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新穎、有效的教學模式得以涌現,尤其是分層教學更是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筆者通過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從多個方面提出了核心素養下英語分層教學的開展原則和開展策略,希望可有效促進學生的整體英語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分層教學;開展策略
英語課程,是整個初中教學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面對陌生的英語單詞常常會生出無助的學習感受。與此同時,學生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英語差異,但傳統的英語教學采用的是統一化策略,進一步加劇了英語差異。核心素養,是學生未來成長乃至適應社會的一種必備能力。倘若學生能夠快速形成英語核心素養,那么其英語學習差異必定將會得到縮小。因此,在英語分極化變得更加明顯之前,初中英語教師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采用英語分層教學,制訂出適合每一個學生的英語教學計劃,滿足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從而實現整體性的英語水平提高。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開展現狀
(一)未能轉變英語教學觀念
縱觀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發現多數教師仍舊存在英語教學觀念未能轉變的問題。實際上,應試教育理念仍停留于教師的腦海中。基于該理念,教師的目光就會集中于英語知識的講解,并采用統一化的英語教學內容,而忽視了學生本身的英語學習需求。而有的英語內容難度較大,若是仍舊統一教學,那么學生很有可能就會出現跟不上的情況,導致英語差異越來越大。久而久之,學生更難以跟上英語教學,會逐漸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影響到下一步的英語學習。
(二)分層教學停留形式
如今,越來越多的初中英語教師開始意識到英語分層教學對學生英語進步的重要性,并積極開展分層教學。但是由于教師并未針對該教學法進行深入研究,只是隨意地對英語內容進行分層,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其實,這樣的英語分層并不合理。甚至還有的教師一上課就忘記了英語分層,只是形式上的英語分層,無法對學生的英語成長提供實質性的幫助,該教學法的真正價值也得不到突顯。
二、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開展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教師所設計的英語分層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貼合學生的英語基礎、英語能力,不能發生脫離的情況。無論是英語分層教學的設計,還是英語知識的講解,都是為了學生掌握知識并獲得成長。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上,教師一股腦地將所有的英語知識傳遞給學生,卻忽視了學生原本的接受能力,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需遵循該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分層教學的功能,才能滿足全體學生的英語需求,才能推動學生實現穩定的英語進步。
(二)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是指教師所設計的英語分層教學面向的群體應該是全體學生,考慮到每一個學生,決不能出現忽視的情況,否則很有可能會對學生的英語進步造成影響。不能因為某個學生英語基礎好,就認為不需要進行指導;也不能因為某個學生接受能力較弱,就選擇放棄幫扶。無論如何,初中英語教師應該遵循該原則,做到一視同仁,對每一個學生都關照到并予以指導,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讓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英語進步,這才是英語分層教學的精髓之處。
(三)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師在英語分層教學過程中應按照學生的學習進展逐步推進。教師需要合理確定學習的順序,將英語知識和技能進行分階段、分層次地傳授給學生。對于初級學生來說,要先打好英語基礎,掌握基本的單詞和句型;對于中級學生來說,要進一步拓展詞匯量和語法知識,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對于高級學生來說,則要注重提高語言運用和文化理解能力。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逐步鞏固和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
三、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開展策略
(一)教學目標的分層
英語目標的分層,是開展英語分層教學的重要前提。缺少了具體的英語目標,整個英語分層教學就很有可能會變得混亂,從而難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幫扶作用。若是目標超出了學生的英語認知水平,學生將難以完成,甚至會產生消極情緒。因此,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教師需針對英語目標進行合理的分層。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制訂不同的英語學習目標。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適合他們的英語目標后,他們就會能感受到英語學習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進而逐漸形成更積極、更主動的英語學習態度。
比如,在學習動詞時態的內容中,教師的整體英語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正確使用現在進行時態和一般現在時態。針對這個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能力水平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對于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正確理解現在進行時態的基本用法,并能夠簡單地運用現在進行時來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例如,學生可以用句子“I am having dinner now.”來描述他們正在吃晚飯。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更深入地理解現在進行時態的用法,并能夠靈活運用它來描述不同的動作。例如,學生可以用句子“She is reading a book while I am watching TV.”來描述他們和他人同時進行的不同活動。通過分層設計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能力和理解水平來設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的挑戰和成就感,并逐漸形成更積極、更主動的學習態度。
(二)學生主體的分層
學生主體的分層,是指將學生進行個體分層,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激發。為了保證學生主體分層的合理性,教師可以進行一次英語摸底,并根據摸底的實際情況切實掌握學生的實際英語基礎。之后,再讓英語基礎相近的學生分到一個層次中,以便英語分層教學的有效開展。與此同時,還可綜合考慮學生平時的英語學習表現,進行科學分層。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主體的分層結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當發現學生出現進步或者退步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及時進行調整策略,以保證學生更快地進步。
比如,在學習“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 twice a day.”這一節英語內容時,為了保證學生主體分層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教師可仔細觀察和分析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表現,并將其作為分層的重要依據。第一步,先觀察學生學習英語短語的情況,包括have a cold、have a fever等,作為第一個分層的標準。第二步,觀察學生學習英語句型的情況,看學生能否熟練運用這些句型。第三步,觀察學生能否理解課文內容,考查學生能否運用英語給不同的疾病提出具體的建議。之后,教師再將這三層放到一起進行梳理和整理。若學生能輕松掌握第一層,但是在學習后面兩層內容時具有一定的難度,那么就可以分到基礎弱的層次中;若學生能輕松掌握三層,那么就可以將其分到基礎較好的層次中。有了明確的分層之后,接下來的英語分層教學將會順利開展。
(三)教學內容的分層
