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日漸提升,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文化館作為公益性質的文化服務組織,其在加強群眾文化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社會音樂教育作為文化館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音樂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有利于傳播和弘揚優秀音樂文化,還有利于提升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水平。對此,本文先簡要概述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主要問題以及重要性,之后并就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進行針對性探討和思考,旨在有效促進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群眾音樂文化;思考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8—109—03
社會音樂教育顧名思義就是以社會為背景開展的音樂教育工作,其和校園音樂教育還有所不同,社會音樂教育沒有年齡,學歷以及經濟能力等方面的條件限制,任何群眾都能進行社會音樂教育學習。文化館作為當下兼具公益性質和服務性質的文化組織,其可謂是進行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重要場所和主要陣地,對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音樂文化以及提升人們道德情操,增強人們思想觀念和審美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現階段,一些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文化館工作隊伍老齡化現象普遍嚴重,人員結構不合理,以及文化館對人才培育工作重視不足,優秀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等等,對此,如何做好社會音樂教育工作已成為當下文化館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鑒于此,筆者主要從文化資源開發,教育形式創新,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探討研究,以期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可持續發展,進而有效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一、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文化館隊伍老齡化普遍嚴重,人員結構不合理
一方面,當前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中存在著館內隊伍老齡化現象嚴重,人員結構不合理的情況。調查顯示,當下從事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的工作人員年齡普遍在四十歲以上,年輕人員少之甚少,甚至幾乎沒有,人員結構搭配相對不夠合理,工作隊伍中缺乏一些新鮮血液。而正是這種青黃不接,年齡斷層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比如:一些年長的工作人員由于思想方面的相對固化,對于音樂教育往往會有自己的固有理解,很難接受新事物和新觀念,但在當今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新時代,如若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新潮流,接受新音樂和新文化,那么勢必會影響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的順利進行。而年輕隊伍的建設則恰恰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不僅能夠給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帶來一個嶄新的精神面貌,還能夠給社會音樂教育工作增添新的朝氣和活力[1]。
(二)人才培育重視不足,優秀人才引不進,留不住
另一方面,當前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著人才培育重視不足,優秀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文化建設往往離不開高質量,高素質,專業化的優秀人才,只有既懂行,又精通的專業人才才能有效推進社會音樂教育工作有序開展和順利進行。然而,在實際的社會音樂教育工作中,一些文化館并沒有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比如:有的基層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相對不強,在面對一些問題時不能給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和解決措施;再比如:還有的工作人員缺乏一些開拓進取,積極創新的思想意識,對工作存在著些許懈怠等等。究其原因主要還在于文化館對于人才培育重視不足,并沒有注重加強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培育落實不到位,貫徹不徹底,以至于文化館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技術全面,經驗豐富的優秀人才引不進來,留不進去[2]。
二、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首先,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文化,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僅是人們重要的精神食糧和精神財富,同時還是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寄托,由此可見音樂教育十分重要。社會音樂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主要是以社會為背景進行的音樂教育工作,而文化館作為社會音樂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陣地,其在踐行社會音樂教育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過給廣大人民群眾普及和宣傳社會音樂教育,不僅能夠加強人民大眾對社會音樂教育的認識和了解,還能夠讓人們喜歡上音樂,熱愛上音樂,能夠讓人們在美妙的音樂氛圍中,體驗到一種別致的感官享受,從而愉悅人們的美好心靈,充實人們的精神世界,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3]。
(二)有利于傳播和弘揚優秀音樂文化
其次,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還有利于傳播和弘揚優秀音樂文化。音樂不僅僅只是一門藝術,同時還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文化。在社會經濟日益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基本的穩固保障,對于精神文化也開始了諸多的向往和追求。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作為宣傳音樂文化的重要基地,其不僅肩負著傳承和弘揚音樂文化的重要責任,還擔負著保護音樂文化遺產的重要使命。一方面,通過給人民大眾普及社會音樂教育,不僅有利于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豐富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同時還有利于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還有利于傳播中華優秀的音樂文化,弘揚本地的音樂歷史,進而有效推動音樂文化不斷發展和進步。
(三)有利于提高人們的思想情操和審美水平
