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議程設置作為傳播學理論之一,能夠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種特殊的傳播活動,其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網絡議程設置是推動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增強其導向性、可控性和精準性。隨著信息化浪潮推進,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機遇也存在挑戰,一方面,通過多種互聯網載體推動了信息的傳播,強化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網絡內容不僅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更要凸顯思想引領的作用。借鑒議程設置理論的相關研究成果,既能深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也能為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指導。當前,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題內容針對性有待加強、議題形式創新性有待提升、議程設置協同性有待提高。因此,文章結合精準思政視角,從內容、技術、載體等方面來探究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的路徑。一是要精準內容供給,優化議題內容結構;二是要精準技術應用,創新議題載體形式;三是要精準工作實施,構建議程設置協同機制,以此推動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質增效。
關鍵詞:精準思政;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8-0188-04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四川省教育廳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精準思政視角下高職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JWSZ21-08;2020年度成都大中小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項目“新時代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研究”成果,項目編號:DZX202006;2020年度成都市教育科研課題“立德樹人視角下高職院校勞動教育價值實現的機理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Y2020ZQ05;2021年度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專項課題“精準思政視角下建黨精神有機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1130908
網絡議程設置是落實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技術賦能媒體融合,網絡議程設置呈現多元化、復雜化等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1]。針對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本文基于精準思政視角,結合議程設置理論,分析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的必要性和現實境遇,以此提出可供參考借鑒的具體路徑,發揮議程設置對高職學生的價值引領作用,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鑄魂育人實效,幫助高職學生實現思想成長和全面發展。
“議程設置”也稱“議題設置”,屬于傳播學理論范疇[2],主要是對大眾媒介的傳播效果進行研究[3]。“議題”在議程設置中居核心地位,議程設置主要包括議題選擇、議題設置和議題傳播三個環節[4]。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種傳播活動,在網絡信息傳播加速的今天,高職學生容易受到各種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迷失自我。因此,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議程設置,能夠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網絡世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實現學生從思想認知轉向行為選擇,為其成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網絡議程設置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性
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教育實踐活動,其目的是引領學生的思想和塑造學生的行為。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給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能夠打破時空限制,轉變傳播方式,比如催生了“云教學”等新形態,AI、VR等新技術[5],并延伸開發了小程序,使“互聯網+教育”成為新潮流。另一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預期效果產生一定影響。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受教育者在網絡空間使用各類媒介,更易表達話語,一定程度上可能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實效。而網絡議程設置作為一項重要舉措,可以有效增強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性,為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供參考的借鑒。首先,網絡議程設置可以幫助高職院校明確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6]。通過制定具體的議程,可以確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向與學校的教育目標保持一致。其次,網絡議程設置可以為教育者提供指導和支持。教育者可以根據議程來組織和安排教育活動,確保教育內容的連貫性和深度。此外,網絡議程設置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參與和互動。通過設置網絡討論、在線學習和互動平臺,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育活動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提升學習效果。最后,網絡議程設置可以提供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評估和反饋機制。通過設置相關的評估指標和問卷調查,可以了解學生對教育活動的反饋和評價,及時調整和改進教育策略,提高教育質量。
(二)網絡議程設置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需要依托新媒體技術的優勢,與時俱進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網絡議程設置上下功夫,教育者在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擔信息傳播者的角色,因而有設置議程的權利,在議題設置上要凸顯教育意義,把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以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首先,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制定明確的網絡議程,規范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的言論和行為。網絡議程可以包括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內容的規范,以及網絡言論的邊界等。通過制定網絡議程,高職院校可以對學生的網絡行為進行引導和管理,從而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其次,高職院校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設置在線學習平臺和教育資源平臺,提供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平臺隨時隨地學習,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更加主動參與,增強學習的效果。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網絡講座和在線研討會等活動,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范圍[7]。總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需要依托網絡議程的設置和新媒體技術的支持。通過規范學生在網絡平臺上的行為,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及開展線上活動,高職院校可以更好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