將英語目標和學生主體進行后,教師下一步就需注重英語教學的分層。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教師可將以上兩個分層結果作為英語分層教學的重要依據,再設計出不同層次的英語教學內容。針對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可從簡單的英語詞匯開始講解,便于學生入手;針對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嘗試提升難度,要求學生能獨立理解英語文本,增加英語學習的挑戰性。
比如,在學習“What's your hobby?”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設定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對于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使用簡單的句子和詞匯來導入這個話題。例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的愛好,并提供一些簡單的答案以供學生選擇或仿寫。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嘗試表達自己的愛好,以此提高學習動力。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供更多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例如,學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愛好,并嘗試用不同的句型和詞匯來描述他們的愛好。教師還可以引入新詞匯,如hobby、recite等,并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和用法。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英語教學內容,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上,學習效果會更理想。
(四)英語任務的分層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上,教師通常是布置統一的英語學習任務,目的在于推動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英語知識。但由于學生之間的英語差異,導致部分學生難以完成英語任務。因此,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教師需注重英語任務的分層。那么,教師要結合具體的英語知識,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英語任務。這里的英語任務必須貼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完成。如此不僅可以鍛煉和發展每一層次學生的英語思維和探究能力,而且還能有效提升全體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益。
比如,在學習“You look excited.”這一節內容時,要求學生掌握系動詞+形容詞結構的正確用法,教師可結合該內容給出不同的英語學習任務。第一步,先組織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嘗試運用系動詞+形容詞結構進行造句。如此既能鍛煉這部分學生的英語造句能力,又能給其他學生做示范。如果學生出現英語造句錯誤,還可以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和改正,使學生都能正確掌握該結構。第二步,讓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提出對該結構的疑惑。面對問題教師不必急于解答,而是嘗試讓剛剛造句成功的學生進行解答,在增加學生之間英語交流的同時,促進他們積累到更多的英語造句經驗。
(五)課后作業的分層
課后作業的分層,同樣也是開展英語分層教學的重要途徑。在經歷了英語課堂的學習之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不完全相同。若是教師仍舊設計統一化的英語作業,那么有的學生很快就能完成,而有的學生則認為難度較大,導致英語作業的完成度較低。因此,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教師需注重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在設計作業時,教師需充分觀察和把握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表現,制訂出不同層次的英語作業。當學生經過努力完成作業時,他們將會體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此能夠促進他們以后更加認真地對待英語課后作業。
比如,在學習到“How about exploring Tian'anmen Squ-are? ”這一節內容時,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掌握。考慮到這一點,英語課后作業的分層必不可少。那么,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層次化的英語作業:針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嘗試運用時間狀語來描述某一個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針對程度不太好的學生,則要求學生在課下繼續復習和鞏固時間狀語從句,并找出課文中含有時間狀語從句的例子進行分析和探究,以此加強對時間狀語從句的掌握。
(六)英語評價的分層
在整個英語教學體系中,英語評價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也是教師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很多時候,教師只會針對學生的英語成績或者英語作業簡單評價,這并不利于學生的英語進步。因此,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教師需注重英語評價的分層。具體來說,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給出不同的英語評價,適當地激勵或者批評。當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激勵之后,他們自然也就會表現得更加積極。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更加積極、更加主動的英語學習態度,而且還能推動學生實現個性化的英語發展。
比如,在學習到“We're preparing for a food festival.”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聽課表現來進行全面性的英語評價,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降低評價標準,關注他們在基礎知識掌握上的進步。例如,如果學生能夠理解和正確使用本節課中引導賓語從句的連詞“that”,教師可以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肯定,以激發他們更努力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提供額外的練習材料,幫助他們進一步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對于基礎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提高評價標準,期望他們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還能運用更高級的語言表達。
四、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分層教學的開展尤為重要。因此,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教師更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理念,充分分析和考慮不同學生的多個方面,包括能力、基礎、需求等,盡可能制訂出適合學生成長和前進的英語分層策略、分層目標、分層主體、分層內容、分層評價,以快速激發出學生的英語熱情和學習動力,最終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英語基礎之上快速進步。
參考文獻:
[1]韓慧玲.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校園英語,2022(49):70-72.
[2]藺志芳.核心素養導向下農村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校園英語,2022(45):88-90.
[3]季茂生.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中學生英語,2022(30):37-38.
[4]袁銀茹.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踐[J].學園,2022(14):28-30.
[5]王燕萍.初中英語核心素養下靈動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究[J].校園英語,2022(17):112-114.
作者簡介:李海英,福建省霞浦縣第十八中學。