中國,促進中國文化、思想的有效傳播。對于國際及社會環境的改變,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去了解、去感悟,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英語報道來了解,讓學生知曉事件的真相,令學生記憶深刻,使學生的愛國熱情進一步提升。
(四)延伸課外閱讀,利用好其中的思政元素
閱讀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所在。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單純憑借課堂閱讀遠遠不夠,教師需要把眼光放長遠,關注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課外閱讀中,能夠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得學生對不同國家的歷史、風土人情有更細致全面的了解,感受異域文化的魅力,加深對中外文化差異的了解。雖然英語閱讀對學生英語素養的培養有促進作用,但是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三觀樹立的關鍵期,書本中不乏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很容易對學生造成影響。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精心選擇一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書籍讓學生閱讀。當然,高中英語教師可能會思考書籍的難易程度及其文學性,但是對其蘊含的思政元素很容易忽視,因此思政課教師可以與英語教師加強互動,找尋真正適合高中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做好其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工作。兩科教師一起組織召開讀書心得研討活動,就學生在英語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及遇到的問題進行充分了解,及時完成疑惑的解答及問題的疏導等工作,引導學生從契合祖國建設發展需求的視角察覺問題,然后強化思考,自主地完善自身價值觀。例如,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時,巧用其中的思政元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清資本主義財富累積的本質,對英國殖民主義有充分了解,在它的助力下更好地了解《資本論》當中的論述,從而更加認同馬克思主義。魯濱遜身上有很多值得當代高中學生學習的地方,他不甘于做一個平庸的人,其堅強的毅力及敢于向前的精神正是高中學生所需要的,也是他們在為祖國建設事業努力奮斗的過程中所需要的精神。
五、結語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實施,有助于強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其道德品質及文化素養的提升,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力學生樹立正確三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飛濤,江蘋.高中英語課程思政:意義、內涵及實施路徑[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2(1):2-5,15.
[2]陳麗芳.高中英語課程思政現狀及策略探討[J].世紀之星(高中版),2022(10):127-129.
[3]元秀賢.“三全育人”視域下高中英語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究:以閱讀課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2 (4):199-201.
[4]倪彬杰,王洪剛.基于產出導向法的高中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以Unit 4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閱讀部分為例[J].英語教師,2022(14):119-121,140.
[5]王星宇.課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探析[J].海外英語,2022(23):176-178.
[6]何麗芬.基于教材分析的高中英語課程思政融入策略探析[J].英語教師,2022(3):55-60.
[7]黃柚.課程思政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思考[J].世紀之星(高中版),2021(22):75-76.
[8]梁冰潔.農村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思政實踐研究:以閱讀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22(2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