(三)網絡議程設置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性
網絡議程設置對于增強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性具有積極作用。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輿情、信息辨析等方面面臨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培養和提高信息素養,善于辨別和選擇網絡信息,掌握運用網絡的自主權[8]。對教育者而言,就是要結合高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充分了解高職學生所需,比如關注點、知識點、語言等訴求。還要能提供所求,針對高職學生所需,善于通過交流對話的方式幫助學生選取信息、加工信息、傳播信息。此外,使用一些網絡時興的表達方式完善信息處理也是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支撐,能夠提高信息傳播的吸引力,增強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性[9]。而議程設置就是強調導向需求,通過針對性的宣傳報道,實現輿論引導和價值引領目標。對于教育者來說,網絡議程設置是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網絡議程設置可以根據高職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求,提供多樣化的網絡教育資源,以便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通過精心設計的網絡議程,可以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相關知識,實現信息的及時傳播和共享,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網絡信息,進而增強其政治意識和認同感,做好網絡育人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目標,使學生實現理論認知與實踐強化有機統一。
互聯網技術為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支撐,并對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深刻影響,許多新事物伴隨互聯網應運而生,但同時也帶來一些新問題,教育者對各類信息的選取、加工、傳播能力還有待提升,從而使得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出現議題內容針對性有待加強、議題形式創新性有待提升、議程設置協同性有待提高等問題,難以有效發揮議程設置在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際效用。
(一)議題內容針對性有待加強
議題內容針對性有待加強主要體現在議題內容的主題、層次和話語上。首先,議題內容主題不聚焦。部分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題內容安排過于簡單,議題主題較泛化,缺乏深度和廣度,僅僅運用新媒體將相關文件或政策進行“移植”,議題的導向性和特色性明顯不足,無法引起學生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其次,議題內容層次不凸顯。這里的層次主要是指學校和學院兩個層次。盡管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打造了全媒體平臺、形成了新媒體矩陣,但對各類新媒體資源的有效合理運用仍需不斷提升。部分高職院校側重學校層面的新媒體建設,學院層面的新媒體建設乏力。學院新媒體平臺建設以轉載學校層面、其他相關宣傳報道為主,議題設置與學院專業優勢、工作特色等不關聯,平臺影響力和學生關注度不斷走低。最后,議題內容話語不平易近人。議題設置是通過話語進行信息傳遞的[10],但當前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題話語缺失生活化,部分話語嚴肅呆板,語言“高大上”多于“接地氣”,難以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降低了學生對議題的興趣。
(二)議題形式創新性有待提升
議題形式創新性有待提升主要表現為議題形式單一。盡管大多數高職院校運用新媒體創新呈現了校園議題,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感召力,但議題形式創新仍有不足。一方面,議題設計單一。大多數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題文章仍以文字為主,較少輔之以相關圖片或視頻作為支撐。同時,對議題文章的篇幅也尚未有統一的規范性要求,從而出現篇幅長短不一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議題文章的感染力和傳播力。另一方面,多元融合不夠。多元主要是基于可視化技術的運用,比如AI、VR、AR、H5技術以及微信小程序等的綜合運用[11],可增強議題的沉浸式傳播,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可視化技術的運用上處于起步階段,運用“可視化技術+校園多媒體”設置議題,可以成為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的著力點和發展方向。
(三)議程設置協同性有待提高
議程設置協同性有待提高是指議程協同的組織領導機制有欠缺,議題生產機制有欠缺,議題傳播機制有欠缺。首先,議程協同的組織領導機制有欠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屬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疇,高職院校黨委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擔主體責任,但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宣傳、學工、各學院等多個部門,部門間的協調和聯動仍有不足,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格局尚未形成。其次,議題生產機制有欠缺。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的核心環節就是議題的生產,但當前各高職院校關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題的選擇并沒有一個標準化、規范化的方案供參考,大多議題的選擇仍然具有隨意性,議題不夠新穎、與學生的關聯度不夠,不能直接關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需求。最后,議題傳播機制有欠缺。當前,雖然高職院校已經利用多種渠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如學校網站、微信公眾號等,但宣傳方式較為單一,內容傳遞方式缺乏創新,有同質化傾向。此外,對于學生的反饋和互動,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機制,無法及時了解學生對議題的需求和觀點。同時,缺乏有效的評估機制,無法對議題的傳播效果進行科學評估和調整,使得議題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不夠。
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議程設置應當圍繞精準思政發力,旨在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具體路徑可以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精準內容供給,優化議題內容結構
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要精準內容供給,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貼近學生服務學生,與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相契合,在議題內容結構上進行優化[12]。首先,議題內容要有高度。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注重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當前,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題內容要有針對性,特別是要結合新時代以來的偉大成就,幫助學生學好黨的創新理論,產生一定教育效果。其次,議題內容要有準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議題政策性強,更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精準把握議題內容,能夠實事求是、客觀分析。同時,充分結合高職學生的生源、專業、年級等差異,對高職學生進行“精準滴灌”、正面引導,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最后,議題內容要有廣度。在確定議題內容時,應從實際出發,關注學生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例如,可以設置網絡安全、信息真實性和網絡詐騙等相關議題,幫助學生了解并掌握網絡世界中的風險與挑戰。議題內容還要與學生的成長發展密切相關。可以設置一些學生職業規劃、創新創業精神、社會責任等相關議題,以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行動,引導學生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13]。通過以上議題設置,可以確保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精準供給,使其真正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契合,并起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作用。