最后,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同樣還有利于提升人們的思想情操和審美水平。文化館音樂教育工作不僅僅只是簡單意義上的音樂傳播,同時還是深層次的音樂創造和音樂升華。作為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的工作者,他們不僅擔任著傳播音樂文化知識和文化歷史的職責,同時還承擔著激人勵志的重要責任,他們需要通過音樂的創作和音樂的表達,來給人民大眾帶來音樂的美好享受,以便能夠讓人們正確認識音樂,正確看待音樂。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熏陶人們的思想情操,提升人們的審美水平,同時還可以加強人們的音樂文化教育[4]。總之,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尤為重要,其對人們思想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還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和文明進步。
三、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科學開發音樂文化遺產,豐富社會音樂教育內容
在開展社會音樂教育工作時,文化館要注意科學開發音樂文化遺產,以此不斷豐富社會音樂教育的內容。眾所周知,音樂包括很多類型,不僅有流行音樂,古典音樂,同時還有民族音樂,民間音樂等多種音樂形式,而往往像這些小眾化的民族音樂,甚至是民間音樂等都很少為人所知,因為對于新時代的人們來說,他們大多都喜歡追逐一些流行音樂,甚至是搖滾音樂,對于鮮少為人所知的民間音樂,民族音樂等大都不太了解,一方面主要是因為民間音樂大多流傳于坊間,很多民間音樂文化幾近失傳;另一方面還在于一些民間音樂大都是家族內部傳承,有專利保護,故而人們所知甚少。對此,文化館應加強社會音樂教育的推廣工作,通過科學開發音樂文化遺產,來不斷豐富社會音樂教育的素材和內容,具體可以通過聯合當地的相關部門,來不斷加強對音樂文化遺產的開發,這樣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音樂文化,還可以讓音樂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和傳承[5]。
(二)創新多樣化的教育方式,豐富社會音樂教育形式
在開展社會音樂教育工作時,文化館要注意創新多樣化的教育方式,以此不斷豐富社會音樂教育的形式。當前,絕大多數音樂館社會音樂教育的形式大都簡單枯燥,墨守成規,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種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的教育形式并不利于社會音樂教育的傳播和發展,若想提升社會音樂教育的效果,文化館必須打破以往單一的教育方式,通過創新多樣化的社會音樂教育形式,來有效提升音樂教育的良好效果。
對此,一方面,文化館可以積極將社會音樂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節日相結合,通過在節日當天開展多樣的音樂教育傳播活動,以此讓人們在享受節日美好的同時,還能得到音樂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激發人們對于音樂的興趣,進而有效提升人們的音樂素養。另一方面,文化館還可以積極開展一些群眾性的音樂文化活動,比如:音樂歌唱比賽,樂器比賽以及音樂合唱比賽等等,通過這種群眾性的音樂文化活動,不僅能夠給人們營造音樂教育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擴大音樂教育的影響力,有利于激發人們對于音樂的熱情,讓人們在音樂文化活動中,感受音樂給人們帶來的無限美好和幸福[6]。
(三)借助信息技術,拓寬社會音樂教育的傳播途徑
在開展社會音樂教育工作時,文化館要注意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有效拓寬社會音樂教育的傳播途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變得日益寬泛,足不出戶便可了解到所想了解的信息,對此,文化館應積極借助信息技術這一有效手段,通過信息技術來開展社會音樂教育,不僅能夠拓寬音樂教育的傳播途徑,同時還能推動社會音樂教育深層次發展。
對此,一方面,文化館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制作社會音樂教育的宣傳短片,通過借助一些新媒體平臺,如:抖音,快手,微博等,來宣傳社會音樂教育,以此通過宣傳短片來讓更多的人了解音樂,認識音樂。另一方面,文化館還可以積極打造自身的微信公眾號平臺,通過借助自媒體平臺這一優勢渠道,來為更多的人們普及和宣傳音樂教育,文化館具體可以定期更新一些優秀的民間音樂,民族音樂,視頻表演等等,來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人們有機會了解更多的音樂,從而有效提升人們的音樂素養[7]。
(四)加強人才培養,提升社會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養
在開展社會音樂教育工作時,文化館還要注意加強人才培養,以此來不斷提升社會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養。社會音樂教育工作離不開高質量,專業化的優秀人才,然而,當前大多數文化館都普遍存在人員結構不均,老齡化現象嚴重的問題,為此,文化館應逐步加強人才建設和培養,通過外部引進,內部培訓的方式來有效完善社會音樂教育工作隊伍,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
對此,一方面,文化館可以積極采取外部人才引進的方式來不斷引入新鮮血液,通過對外招聘一些專業的音樂人才,或者招募一些具有音樂基礎或是音樂藝術潛質和音樂才能的優秀人才等,來不斷夯實社會音樂教育工作隊伍,提升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水準。另一方面,文化館還可以積極采取內部培訓的方式來不斷提升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能力,通過不斷豐富工作人員的音樂文化知識,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等,來有效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進而有效增強文化館的內部力量,提高其社會音樂教育的影響力和傳播力[8]。
四、結語
言而總之,作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陣地,文化館在豐富人們社會文化生活,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音樂文化以及提升人們道德情操,增強人們思想觀念和審美水平等方面起著無語言表的重要作用和意義,為此,做好社會音樂教育工作對當下的文化館來說尤為重要。故而,作為音樂文化教育的主要踐行者,文化館要不斷加強對自身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通過深入開發和保護音樂文化遺產,創新多樣化的音樂教育形式以及加強人才培養等方式,來不斷促進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深入發展,進而有效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升人們的音樂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尉璽.有關文化館社會音樂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0(2).
[2]常慧.淺談社會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J].中外交流,2020(11).
[3]孫琴.文化館如何做好群眾音樂文化的普及推廣分析[J].戲劇之家,2020(18).
[4]趙國朋.地方群眾音樂文化開展中文化部門的作用及實踐研究[J].戲劇之家,2022(17).
[5]馬飛.試談文化館如何做好群眾音樂文化的普及推廣[J].中國民族博覽,2022(10).
[6]張穎.文化館群眾文化開展視域下的音樂普及推廣探究[J].戲劇之家,2021(29).
[7]張瑩.在群眾文化開展視域中文化館普及推廣音樂的策略[J].戲劇之家,2022(29).
[8]孫禺慧.基于中國社會音樂教育的現實與提升路徑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21(1).
作者簡介:陳婷(1969—),女,山東青島人,本科,聊城市文化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為群眾音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