(二)精準技術應用,創新議題載體形式
新媒體技術是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的重要表現樣態,對于議題的傳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因此,要精準技術應用,通過新媒體技術,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一方面,打造工作平臺。要始終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建立校級和院級新媒體平臺來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里的新媒體平臺既包括官方網站、主題網站等站群建設,也包括微博、微信公眾號、易班等網絡互動平臺[14]。其中,校級新媒體平臺起總攬引領的作用,院級新媒體平臺起具象實操的作用,校-院兩級平臺分工協作,彼此補充,既選用文字圖片,又選用視頻影像,以此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來呈現議題內容,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題載體形式。另一方面,拓展工作方式。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創新開展思政“云”活動,如“云課堂”“云宣講”等,緊扣時事熱點,強化思想引領,充分用好重要時間節點,設計形式豐富、意義深刻的“云思政”產品,通過網絡播放的方式,吸引和帶動學生對理論進行學習和研討。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制作形式多樣的教育資源,如H5、短視頻等,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此外,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整合和分享優質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庫,方便學生獲取和使用相關資源,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質量和廣度[15]。
(三)精準工作實施,構建議程設置協同機制
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對于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引領作用,更加需要精準工作實施,通過構建議程設置協同機制,確保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用的有效發揮。首先,理念協同是先導。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應當與國家的發展方向和教育目標相一致,圍繞黨的創新理論,講好中國故事,引導學生在新征程上貢獻青春力量。同時,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應當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結合專業特點,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豐富教育內容,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其次,方法協同是關鍵。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要注重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采用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效果。同時,要加強團隊建設,打造好以黨委宣傳部門為指導、思政課教師為引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紐帶的工作隊伍,成員包括黨委宣傳部門、教學管理部門、科研管理部門、學生管理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和教師,注重提升其教育教學能力和素養。最后,評估協同是保障。要建立完善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評估機制,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設計問卷調查、在線測評等方式,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調整和改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確保教育目標的實現。
在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議程設置是需要長期關注的話題。特別是結合精準思政視角,能夠對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進行現實審視。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需要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同時關注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實現內容供給、技術應用、工作實施精準,優化議題內容結構、創新載體形式、構建協同機制,充分利用好網絡媒介,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手段,向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和價值觀,以此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推動高職思想政治工作提質增效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 李彥峰,蓋小麗.“議程設置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0(12):82-83.
[3] 陳立思,陳輝.西方網絡議程設置理論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0(1):71.
[4] 蔣忠波.網絡議程設置的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54.
[5] 曹杰.新時代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創新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6):151-154.
[6] 李本乾.中國大眾傳媒議程設置功能研究[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34-35.
[7] 張苗苗.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維度:基于議程設置理論的探析[J].攀登,2017,36(3):67-71.
[8] 洪濤,申芳芳.新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播的視角轉換-以議程設置理論為依據[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90-94.
[9] 張建榮,薛書銘.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22,34(9):65-70,75.
[10] 丁恒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議題設置”研究[J].德育天地,2016(5):120-122.
[11] 洪濤,張苗苗,馬冰玉.新媒體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基于議程設置理論的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3):156-160.
[12] 莫家銘.職業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功能的運用[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3):35-37.
[13] 張苗苗,洪濤.新媒體環境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議程設置的新維度[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7,15(2):85-88.
[14] 洪濤,馮婭楠,馬冰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路:基于議程設置理論的解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6(12):85-90.
[15] 羅建暉.準確把握網絡傳播規律有效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5):88-90.
作者簡介 孫建東,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